23.到新公司,要融入到新的圈子裏去
人都有和別人交往的需要,否則就會感到孤獨、寂寞、抑鬱、焦慮。可是,人的交往能力並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在後天環境熏陶和有意識地培養下產生出來的。
我們經常會聽到“我們這個圈子的人……”“大家都是一個圈子的……”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圈子就是一個小的集體,在這個集體中,每個成員都彼此熟悉,有著共同的愛好,共同的價值,或是有個共同的任務。一個行業、一個單位、一個俱樂部、一個興趣愛好小組等等,都可以看成一個圈子。人們不僅能在圈子中找到歸屬感、樂趣,還能受益於各自的圈子。
善於交際的小陸,在IT銷售行業工作了好幾年,認識了行業內的一些前輩,也積累了一定的客戶資源。他想跳槽的時候,有個同行馬上就給他介紹了一份理想的工作。因為同行了解他的能力和條件,願意幫助他。
喜歡旅遊的小謝,經常在網上召集一幫人遊山玩水,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每次旅遊他都能結識到很多的好朋友。雖然他是獨生子,但他從來不感到孤獨,而且生活充滿了樂趣,每當無聊的時候,他都會因跟“驢友”們在一起而感到很快樂。
一個人不可能獨自存在於社會上,每個人都有著一個朋友圈子。在一個圈子中,人們能找到自己的歸屬感,而歸屬感又能給予自己安全感。圈子是一個人一生中交往和活動的主要場所。不同的圈子決定著不同的生活態度。
對於許多20多歲,剛從學校畢業,走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結交新的朋友,融入他人的社交圈子是很重要的一堂課,也是很重要的一種心理挑戰。從學校進入社會,隨著自身角色的轉變、環境的改變、人生任務的轉變、周圍人員的改變,一開始總會有些手足無措的感覺,不知道怎樣做才能和大家打成一片。
麵對陌生的環境,心理上剛剛斷乳的年輕人,往往會出現一段時期的“社交空窗”,常常因此更加在意自己的舉動,潛意識裏把自己固定在新人的角色上,處理人際關係時,容易拘謹、害羞、多疑和無所適從,總感覺自己落了單。這也是讓他們最感到苦悶的事情。“剛才他們明明聊得很開心,可是我一走過去,他們就閉嘴了,難道是在說我什麼嗎?”“看著同事們談笑風生,我也想融入進去,可就是插不上嘴……”很多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麵對陌生的環境,都覺得很難融入別人的圈子中去。
到一個新的工作環境,首先不能自卑退縮,被動地等別人來理你,詢問你的需求,來幫助你,而應該有一種願意主動“湊熱鬧”的態度,別人在玩,你可以欣賞;別人聊天,你可以傾聽,然後找機會加入。
不要害羞,也不要不好意思接受他人的關心或幫助,隻顧自己埋頭苦幹,其結果是事情不見得做得好,還會讓人覺得你很清高、不合群。與其自己瞎揣摩,不如利用初來乍到需要先熟悉情況的空閑,多觀察觀察工作環境,如工作氛圍是開放還是保守,同事之間的交流是直接還是含蓄等,再慢慢自然地融入進去。另外,要加入他人的圈子,就必須找出與他人的共同話題。那些所謂的“文友”、“書友”、“歌友”等,都是因為一個共同的愛好而結合在一起。因此,要學會觀察大家的共同話題和興趣。當然,自己也要學習一些常識和技巧,和別人有了共同的活動樂趣,才有可能共享快樂。
還要注意的是,要擴大自己的圈子,積極地接受別人的邀請是必須的。在聚會中,會有機會認識很多的新朋友,朋友的朋友經過一兩次見麵、接觸,也會很快變成你的朋友。這樣你的圈子也就慢慢擴大了。因此,在別人邀請你參加某個活動的時候,即使你很不想參加,也應該愉快地應邀。朋友的多寡,社交的成敗,有時候就在於你的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