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口才不好,更要多說話多交流(2 / 2)

如果你們同時喜歡繪畫,或者電腦遊戲,或者在同一個地方居住過,那麼可以聊的話題就豐富了很多。建立在共同認知基礎上的關係往往會發展得更加順利。親戚老鄉這類較為親密的關係會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使交際雙方易於建立信任感。特別是突然得知麵前的陌生人與自己有某種關係,更有一種驚喜的感覺。若得知與對方有這類關係,很容易拉近兩人的距離,使人一見如故。

毛澤東同誌就常用這種技巧。建國後接見民主人士時,凡是與他有點親戚關係的,以及通過師生、故友的關係有些瓜葛的,往往是剛一見著麵,沒出兩三句話,他就爽直地和盤托出其間絲絲縷縷的關係,在“我們是一家子”的爽朗笑聲中,氣氛親熱了許多,使被接見者倍感親切。

不僅僅從地域上可以找到共同點,即使是在相貌上,也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恰當地從外貌尋找共同點就是一種很不錯的交際方式。

有個善於交際的朋友在認識一個不喜言談的新朋友時,很巧妙地把話題引向這個新朋友的相貌上。”你太像我的一個表兄了,剛才差點把你當作他,你們倆都高個頭,白淨臉,有一種沉穩之氣……穿的衣服也太像了,深藍色的西服……我真有點分不出你們倆了。”“真的?”這個新朋友眼裏閃著驚喜的光芒。當然,他們的話匣子都打開了。

他把對方和自己表兄並提,無形中就縮短了兩人之間的距離,接著在敘說兩人相貌時,又巧妙地給對方以很大的讚揚,因而使這個不喜言談的新朋友也動了心,願意與其傾心交談。

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在談話過程中,主動使自己的口頭語言、身體語言與對方保持一致,也就是對方習慣用什麼方式,你就用什麼方式配合。這樣會給對方一個你很認同他的暗示,使他得到尊重和滿足。比如,如果對方正襟危坐,不苟言笑,那你也最好規規矩矩,不要大大咧咧。他要是喜歡打手勢,你就用手勢去配合。這樣即使談話中一時難以取得一致的意見,但隻要和對方配合默契,雙方都地覺得願意繼續談下去。

勿輕易使用否定性的語言。所有的陳述都可以使用否定、失望的方式來表達,也都可以用肯定、充滿希望的方式來表達。但每個人都喜歡贏者,所以你應該使用積極、肯定的語言,給人一種重要、積極向上的感覺。即使是否定的內容,你也可以用肯定的方式,比如曾國藩曾在奏折中將“屢戰屢敗”改為“屢敗屢戰”,給人的感覺就是不一樣。但當你使用“我還不夠好”、“我想我做不到”等消極性、自貶性的語言時,會直接或間接地降低你的地位。

注意語調的運用。語調,也就是說話的語氣、聲調、語速的快慢和聲音大小等,它的主要作用在於感情的表達。比如語調的抑揚頓挫、緩急張弛,往往比語言本身更能傳情達意。一首樂曲能夠感人至深、催人淚下,靠的就是聲音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