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口才不好,更要多說話多交流(1 / 2)

21.口才不好,更要多說話多交流

人與人之間,靠言語去交流,靠心靈去溝通。就人與人相互間溝通的形式而言,我認為99%的部分要靠語言來進行。所以,一定要學會用語言進行交流和溝通。語言溝通就是把信息準確而令人信服地傳達給對方,並爭取讓對方接受我們的想法。

說話,幾乎是大家天天在做的事情,但善於說話,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圖,使別人樂意接受,卻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心理學家理查德得·班得勒說過,當你對一個人說話時,你不是想給他傳達信息,就是想改變他。但對方是否會接受你的意思,換句話說,你溝通的目的是否能夠實現,卻是另外一回事了。有人不重視這個問題,認為把自己意思說清楚,溝通的任務就算完成了。其實溝通是雙向的交流,它的成敗不取決於你說了什麼,而是取決於對方的反應。對方不接受你,那你說得再多,也沒有任何意義。我們溝通得很好,並非決定於我們對情況說得很好,而取決於我們被了解得有多好。

古希臘寓言中說,舌頭這種東西的確像個怪物,它能用最美好的詞語來讚譽你;也可以用最惡毒的語言來詛咒你,它能把螞蟻說成大象,也能把小醜說成國王。這就是說話的威力吧。平常我們看一個人是否有力量,這種力量能否表現出來,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他說話的能力。

怎樣才能更加容易地接近他人並與他人迅速地建立起良好的關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毫不誇張地說,“套近乎”也是—門學問。學會它能夠讓你很快拉近你與他人的距離,關係密切了,才能互相照應,才能有交流和合作的可能。下麵給大家介紹幾個小技巧:

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人們是否願意與一個人成為朋友,接觸的前4分鍾至關重要。因此,當你在社交場合中遇到陌生人,應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4分鍾。也許你的生活將因此而改變。在相互接觸的前幾分鍾裏,人們可能有各種各樣的態度,但是適當的表演,在和陌生人的交際中是最好的一種方式。這時不是抱怨自己的健康問題或找別人的缺點的時候,也不是徹底地把自己的觀點和印象和盤托出的時候。

找到共同點。說話“但求同於理,勿求異於人”,說的即是在談話的內容上,要盡量與對方求同存異,盡力擴大共同點,增加共識。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注意一下幾點建議:

在交談中或者交談之前,我們要盡量了解對方,對對方了解的越多,你談的信心就越強。在我們與人交談的時候,不要以討論不同的意見為開始,要以強調而且不斷強調雙方所同意的事情為開始。不要講對方不感興趣的話題。要善於提問。對我們所提的問題,要盡可能地讓對方總是以“是的”等肯定的方式來回答,一旦對方總是說“是的,是的”,那麼他就會忘掉雙方間所爭執的事情,而樂意去做你所建議的事情。征求對方的看法和建議,這也是對對方的一種尊重,而對方也會感到很榮幸。在適當的時候,不要忘記真誠讚美對方幾句,這樣溝通的效果會更好,因為人人都喜歡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