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 活著就是一種幸福(2 / 3)

準備著,把自己的文字呈現給大家的時候,我還是很惶恐的。之所以把散文集命名為《心靈的召喚》,是因為,我覺得一個人最美是心靈。一個人,應該珍藏著一顆仁愛的心,才可以征服這個這個世界。我的名字中有一個“召”字,召喚,算是一種對自己的捶打吧。我常常在靜下來的時候,反省自己:你做一個好人了嗎?你今天愧對別人了嗎?你今天努力幸福了嗎?我希望自己的文字能伴隨著你回到心靈的故土,去感觸親情、鄉情、友情、戀情。倘若,你讀過我的隻言片語後,會給遠在家鄉的父母,打個電話,問候一聲。也會在某個時間,檢查一下自己的行為,那麼,我的這些嘮叨,也算是對自己的一種安慰了。

活著,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活著就是一種幸福。和文字回家吧!那裏有我們最溫暖的記憶,最熟悉的故事,最不安的靈魂。祈願,閱讀此書的朋友,都能在文字的臂彎裏舒適恬靜,感受到綠樹成蔭……

師友筆墨

他以生活的經曆和體味,構築起自己質樸、明麗、精巧的散文世界,沒有結構上的苦心經營,不追求中心的玄奧深奇,平淡清新,娓娓道來。——秋梧飄絮(江西作家)

純粹的富有質感的文字,給人的享受是自然的,本能的。我翻來覆去品味著他字裏行間充盈著的味道,那種生活的味道——是那種濃鬱的泥土香,心裏擁有了真實的滿足。我願意用一句話來概括閱讀孫本召文字的收獲:生活底蘊足了,文字芬芳了。——夏冰(山西作家,江山文學網散文主編)

道法自然,筆底深情;華章麗句,溫暖人心。——練建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福建文學》編輯部主任)

本召熱愛自然,本召筆下,一草一木都是景,一山一水皆有情;本召尊重生命,本召眼裏,一花一樹都有因,一蟲一鳥皆有緣;本召珍惜親情,本召心中,親人的一舉一動都是愛,一顰一笑皆有情。熱愛自然,尊重生命,珍惜親情,溫暖心靈,這是本召的努力和堅持,也是讀者閱讀《心靈的召喚》的感受和收獲。——李冬梅(遼寧作家,獲第六屆遼寧文學獎文學翻譯獎、第三屆俄漢翻譯大賽一等獎。)

這些源自心靈的文字,讓我讀懂了一個男人難得的大情懷,真誠,樸素,親切,溫暖。懷念鄉村,抒寫鄉村,是本召散文的一個重大主題。泥土,田埂,炊煙,莊稼,犁耙,露水,雜草,這些詞語的反複出現,除營造了極其本真極其純淨的散文意象,讓讀者得到熏陶外,隱於這些意象深處的哲學思考和時時刻刻流露出的對鄉村未來的憂患,更讓我覺得,本召的鄉土散文創作達到了一個高度。——向善華(湖南作家)

“身穿長工衣,懷揣地主心。”也許,這是散文寫作的最高境界——新疆王族(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七屆高研班學員,新疆作協首屆簽約作家。)

人的一生是一部無題詩。那首可能很長,也可能會很短。詩的意境表態卻沒有長短之別,一句話詩包含的可能是整個宇宙。在本召的文字裏流露出了他對人生的況味,寫出了自然的呐喊和人性的本真。文學是塊廣闊的疆土。本召在這塊土地上種下絲瓜和水稻,在那個收獲的季節能夠摘取到豐收的果實。——徐春林(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會員。)

“鄉土”是我們的出處,也是我們靈魂的皈依。然而要寫好鄉土及出新非常難。作者在文集的開宗明義裏就標明是寫“情感”、“個性”、“啟迪”、“田園”、“智慧”、“思語”及“鄉土心靈”,意在“築造安然詳和的心靈境界”,這主張既可觀又實在。作者從“我”的眼下腳下出發,眼見為實,探源事物本真,追求原生態原貌書寫,這尤值稱道。“安然詳和”是非一般的追求了,它非麻醉,也非消解,而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觀,這固然是更高的一層境,也是散文所追求的根本。——梁星鈞(四川文學評論家、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