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打仗要找些合理的理由
在前麵的故事裏,我已經講了許多戰爭。這些戰爭有些持續了很長時間,但是它們都隻發生在世界的某個地方,參加戰爭的國家也主要集中在一個地區裏。而現在我要給你講的這場戰爭,卻是一場全世界共同參與的戰爭。
在這場規模巨大的戰爭中,有一個國家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它是塞爾維亞,歐洲一個很小的國家。就是這個小國家,成為了這場世界大戰的導火索。這實在不可思議。先在讓我們從源頭說起。
塞爾維亞與大國奧地利是鄰居,但它們之間一直沒能和平相處,總是互相看不順眼,說對方的壞話。原來,在奧地利統治的範圍之內,有一部份人與塞爾維亞人的血統相近。塞爾維亞人總說奧地利人用十分不公正的方式對待這些人。
對於塞爾維亞人的這種說法,奧地利人自然很不滿意。奧地利人認為塞爾維亞人分明是在煽動他們國家人民的不滿情緒,擾亂他們國家的安定團結。不過,塞爾維亞的確不僅僅是嘴上說說而已,他們組織了一些秘密團體,去奧地利製造事端,這令奧地利十分惱火。
奧地利人對塞爾維亞的做法十分不滿,他們早就想找機會好好教訓這個不安分的鄰居,但是苦於沒有借口。不過,最終他們還是找到了一個借口,這個借口還是塞爾維亞人幫他們製造的。
原來,奧地利王子,下一任奧地利國王的侯選人費迪南大公被一個塞爾維亞的年輕人給刺殺了。奧地利人十分悲痛,他們認為此次的刺殺行為,是塞爾維亞人赤裸裸的挑釁,他們責問塞爾維亞人,向他們討要說法。可是塞爾維亞人卻堅持說自己與奧地利王儲的死一點關係也沒有。這些的說法奧地利完全無法接受。於是,他們以此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
當然,塞爾維亞與奧地利都有自己的盟友。就像兩夥人打架,總會找自己的朋友一樣。首先是俄國,他們堅決地站在了塞爾維亞的這一邊,並且調遣好了軍隊,隨時準備出兵支援塞爾維亞。
而那邊的奧地利也不甘落後,他們的德國朋友也帶來了軍隊。兩邊陣營就這樣虎視眈眈的,一邊訓練士兵,一邊繼續征求盟友。在這段時間內,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各自選好盟友,加入了這兩大陣營。戰火就像大草原上的火苗一樣,呼地一下燒遍了整個歐洲。
這兩大陣營各自加緊訓練士兵,為開戰做準備。支持奧地利的德國想好了一個進攻戰略,他們決定乘俄國從另一麵向自己進攻的時候,出其不意地繞到法國,把俄國的盟友法國人消滅。
當然,這個是個十分冒險的做法。德國人必須在俄國人反應過來之前趕到法國。所以,穿過比利時將會是個不錯的選擇。比利時是一個很小的國家,德國此時將這個國家視為了自己的捷徑。但是,德國和法國在此前有過協議,雙方約定,各自的軍隊都不能從比利時經過。不過,你們可以想像,為了打敗對手,這協議在德國人眼裏就好像冬天的風扇一樣,一點用處也沒有。
因此,德國軍隊大踏步進入了比利時,一路向法國巴黎開去。德國軍隊一路前進,一直打到了離巴黎隻有30多公裏的馬恩河。眼看德國人的計劃就要實現了。
這時,德國人遇到了法國霞飛將軍帶領的軍隊。雙方展開了激戰。
這場戰爭對德國和法國而言,意義都很重大。如果德國能夠贏得這場戰役,那麼他就能夠攻進巴黎,將法國消滅,德國的版圖裏將會多一塊地方,那就是法國。如果法國打贏這場戰役,那麼就能挽救法國。所以,這場至關重要的戰役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雙方激戰不休。這場戰役就是著名的馬恩河戰役。
就在法國和德國激戰正酣的時候,英國也加入了戰爭。不過,英國站在法國人這邊,一起對抗德國。德國人見英國人加入,顯得有些慌亂,要知道,英國擁有著世界最強大的海軍。你還記得嗎?這隻海軍曾經打敗了海上霸主西班牙,也打破了拿破侖的不敗神話。因此,英國的加入,對於德國而言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不過盡管德國人知道英國很強大,但他們不會這麼輕易地退出戰鬥。因為雖然他們的海軍無法和英國抗衡,但是在海底下可就不一定了。於是,德國放棄了戰艦,選擇了潛水艇作為作戰工具。德國人利用潛水艇,成功地躲避了英國海軍的攻擊。
不過,德國人的這個舉動惹得亂子越來越難收拾。當時,德國的潛水艇定位並不像今天這樣準確,他們常常瞄準了英國的戰艦發射炮彈,可又總會打偏。有時,德國人甚至會將沒有參戰國家的船隻給擊沉。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家對德國不滿。他們也加入了這場戰爭,比如美國。1917年,美國的一隻船被毫無準頭的德國潛水艇擊沉了。於是,本來安靜呆在美洲,並不參戰的美國人再也坐不住。他們決定參戰。隻不過,他們離戰場有5000多公裏,人們似乎並不看好他們能在戰爭中發揮多大作用。但是,正是這個剛剛誕生的年青國家,卻派出了足足兩百萬名士兵,穿過大西洋來到了歐洲戰場,參與了許多重要的戰役。剛們似乎並不看好他們能在戰爭中發揮多大作用。但是,正是這個新維亞
所以,幾乎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參戰了。一時間,世界就像個比武場,所有人都在打,混亂而無序。因為這場戰爭不僅僅是歐洲國家的戰爭,它波及了世界上許多的國家,所以被稱為了世界大戰。後來為了與第二次世界性的戰爭區分,這次戰爭又被稱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第一次世界大戰持續了很多年,一直到1918年11月11日,以德國和它的同盟國宣告投降而結束。
德國和它的同盟國簽訂了一份協議,同意了戰勝國的所有要求。失敗後的德國成為了共和國,原來的奧地利帝國也分裂成了一個個獨立的小國。在原本塞爾維亞的位置上,成立了新的國家,也就是南斯拉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總算熄滅了。
【藏寶箱裏的日記】—— 潛水艇
潛水艇有許多分類標準,如果你聽到有人說,這是攻擊潛艇或戰略導彈潛艇,這說明他是按照潛水艇的作戰使命來為它分類。也有人按動力標準將潛水艇分為為常規動力潛艇(柴油機-蓄電池動力潛艇)與核潛艇(核動力潛艇);如果,一艘潛水艇的按排水量達到了2000噸以上,那麼它就是大型潛艇,在600~2000噸的為中型潛艇,小型潛艇的排小量隻有100~600噸。但這不是最小的,還有更小的袖珍潛艇,排水量在100噸以下。
第二回 不太平的和平年代
到這裏,我講的曆史已經有幾千年了。二十年對於這幾千年的曆史來說,實在是太短的。但是,如果我們說,一隻狗已經二十歲了,那麼我們又會覺得那隻幸福的小狗活得很久。所以,時間究竟是長是短,並不絕對。現在,我們來看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短短二十年間,世界又發生了什麼——,束間究竟是長是短,並不是絕對的。現在,我們來看看世界大戰 ,史這幾香講的曆史已經有幾千年了, 在曆史的洪流中,這二十年真是不長。
這二十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那段時間。在經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飽受摧毀的國家,在這段時間裏有了休息的時間,於是大家都忙著恢複。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們心理上帶來了巨大的創傷,久久難以愈合。所以,世界各地的人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結束的時候,都希望和平的局麵能長久地維持下去。
因此,戰勝國的政府領導們集中在法國的凡爾賽召開了一個會議。在會上,他們起草了一個和平條約——《凡爾賽條約》。這項條約嚴格限定了德國軍隊的規模。從此以後,德國隻能將軍隊的規模限製在足以保持德國內部秩序穩定的範圍內;德國不能組織空軍,不能擁有坦克,德國不能有潛水艇;而且,在條約中還規定了德國要向同盟國賠償一大筆的經費,好補償那些在戰爭中經受了損失的國家。
後來,為了更好的維持和平,許多國家還聚集在一起成立了“國際聯盟”。各個國家都派出了代表出席了國際聯盟的會議。國際聯盟的主要功能是,一旦發生了戰爭威脅,國際聯盟會就要向備戰的國家發出警告,讓備戰國提交自己的情況到國際法庭上去審理。國際聯盟希望可以在聯盟解決一切問題,而不是通過戰爭來解決問題。
“國際聯盟”努力維持著世界和平,製定了一些約束條令。但是,這也僅僅是條令而已。就好像我們總能在牆上看到警告:不要亂畫。可是,仍然有人亂塗亂畫一樣。所以,國際聯盟的條令,就像那個一點威懾力也沒有的“不要亂畫”的警告標語。
後來,人們還一起簽署了一份反戰條約,承諾不發動戰爭,各個國家也都削減了自己的海軍。人們用盡一切辦法來阻止戰爭的爆發。但是,我說過,如果隻有一條標語警告人們不要在牆上亂塗亂畫,根本阻止不了搗亂的人在牆上塗鴉。人們製定的條例,簽定的反戰條約都無法阻止戰爭的爆發。最終,和平的局麵終於被打破。世界就像是一塊平靜的湖麵被投進了一塊巨石,又起了波瀾。
在一戰和二戰之間的這二十年間,就全世界的範圍來看是和平的,不過局部的一些戰爭從未間斷。這裏要談一談發生在亞洲的戰爭。自從日本的國門被美國的佩裏將軍打開後,日本就走出了閉關鎖國的境況,開始與外國人通商接觸。
在這個過程中,日本就像一個好學的學生一樣,從外國學習到了先進的工業文明,發展成工業化國家,國力提很快。發展之後的日本兵力增強。這個時候,它想要搶占殖民地,擴展自己的國土麵積。
與日本距離最近的大國,中國自然成為了日本人眼中的肥肉。那裏物產資源豐富,就像一個巨大的,儲藏量豐富的倉庫,完成能夠滿足日本對物資的需要。於是,日本在1931年派兵強行占領了中國的東三省,開始了它的侵華步驟。中國人民自然不能讓自己的國土淪陷,於是開始奮起反抗。對日本的強盜行為,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也表示了不滿,他們紛紛寫信給日本政府,指出他們的錯誤,希望他們不再對中國用兵。
可是,日本不聽勸告,侵華戰爭還在繼續,雖然許多國家拿出了當初的反戰條例來勸說日本,但都無濟於事。因為沒有用武力幹涉,所以,對於那些說理性的勸說,日本根本毫不理會。
國際聯盟雖然也一直在幹涉,可是最終毫無成效。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到時候,中國和日本的戰爭還在繼續。日本的侵華一步一步擴大,他們先後侵吞了中國的東北部,隨後便是東部沿海地區。最終,中國政府被趕到了西部地區。
中國雖然沒有日本那樣充足的軍備,但中國人依然堅持抵抗。就在中日戰爭發生的同時,非洲也爆發了戰爭。意大利軍隊攻進了古老的埃塞俄比亞,也就是古代的阿克蘇姆地區。
埃塞俄比亞一直以來都是獨立的國家,可是意大利卻一直妄想著要征服埃塞俄比亞,將其變成為自己版圖上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