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相比,人的敬業度就差了一些。對新鮮的事物很容易產生興趣,並萌生極大的熱情,一旦隨著時間的推移,新鮮的事物變為曆史,變為工式化的內容,其刻板的“嘴臉”就令人難以承受了。
當我們剛剛踏入工作崗位時,對企業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不但會全心全意地做好份內的工作,還會抽出時間來研究其他同事、其他部門的工作。這種對工作的興奮狀態是極利於你做好工作的。
然而好景不長,當工作持續一段時間後,我們心中的激情漸漸褪卻,對工作的熱情也下降了,不但如此,很可能還因為乏味而產生厭煩的情緒,導致工作效率低下,逐漸產生出換一份新工作的想法,但是這種方法真的管用嗎,並且真的是惟一的方法嗎?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永遠保持新鮮感,就算一個千變萬化的萬花筒也有看得煩膩的時候,更何況是工作。當你轉到一個新的工作崗位時,在一段時間內可能會擁有極高的興趣,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你終將感到乏味,這時你還要再轉換一份工作嗎?這種跳槽生涯能夠持續多久呢?
其實枯躁的工作對於你來說並不意味著死氣沉沉,也不意味著活力即將消失,反而可以成為你成功的開始!
提起費拉·格雷你也許並不熟悉,是的,他遠沒有比爾·蓋茨、李嘉誠、鬆下幸之助那樣有名,但如果說他在14歲時就已經成為了美國最年輕的百萬富翁、知名的“商界神童”,你一定會感到驚訝。
這個出身貧困的男孩就是靠著日複一日做著重複的工作而獲得人生的成功的。
在費拉·格雷6歲那年,由於家境不好,他被迫要出去賺錢,但是他實在太小了,根本沒有人敢雇用他。因此他不得不在路邊撿些石頭,然後在上麵畫上顏色,再當作鎮紙挨家挨戶地推銷。
他每天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撿石頭、塗顏色以及推銷,他需要敲開每一戶人家的大門,然後用熟得不能再熟的開頭語說“你好!我叫費拉·格雷。你願意買下這塊石頭嗎?它能用來做鎮紙、壓書具或者門腳夾”。當別人疑惑地問“這不是原本在我家門前地上的那塊石頭嗎”時,他還要跟別人解釋“是的。但是它現在的模樣已經跟原來不一樣啦”。
像這樣的對話費拉·格雷每天不知道要說上多少遍,如果換了是旁人恐怕早就要厭煩不已了,但他沒有,反而樂此不疲地做著這一切。
終於,費拉·格雷從賣石頭變成了賣餅幹和禮物卡,再用積攢的錢創辦了屬於自己的食品公司。到14歲時,他就已經成為百萬富翁,創下了美國商界的傳奇。
在你為他小小年紀就擁有了巨大的財富而感到驚訝的同時,有沒有想過自己也完全有可能像他一樣呢?重複不代表僵化,不代表腐朽,而代表著挖掘這份工作的潛力,從中獲得最有利的信息。
就如同費拉·格雷,他在不斷地撿石頭、塗顏色和推銷的同時,也在煆煉自己的創意、口才和勇氣,而這些都是成功並不可缺少的元素。
當你日複一日地,重複地做同樣一件事情時,實際上是在不斷地加深你對此工作的理解和認識,也是不斷地在訓練你的熟練成度和專業程度。
當你不斷地地做同一件事時,必然會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一次比一次更加趨於完美,當它到了一定程度的完美時,就是你成功的時刻!
這就相當於達芬奇在不停地畫雞蛋,經過了無數次的描畫後,終於成為了藝術大師,擁有了傲人的成就!
要對不斷重複的工作一直保持興趣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這就要求你從心中生出對工作的熱愛,當你選擇了一個企業、選擇了一份工作,就要對其傾注全部的愛心,有了這份對工作的熱愛,你才能夠盡職盡責地去完成同樣的工作。
不要一勞永逸,而要永遠超越
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小狗總是對工作充滿了熱情,看什麼都好奇,遇事就想往前衝。但已經有了幾年工作經驗的狗狗,則穩重得多。遇事總是先看清楚再做決定,不會不顧命令地衝上前,頭腦更加理智,處事更加冷靜。
這就是職場菜鳥和老鳥的區別。在動物界存在這樣的差異,人類中也存在著這樣的差異。略為不同的是,人到了職場老鳥階段,不隻是更為冷靜,還會產生一些負麵的情緒,那就是貪圖安逸,工作懈怠。
剛剛入職的年輕人,往往對工作充滿了熱情,甚至不惜每天加班到深夜,也要把一項計劃做到完美。
而隨著職場年齡的增加,一些人前進的步伐慢了下來。不再為了解決某個難題而想盡辦法,對老板的要求也能搪塞就搪塞。
這說明你的職場生涯已經漸漸過度到安逸期。並不是現實真能令人安逸,而是心裏的懶蟲在作祟,再也懶得拚殺了。
一份相關調查表明,隻有25.55%的被調查者在麵對新的工作任務或崗位時,選擇“積極爭取”,對“人生中你認為最重要的是什麼”選項中,“事業成功”僅占4.38%。
這就說明,大多數人安於現狀,滿足於工作上的應付,樂意在和諧的氛圍中輕鬆一生。
有些人害怕“變化”,更不喜歡“冒險”。可在事事順利的情況下還好,一旦有了某個方麵的不如意,就會自暴自棄,意誌頹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