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像狗一樣工作(1)(3 / 3)

工作不是鐵飯碗,看似安逸的工作背後,也隱藏著無盡的風險。與其坐等變故找上門,讓自己束手無策,倒不如主動出擊,爭取主動,贏得自我。

在工作中要有一點冒險精神。

有些人喜歡冒險,喜歡挑戰。但更多的人選擇工作時首要考慮的是工作要相對穩定輕鬆。

當然,這些在年輕時也有過雄心壯誌,給自己定下了不少目標,希望自己能在職場上有所作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家庭格局的變化,追求穩定的思想又占了上風。

這種思想也是阻礙你晉升的主要因素。如果你想在職場上有所作為,就有要有一點冒險精神。要鍛煉自己接受風險的能力,哪怕是失敗的經驗,也能幫助你承受更大的決策與風險。

失敗了,沒什麼。勇敢一點,堅持一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主動爭取。

在職場中,不少人也不甘心低層的職位,對那些富有挑戰性的位置也很有興趣。隻是,他們不會努力去爭取,而是希望遇到伯樂,有朝一日慧眼識人,能夠發現自己。

於是,他們日複一日地勤懇工作,隻希望上司或者老板能夠看到你勤奮工作的樣子,進而提拔你。而在被發現之前,能做地隻能是苦苦地等待再等待。

你以為你的上司或者老板真的會讀懂你的心事?這並不是他們會對你勤懇的工作態度視而不見,而是他們頭腦中要考慮的事情太多,要處理的關係太多。等到他們明白你的真正需要時,恐怕已經成了昨日黃花了。

一味的等待他人的發現實在是一個愚蠢的想法,這不是說明你缺乏自信,就是說明你有很強的依賴性與惰性,否則為什麼不能主動一點呢?

現在,請主動一點吧。當上司或者老板肯定了你的敬業精神時,找個適當的機會,說出你真正的需要。這樣,他會看到你的自信,進而對你委以重任。

光想是不夠的,去做才是敬業的

做任何事情,光想是不夠的,隻有腳踏實地去做,才能稱得上是敬業。狗狗的優點之一就是行動力強,隻要接到命令,就會立刻行動,絕不找借口拖延。

而拖延正是人類為懶惰所經常找的借口。然而,作為一個敬業的員工,口頭說出的再偉大的計劃也是空頭支票,如果沒有行動力的支持,一切都是徒勞的。

在楊瀾主持的節目裏,葉喬波有一段話:“我總想著我隻有五年的活頭,這樣我就會在這有限的五年裏認真計劃,好好生活,這樣短暫的五年被我安排地非常充實,讓我實現一個又一個夢想。”

葉喬波的這段話,用簡單的幾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從“我想”到“我做”。“想”,可以理解為夢想、理想、願望。人都愛做夢,對生活、對未來也寄托了很多夢,但這些夢能不能實現,要看你是否去“做”了,也就是去實踐、去行動。

在麵對擁有龐大財富的商界巨人時,人往往把對方的成功歸因於家世,運氣,機遇,高智商或高學曆等,然後再比較一下自身一窮二白的基礎,便唉聲歎氣,怨天尤人。

可是,除了天生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們,哪些成功人士不是白手起家的呢?抱怨自己一窮二白的人,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無論做什麼事情,你想著容易就會容易,你想著艱難就會變得艱難。易不易,難不難,全由自己來選擇。

如果把所做的事當作很自然的事,而不是在行動之前,就設想出許許多多難以實現的負麵結論,做起來自然容易多了。

通過行動改變命運。

很多時候,人之所以窮,不是因為沒有夢想,而是沒有去把夢想變成現實。有句話說得好,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去嚐一嚐。這其實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不行動永遠不會有結果。

行動第一!不要坐等別人把飯喂到自己口中,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博取。錢就在我們周圍,為什麼有人抓得住,有人抓不住?在零與萬,零與億之間有什麼區別?在現代社會,人並不缺乏機會,關鍵是除了想法,你有沒有去行動?

學會製定計劃。

有了理想和目標,如何實現呢?隻停留在嘴邊當然是沒有用的,為什麼不製定一個計劃呢?比如你要學英語,那你首先要有一個目標。你要學到什麼程度?側重口語還是筆譯?需要哪些教材?一本教材又需要多長時間能看完?然後,把這個時間列出來,分配到每天、每個周末。這樣一來,隻要你看到這份計劃,就會有一種緊迫感,因為時間就這麼多,如果你一味拖延,那麼成功永遠離你十萬八千裏。

具體製定計劃時,因人而異。但前提是,要把你的空閑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少睡一會懶覺,少看一會無聊的電視劇,少泡一會網,少逛一會街,時間就省出來了。一個有聰明的人,會時時用自己的理想和目標提醒自己,時間真的不多,要行動,要迅速行動。

堅持不懈,每天做一點。

計劃一旦定好,不管多忙也要完成。千萬不要找個借口,“今天不看了,明天看”,或者“這周末有個PARTY,下周再說吧”。“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古人早就用一首《明日歌》道出了拖延的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