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體育的由來
我國體育曆史悠久,但“體育”卻是一個外來詞。它最早見於20世紀初,當時,我國有大批留學生東渡去日本求學,僅1901年至1906年間,就有13000多人,其中,學體育的就有很多,回國後,他們將“體育”一詞引進中國。
在我國,“體育”這個詞最早見於1904年,在湖北幼稚園開辦章程中提到對幼兒進行全麵教育時說:“保全身體之健旺,體育發達基地。”在1905年《湖南蒙養院教課說略》上也提到:“體育功夫,體操發達其表,樂歌發達其裏。”
在我國,最早創辦的體育團體是1906年上海的“滬西士商體育會”。1907年我國著名女革命家秋瑾在紹興也創辦了體育會。同年,清皇朝學部的奏折中也開始有“體育”這個詞。辛亥革命以後,“體育”一詞就逐漸運用開來。
趣味鏈接:哨子是怎樣成為裁判的執法工具的?
1875年,在倫敦舉行的一場足球賽中,發生了球賽事故。雙方隊員為一個進球是否有效,爭論不休,直至動了拳頭。此時,觀眾們出於偏愛,參與了爭議。瞬時,球場亂作一團。
擔任這場球賽的裁判員,是一位名叫約翰的警察。他目擊現場紛亂不堪,情不自禁地掏出了口袋裏的警笛,使勁地吹了起來。
不料,這一吹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參與鬧事的觀眾認為這觸犯了警察,便紛紛退回了原席,球場秩序馬上安定下來。從那以後,哨音取代了裁判過程中的吆喝和手勢,哨子成為裁判執法的重要工具。
002運動員的由來
今天的“運動員”一詞,起源於古希臘文“裸體”的意思。從古希臘的雕刻上,我們還可以看到運動員都是赤身的。
這可以追溯到古代奧運會,它規定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必須穿獸皮衣服,可是在一次比賽中,有一個年輕選手身穿的獅皮突然脫落,他立刻赤身裸體。但他不顧這些,繼續堅持比賽,並擊敗所有對手,奪取了冠軍。
隨著古代奧運會的沒落,現代奧運會的興起,“赤身運動”已經成為體育史話。
003體育獎杯的由來
現代的體育獎杯,是由一種叫“愛杯”(Lovingcup)的大酒杯演變而來的。它誕生於英倫三島。
據西方史料記載,1000多年前,英王愛德華出征歸來,騎在馬上接受別人敬獻的一杯祝酒,正當他仰首痛飲時,被刺客從背後猛刺一刀,墜馬身亡。
此後,英國人凡是舉行宴會,主人便用一個大酒杯盛滿美酒,在客人中依次傳遞,輪流啜飲。每當一位客人起立接過大酒杯時,臨近左右的兩位也必須陪同站起,以示保護,免使飲酒者重蹈英王愛德華之覆轍。
後來,這隻來賓都要輪流啜飲的大酒杯便命名為“愛杯”。在當時的英國,這種“愛杯”被視為饋贈給貴賓的最珍貴的禮品。
隨著體育運動的蓬勃發展和人們對體育競賽興趣的日漸高漲,人們又將“愛杯”作為獎品贈送給體育競賽中的優勝者,以示祝賀。
這種方式一直流傳至今,而且現代的獎杯仍保留著當年“愛杯”的痕跡——形似大酒杯,多數帶有兩個長長的耳朵,並且在稱呼上都帶有一個“杯”字,如乒乓球的斯韋思林杯、考比倫杯,羽毛球的湯姆斯杯等等。
趣味鏈接:“桂冠”最初是用月桂樹葉編成的嗎?
關於桂冠的由來,最早出自古希臘神話。太陽神阿波羅愛上了月亮女神達芬,對她一往情深。但達芬卻因阿波羅的風流史,而始終拒絕他的追求。
一天,阿波羅又來到眾女神居住處,達芬看見他後拔腿就跑,阿波羅懇求她不要躲避,並隨後跟從。
眼看要追上了,達芬向母親大地女神呼救道:“母親,如果你不能讓我逃脫,就改變我的形狀吧!”當阿波羅剛接觸到心愛的姑娘時,感到她的心仍在突突地跳,她的身體卻已變成一株月桂樹。阿波羅對達芬的愛情並沒有因此而泯滅,並將最高榮譽的象征給了達芬。
後來,希臘人便將月桂樹枝葉編成“桂冠”獻給競賽的優勝者,以此來表示榮耀。
004錦標的由來
“錦標”一詞,最早使用於唐代,是當時最盛大的體育比賽——競渡(賽龍舟)的取勝標誌。而競渡則是春秋戰國時的一項體育活動,在唐以前並無“奪標”的規定。
到了唐代,競渡則成了一項獨具特色,而又極為隆重的競賽活動,其目的在於爭奪第一名。為了裁定名次,人們在水麵上插上一根長竿,纏錦掛彩,鮮豔奪目,當時人們稱之“錦標”,亦名“彩標”。
競渡船隻以首先奪取錦標者為勝,故這一競賽又稱為“奪標”。“標”成了冠軍的代名詞。對其精彩的盛況,符載在《上巳日陪劉尚書宴集北池序》中作了翔實的描寫:“一號令,雷鼓而飛,千橈動,萬夫呼,閃電流於目翼,羽聚生於時下,觀者山立,陰助鬥誌……揭竿取勝,揚旗而旋。觀其猛厲之氣,騰陵之勢,崇山可破也,青天可登也!”
宋代以後,奪標成為競渡的法定規則,一直沿用到明清而不變。奪取“錦標”者,也因其勝利者的榮譽受到敬重。
“錦標”一詞的由來,還有一段故事。據五代人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記載,唐盧肇與同郡黃頗齊名,但肇貧頗富,兩人一同趕考,當地刺史嫌貧愛富隻在離亭為黃頗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