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鏈接:世界上最早的立體電影和彩色有聲立體電影各是哪一部?
世界上最早的立體電影是《愛的力量》,是由美國帕費克特·皮克丘斯公司在1922年拍攝的。為了獲得立體感,放映時,觀眾必須戴上裝有紅色和綠色鏡片的眼鏡。
1945年至1946年,在黑海沿岸,蘇聯拍攝的《魯濱孫漂流記》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有聲立體電影,這部電影由A.N.安德烈耶夫斯基導演,1947年2月在莫斯科舉行首映。
在拍攝這部影片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整整用了5個晚上的時間,才解決了技術上的最大困難,讓一隻真貓沿著細樹枝向攝像機鏡頭走來。
放映時,觀眾感到貓是從自己的頭頂上走過去,消失在電影廳的後麵了。
005特寫鏡頭的由來
特寫鏡頭出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1893年2月2日,在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新建的愛迪生電影製片廠中,威廉·迪克遜拍攝了《弗雷德·奧特的噴嚏》一片中的弗雷德·奧特打噴嚏的鏡頭。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特寫鏡頭。
世界上最早在中景鏡頭中使用了特寫鏡頭是1900年英國聖奧爾邦斯的阿薩·梅爾巴恩·庫帕拍攝的《老奶奶相麵用的凸鏡》,該片描寫了一個孩子拿著老奶奶相麵用的凸鏡,去看手表、報紙、金絲雀、小貓、老奶奶的眼珠等情景,十分有趣。後來,特寫鏡頭在電影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運用。
006奧斯卡金像獎的由來
1927年5月4日,為了促進電影藝術和技術的發展,美國電影界的36位領導人在一次集會上發起組織了一個非贏利的團體,這就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前身。
電影界領導人梅耶建議學院用頒獎的方式,給正在為繁榮和發展中的電影業帶來了聲望和榮譽的人頒獎,於是便產生了學院獎。選定了24歲的雕塑家喬治·斯坦利創作的鍍金雕像作為獎品,因為雕像為金色,故稱金像獎。
金像獎的標誌是一個高34.3厘米的鍍金雕像,在一塊電影膠片的底座上,屹立著一個身材魁偉的男性,他的雙手緊握著一柄長劍。凡是從事電影工作的,不論是編劇、導演、演員,還是攝影、錄製、美工人員等,隻要有新的貢獻和成就,就可以得到這份榮譽。
首屆金像獎的頒發儀式是1929年5月16日在好萊塢羅斯福飯店舉行的。
1931年,第四次授獎時,該學院圖書館的圖書管理員瑪格麗特·赫利奇看到金像,無意中說了句:“這個人像,使我想起了我的叔父——大名鼎鼎的戲劇家奧斯卡·沃爾德。”她說的那句話,恰巧被一夥新聞記者聽到了,於是就被廣泛宣揚出去,人們便不約而同地把這項學院獎稱做“奧斯卡金像獎”了。
007戛納國際電影節的由來
1946年,在法國創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是享譽世界電影界的國際電影大節之一。該節除設有比賽項目外,還有“導演15天”、“評論周”、“一瞥”、“金攝影機獎”以及電影交易等多項活動。
1983年,在戛納市海邊建成了一個巨大而又非常豪華的現代化電影宮。這裏擁有大小十幾個放映廳,最大的可容納1萬多觀眾,最小的則僅有幾十個座位。在電影宮的地下一層內還建有設備齊全的電影市場,可同時供1000多個電影商觀摩各種影片,展出宣傳品和洽談交易。
由於戛納國際電影節要求的影片水平較高,所以,影片能參加該節的任何一項放映活動都是不容易的。如能獲獎,則是影片在國際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標誌。該節大獎為“金棕櫚獎”。
008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由來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
威尼斯是聞名世界的水上城市,在意大利東北部,風景如畫,是極富魅力的海濱旅遊勝地。1932年8月6日,在一年一度的威尼斯藝術節上舉辦了第一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至今已舉辦過60多次。該電影節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時間大約兩周。
由於當時人們隻把電影當做是一種娛樂,而不是把它作為一種藝術。所以創立這個綜合性國際電影節的初衷,就是想把電影藝術提高到與其他藝術同等的水平。
另外,通過電影節的活動,還可以吸引更多的遊客來這個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參觀遊覽,以增加旅遊收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隨著電影節的發展和變化,現在它的主要目的是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符合意大利發行放映條件的優秀影片,以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發展世界各地的電影貿易提供方便條件。1971年,我國開始選送影片參加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009好萊塢的由來
好萊塢是當今聞名於世的電影名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娛樂工廠,但很少人知道,它的奠基人卻是與電影毫無關係的兩個人。
100多年前,一對年紀相差30歲的老夫少妻來到加利福尼亞州郊遊,男的叫哈韋爾·考克斯,女的名叫戴依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