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學術論文創造性閱讀的方法(5)(1 / 3)

在論及閱讀國語課的範圍時,夏先生又說:“我不承認有許多獨立存在的所謂國語課的書籍,書籍之中除了極少數的文法、修辭等類以外,都可以是不屬於國語課的。我們能說《論語》、《孟子》、《莊子》、《左傳》是國語嗎?能說《紅樓夢》、《水滸》、《三國演義》是國語嗎?可是如果從形式上著眼,當作語言文字來研究,那就沒有一種不是國語課的材料,不但《論語》、《孟子》、《莊子》、《左傳》是國語,《紅樓夢》、《水滸》、《三國演義》也是國語,諸君的物理教科書、植物教科書也是國語,甚至於張三的賣田契、李四的家信也是國語了。”

夏先生的論述給我們的啟示無疑是豐富的:任何一個文本,都有它的內容,都有它自己的學科領域,但從形式上看,都是屬於語言文字的研究對象,我們閱讀如何寫作的研究對象。這說明我們的閱讀任務、閱讀目的、閱讀重點可以是多樣的。比如,我們本節要講的樣例式閱讀法就是將文本的形式作為我們的閱讀任務、閱讀目的和閱讀重點。它旨在通過閱讀好的文本來理解和閱讀文本的寫作格式或寫作風格,包括文調、文技、文辭、文風等。顯然,這也是閱讀的一項重要任務,隻不過是容易被忽視而已。因為相對於文字的內容而言,形式總是不如內容有趣,不如內容吸引人,要想離開內容去注意形式,還需要有清醒的頭腦。

一、什麼是文本的形式

文本和其他事物一樣,由內容和形式一起構成。文本中使用的論據、提出的觀點、揭示的規律屬於內容,而嚴密的邏輯、完整的結構、有序的段落、活潑的文字屬於形式。內容和形式相互依存、相互製約,一起構成文本。

夏丏尊先生說:“所謂形式,是對內容說的。諸君學過算學,知道算學上的式子吧,‘1+2=3’這個式子可以應用於種種不同的情形,譬如說一個梨子加兩個梨子等於三個梨子,一隻狗加兩隻狗等於三隻狗,無論什麼都適用。這裏麵,‘1+2=3’是形式,‘梨子’和‘狗’是內容。算式上還有用‘X’的,那更妙了。算式上凡是用著‘X’的地方,不拘把什麼數字代進去都適合,這時候‘1’‘2’‘3’等等的數字是內容,‘X’是形式了。”

“從國文科方麵講,文字是記載事物發揮情意的東西,它的內容是事物和情意,形式就是一個個的詞句以及整篇的文字。文字的內容是各不相同的,同是傳記,因所傳的人物而不同,同是評論,有關於政治的、有關於學術的、有關於經濟的,同是書信,有討論學問的,接洽事物的,可以說一篇文字有一篇文字的內容,無論別人所寫或自己所寫,每篇文字決不會有相同的內容的。內容雖然各不相同,形式上卻有相同的地方,就整篇的文字說,有所謂章法段落結構等等的法則,就每一句說,有所謂句子的構成及彼此結合的方式,就每句中所用的詞兒說,也有各種的方法和習慣。此外因了文字的體裁,各有一定共通的樣式,記事文有記事文的樣式,論說文有論說文的樣式。這種都是形式上的情形,和文字的內容差不多無關。”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所謂文本的形式,簡而言之,即文本的寫作形式,從字、詞、句的選擇,到段落的安排、銜接乃至整個文本的構思。

目的是能清晰、準確地表現自己的想法,並使讀者容易理解和接受,達到易於發表的目的。顯然,一個讀者進行形式性的閱讀,是為讀者的學文服務的。

二、如何形式性地閱讀

寫作無疑是一種高度創造性的勞動,因此,對文章寫作技巧的閱讀是必不可少的。相傳,黃庭堅讀書就有個特點,即特別注意名家寫作方法的不同之處,特別注意作家對自己作品的修改之處。有一次,他從開封相國寺得到一本宋子京寫的《唐史》初稿,這本史稿已被作者修改過,稿紙空白的地方密密麻麻地寫滿了蠅頭小字,有的字跡已辨認不清了。他如獲至寶,對修改之處讀得特別仔細,凡是宋子京所改動的字句,從遣詞用字、擬形摹聲到修辭造句、表情達意,他都反複進行揣摩研究。他還把修改前後的文字分別抄下來,加以分析對比,探索作者刪、增的奧妙,體會繁簡的用心。這樣,一本書讀下來,黃庭堅不但熟知了書籍的內容,而且了解了作者的思路,看到了用筆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