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學術論文創造性閱讀的方法(1)(1 / 3)

本書是論述創造性閱讀方法的專著,在構建具體的閱讀方法前,我們先談談什麼是“方法”。

相傳,以前有一位皇帝患上了噎食症,禦醫已費盡了心思,也請了無數的江湖郎中來治,但總是毫無起色。有一天,有人推薦了一個和尚來醫。和尚切好脈後,即開出藥方,吩咐皇帝身邊的侍從去買藥。

侍從一看,卻為難地說:“怎麼還開出這種方子?”此話引起了和尚的疑問,不由得拿起以前其他醫生所開出的藥方,一看,方的藥名和配伍重量與他開的藥方還真是一模一樣,但藥方有而無用法,和尚心裏此時已明白了幾分。於是和尚還是叫侍從把藥買回,並親自把湯煎藥。當把藥煎到隻剩兩匙羹時,和尚就吩咐皇上吃藥,但要求不能用飲服的方法,而是必須用匙羹把藥盛上用舌舔,如此反複直至把藥舔完為止。

當皇上舔完後,精神漸有了起色,連服數劑後,病就痊愈了。皇帝於是重賞了和尚,並問他:“用同樣之藥,前者醫朕無效,而你醫朕則能使朕起死回生,何故呢?”和尚說:“醫藥者,既要有方,又要有法,你用舌舔匙羹,靠舌把藥引入五髒,此乃是法。”皇上聽後,恍然大悟地說:“啊!

方法,方法,方、法結合,才叫方法。”傳說這就是“方法”一詞的由來。

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所謂閱讀的方法,也必須是“方”與“法”的結合。所謂“方”,一般可以理解為閱讀的視角、閱讀的工具、閱讀的戰略和閱讀的一般看法,而“法”則是指讀者要根據具體情景的不同,如文本的不同、目的的不同、自身知識基礎的不同等情況,來選擇具體的讀法。本章第一節先從整體、係統的角度來考察創造性閱讀的過程模型,它是對創造性閱讀的總的看法,屬於“方”的層次。在後麵五節,則給出五種創造性閱讀的具體方法,相對而言,可認為屬於“法”的層次。

第一節 創造性閱讀的過程模型

閱讀,既易又難,既淺又深,全看讀者如何對自己提出要求。

閱讀顯然需要不同的方法,究竟選用哪種方法則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決定。而且,從細一點的角度說,討論閱讀方法也起碼要分兩個層次來談:一是比較微觀的談,針對的是具體的讀者、具體的材料都確定後的“就事論事”式的閱讀;一種是比較籠統的談,其實談的是對閱讀的一般看法,它針對的往往不是“一時一事”的閱讀,而是一生的閱讀戰略。可惜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對閱讀方法的建議,存在著一個普遍性的缺陷,這就是,由於種種原因限製,大多在沒有細致地區分讀者、文本、閱讀目的等不同的情況下就籠統地來談閱讀的方法,這就給讀者暗示了存在著一條不變的通用的捷徑。事實上,如果對初級閱讀的讀者而言還比較適用的話,那麼這些方法對於高層次的讀者,比如學者層次來說,則往往是沒有多少價值的。因為,對於這部分讀者來說,大多數閱讀行為的起點可以說並不是文本,不是開始於真正翻開文本的時候,而是首先起始於他閱讀的目的和動機,起始於他以前的思考,這樣,事實上,他在真正閱讀前,往往就已準備好了閱讀的目的、工具、視角和方法。因此,閱讀的具體方法本質上是和文本的類型、閱讀的目的等情景因素緊密相連的,情景不同,閱讀的方法就應不同。

換言之,閱讀的具體方法往往隻是整個“閱讀方法論”中的一部分,要真正理解和掌握閱讀的具體方法,首先要在整體上對“關於閱讀的一般看法”有個了解;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創造性閱讀的具體方法,首先要在整體上對“創造性閱讀的過程模型”有個總體的了解。

本書所論述的主題是創造性閱讀,對它的理解,顯然也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關於創造性閱讀的總的看法,二是關於創造性閱讀的具體方法。下麵,我們先談談第一層次上的理解。

從第一層次來看,我們可以認為創造性閱讀是一種特殊的閱讀方法論,它建立在常規的閱讀方法論之上,但在同時又和它們有很大的不同。歸納起來,這些不同有:

1、強調閱讀目的的前置。即閱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寫作,閱讀是為了獲得思。一句話,讀者的閱讀是為了自身的再創造。

2、具體閱讀方法的選擇隨著閱讀目的的不同、文本的不同而變化。

3、創造性閱讀的全過程都要以創造性的原理和方法為指導。

4、創造性閱讀,從大一點範圍說,是一個係統的過程,它包含了閱讀目的的期待、文本的選擇、具體閱讀方法的選擇、閱讀的收獲等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