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要做到“授權、賦能、激活”的組織管控,第一步是授權,第二步就是賦能了。老話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企業管理中也是如此,光是授權不行,還要懂得賦能。
在《重新定義公司:穀歌是如何運營的》一書中,阿裏巴巴集團參謀長曾鳴在序言中就寫道:“未來企業的成功之道,是聚集一群聰明的創意精英(Smart Creative),營造合適的氛圍和支持環境,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快速感知客戶的需求,愉快地創造相應的產品和服務。這意味著組織的邏輯必須發生變化。傳統的公司管理理念不適用於這群人,甚至適得其反。雖然未來的組織會演變成什麼樣,現在還很難看清楚,但未來組織最重要的功能已經越來越清楚,那就是賦能,而不再是管理或激勵。”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激勵強調的是個人在事成之後的利益分享,而賦能強調的是企業本身的設計、人和人的互動,是激起員工在工作中創新的興趣與動力,接受更高的工作挑戰。而且,賦能比激勵更依賴文化,誌同道合的人總會因為一個共同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而走到一起。總之,每一個優秀人才都在追求實現自我,這不僅需要企業對他們的激勵,更需要企業為他們賦能,提供給他們足夠的機會和條件,幫助他們發揮出來原有的能力和潛力。
京東自然也深知賦能的重要性。正如京東首席人力資源官及首席法律總顧問隆雨所說:“賦能解決的是什麼?當我們真正搭建了一係列平台、工具,具備了相應的開放能力,就可以讓員工學會解決問題,讓他們真正學會做一把手、做老板。培訓不是最重要的手段,而是要教會他怎樣使用一係列的工具,讓BG、BU煥發活力。”用一句話來概括,其實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那麼,京東是如何賦能的呢?主要從四個方麵賦能:
1.機製賦能:京東建立了管控機製,內部結算、交易機製,會議溝通機製、數據監測、預警與改進機製等一係列完備的機製來支持運作。比如,京東搭建的數據監控平台會隨時監測各區域的數據,每周會根據各區域的監測數據統計出異常數據,發給該區域負責人進行核對修改,幫助他們以數據為基礎把控風險,做出科學的決策。
2.組織賦能:京東不僅為各個事業部配備了專門的HR和財務BP,還配備了一係列的研發技術支持,實行閉環管理。比如,為了促進京東金融業務的快速發展,京東不僅為京東金融業務配備了專門的HR和財務BP,甚至還配備了一支獨立的研發團隊。
3.實踐賦能:當一個業務團隊還很弱小的時候,京東就采取全麵托管的方式,給予它相應的支持,等到它真正成熟、壯大的時候,就把它獨立出去,同時采用教練式的幫扶帶動方式,參與並輔導它對重大事項的開展與決策,幫助他們做出正確的決策。
4.專業賦能:京東會為員工提供工具、信息係統、數據分析等一係列支持,通過會議溝通、項目共享等方式來加強上下層的溝通,並充分利用企業內外部的專業資源,打造專家團隊,來為員工提供專業的谘詢和培訓,從體係、製度、平台三方麵來提升員工的專業度。
“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曾把過去200年的組織創新總結為三次革命:工業革命(機器取代了體力,技術超越了技能)、生產力革命(工作被知識化,強調標準化、可度量等概念)和管理革命(知識成為超越資本和勞動力的最重要的生產要素,管理的重心轉向激勵,特別是動機的匹配)。沿著這個思路,我們會發現第四次革命——創意革命,即將來臨。
近幾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意識到,在可見的未來,機械性的、可重複的腦力勞動,甚至較為複雜的分析任務,都會被智能機器取代。但在短時間內,機器可能還無法超越人的直覺,也就是人對知識的綜合升華能力。因此,在未來社會中最有價值的人,就是以創造力、洞察力、對客戶的感知力為核心特征的“創意精英”。而這些“創意精英”最主要的驅動力,就是創造所帶來的成就感和社會價值。可以說,自激勵就是他們最顯著的一個特征。因此,要想招攬這些“創意精英”,企業不應該給予他們激勵,而是賦能——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環境和優質的工具,幫助他們更高效地創造價值,這才是企業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一個有效手段。
激活:激發組織的狼性作戰能力
在便利店領域,日本的7-Eleven之所以能成為典範企業,不僅是因為它的破壞性創新、對用戶“變態”級的研究、極度苛刻的管理,也是因為它懂得激活員工的工作熱情。
7-Eleven的創始人兼CEO鈴木敏文曾總結過員工工作中的三種心態:
一是Want(想做),自己願意動手;
二是Can(能做),自己能做但未必出於本心;
三是Must(必須做),強製的意味比較濃厚。
無論是應對日常工作,還是麵對專門負責的項目,員工的Want激活,方向也正確的話,那麼就算Can不足,沒有來自Must的壓力,也能一路高歌猛進,但並不是所有員工都有如此強烈的進取心和事業心。鈴木敏文相信“人是善意的動物”,但也相信善意需要有正確的刺激,才會有正確的反應,就像再懶惰的馬,隻要身上有馬蠅叮咬,它就會精神抖擻,努力飛奔,這就是“馬蠅效應”。
作為一隻“馬蠅”,鈴木敏文的“叮咬”有兩種方式——一是追問,二是追蹤,目的都是讓員工成為一個既能獨立思考也能獨立行動的人,繼而讓集團上下都成為集團進步的動力源。
7-Eleven這種對員工的Want激活,其實也就是京東“授權、賦能、激活”的組織管控的最後一步——激活,即激發組織的狼性作戰能力。可以說,授權和賦能是因,激活是果,因為授權和賦能的最終目的,就是激發組織的狼性作戰能力,即通過授權、賦能,讓組織真正具備相應的狼性作戰能力,接受相應的挑戰,采取相應的措施打勝仗。用隆雨(曾任京東首席人力資源官及首席法律總顧問)的話來說,就是:“授權、賦能讓這個組織的活力煥發出來,商城有活力了,大家有幹勁了,授權得更多,管得更好,他們會有更多的活力。”
在實行“授權、賦能、激活”之前,京東基本上是事無巨細地都要事前審批,但實行“授權、賦能、激活”之後,就變成了事前定規則、事中有監測、事後有評估,真正把決策權交給了一線聽得見炮火的人,激勵他們盡量發揮自己的能力,來激活京東這個龐大的組織奮力奔跑。
京東的“授權、賦能、激活”,也可以看作是京東對狼性文化的推崇。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越來越多的企業推崇狼性文化,致力於激發團隊的狼性作戰能力。那麼,狼性文化究竟是一種什麼文化呢?其實,企業所推崇的狼性文化,就是推進企業發展、為社會和人類創造非凡價值的一種拚搏精神。
企業追求狼性文化,就是要求團隊文化中體現出狼性的四大特點——貪、殘、野、暴。貪,就是對待工作要極其貪婪,能夠在工作中無止境地去拚搏、探索;殘,就是對待困難要極其殘忍,毫不留情地將它們一一克服、消滅掉;野,就是對待事業要有一種野蠻的拚勁,在工作中不要命地拚搏;暴,就是對待逆境要粗暴無情,不要有一絲猶豫和仁慈,堅定地渡過難關。
在如今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互聯網時代,一個企業要生存、要發展,沒有這種貪、殘、野、暴的狼性精神是不行的。華為就是依靠狼性文化獲得成功的典型代表,正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所說:“發展中的企業猶如一隻饑餓的野狼。狼有最顯著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永不疲倦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鬥的意識。同樣,一個企業要想擴張,也必須具備狼的這三個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