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大仇得報(3)(1 / 3)

這對托雷而言,無疑是晴天霹靂。但很快,他就調整自己,繼續前進。金大將合達以二十萬大軍在鄧州西的禹山設下埋伏,準備把托雷的四萬人一網打盡。但士兵們無法完成合達的願望。托雷直奔鄧州城,十二月,他以輕騎與金兵戰於禹山,佯敗誘敵,金兵則按兵不動。托雷又舉火夜行,直奔鄧州城,合達急忙回兵救鄧州。托雷逃跑,合達緊追不舍。南宋紹定五年(1232年)正月,金兵追托雷到達鈞州(今河南禹縣),托雷派精銳部隊予以阻擊,金兵被趕到了鈞州南三峰山,遭蒙古軍阻截。當時恰值天下大雪,金人被凍得麵無人色。托雷下令發動總攻。金國十五萬大軍被追奔數十裏,血流成渠。這就是三峰山之戰,拖雷以四萬人把金軍主力十五萬全殲。

阿龍看熱鬧

敵人的敵人可能仍是敵人

北宋的第一敵人是遼,後來金興起,宋金聯合逼死遼國,金就成了北宋最大的敵人,直到南宋。現在,在南宋和金的遊戲中間,加進來一個蒙古,可惜這還是北宋當年的情形,而絕不是什麼棒子打老虎、老虎吃雞、雞吃棒子的故事,處於食物鏈最底端的南宋,既吃不了雞也打不了虎,始終是人家想吃就吃的一盤菜。敵人的敵人仍然是敵人,大宋數百年來不修武備,終於惡果自食,隻能接受被吃的命運。國家不自強,隻能招辱,人要不自強,隻能一直被人欺,指望救世主是行不通的。

7、 史彌遠墳墓風波

史彌遠死之前,還因為墳墓的事鬧了一場風波。

史彌遠當了幾十年的宰相,獨攬朝政多年,給南宋朝廷帶來了一段黑暗的恐怖統治時期,很多人深受打擊,很多人敢怒不敢言。到了晚年,史彌遠開始害怕了,他擔心死後遭人報複,就迷信起來,希望在家鄉找到一塊風水寶地來化解這一切。

風水大師找來找去,找到了阿育王寺的一塊寶地。史彌遠看後也覺得非常滿意,便下令拆除阿育王寺,建造自己的墓地。這引起了阿育王寺裏的和尚們的恐慌。

寺廟方丈立即召開常務會議,大家七嘴八舌,表示不滿。但人家是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又能怎麼辦呢?隻能怨自己點背了。和尚們爭來爭去,還是歎氣搖頭,無可奈何。

這時,一個叫師範的小和尚站了出來,說他有一個好辦法能保護寺廟。

老和尚們一聽,高興得直念經,就讓師範說出來聽聽。

師範卻故作神秘起來,引經據典地說道:“六祖說了:你如果悟了,秘密就在你的手裏,之外沒有別的秘密。馬祖說了:最平常的就是最深刻的。懷海禪師說:最深刻的道理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

老和尚們聽得一愣,不好再問,隻好同意師範前去試試。師範甩甩僧袍,大搖大擺地離開了寺廟,直接去了臨安。

幾天後,整個臨安城轟動了。

史彌遠還不知道怎麼回事,但他的管家打聽到了,回府報告了他:“相爺,大街上都在亂說,說您心懷叵測,想當皇帝。”

史彌遠聽完大怒。但他立即開動腦筋,這事可有可無,皇上可信可不信,還是小心為上。“帶我出去看看。”還是眼見為實好。史彌遠打定了主意。

不看還好,一看史彌遠氣歪了嘴。城門、大街、宮牆,到處都貼著相同的海報。海報很簡短,五言四句詩一首,大意就是說,阿育王寺有天子之氣,宰相看中了那塊土地,強行征來做他的墓地,不知是何居心。

阿龍記事貼

等一次親政需要八年

宋理宗於1225年被史彌遠推上龍椅,直到1233年才有機會親自處理政事。這一等就是八年,苦!理宗親政後,把二十六年來圍繞在史彌遠身邊的蟑螂與蒼蠅全部掃除,發誓要勵精圖治,積極改革,以國家繁榮富強為己任。

更讓史彌遠震驚的是,全城的老百姓竟然都相信這個說法,都在紛紛傳揚這首詩,說史彌遠想篡位當皇帝。“這是哪跟哪啊?”史彌遠覺得這幫愚民就是弱智。但政治就是這樣,大愚若智,越是最愚蠢的越讓人覺得是真的。史彌遠想來想去覺得這件事不可小看。

媽的,這不是瞎起哄嗎?這些人真應該統統關進大牢,受十八種大刑,然後見閻王,下地獄,讓小鬼給油炸了。史彌遠能控製皇帝,但對這些愚民,卻無能為力,他悲哀地想:“我史彌遠是這種人嗎?我就是一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