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和平歲月(5)(1 / 3)

皇帝的態度很嚴厲,懲貪之意很堅決。但辛棄疾一點都不害怕,因為他決定采用另外一種方式來進行:他命令部屬不要聲張,悄悄進行,並加快速度,限期一個月內完工。

但就在這時節,下雨了,一連下了幾天。真是一事不順,事事不順啊。辛棄疾有點苦惱。工程會遇到什麼困難呢?他盤算著,希望想到提前解決的辦法。

這時,工程管理人員前來報告,由於秋雨不斷,窯工無法摶泥做瓦,沒有瓦,房子就沒法住。

“嗯——”辛棄疾沉思著。有問題就好,及時報告,及時解決,好事。“需要多少瓦片?”他問道。

“二十萬片。”

潭州城現有一萬戶左右的居民,一戶二十塊就可以解決了。辛棄疾心裏劈裏啪啦一盤算,說道:“好,這個問題我來想辦法。還有困難嗎?”

工程管理人員報告說還有壘院牆和擴建道路的石塊特別緊缺,他現在趕工期,人手都用上了,弄石塊的人手就不夠了。

人手?牢裏還有不少囚犯,可以在這方麵想想辦法。我去跟管公檢法的哥們兒商量商量。辛棄疾於是答道:“好了,趕緊去吧。這個我也來幫你弄。有什麼問題及時彙報,別耽誤了工期。”辛棄疾囑咐了幾句,讓他去了。

下午,潭州城內外的居民就聽到了一個消息,說官府大量收購瓦片,每家若拿出二十塊以上,官府立刻付給每片瓦一百文的報酬。“可信嗎?”“可信,地保親自過來說的。”於是,大家一齊行動,不到兩天,二十萬片瓦就堆到了營房工地上。

同時,大家又聽到了城北的石頭山炮聲不斷,炸得石頭掉在地上咚咚響,震得附近的房屋都晃動起來。中間夾雜著一片叮叮當當敲打的聲音。“聽說,辛大人放出囚犯出來采石了,采到一定的數量,就可以減刑,采得更多,還可釋放出獄。如果他們願意,還可以報名當兵。所以,這些人才歡天喜地地在這兒冒雨幹活。”

很快,石塊也如數堆放在了營房工地。工地管事的人看見這些,連稱辛大人英明,讓建房的也加把勁。營房如期完工。

營房建成後,辛棄疾將修建過程、經費來源、用度開支,向朝廷作了詳細彙報,同時,還呈上了營房圖紙。皇帝看到這樣詳細的報告,就沒再追究了。

隨後,辛棄疾招募了步騎兵數千,配備了精良武器,日夜嚴格操練,把飛虎軍練成了一支驍勇善戰的地方軍。

在之後的三十年內,飛虎軍成為長江南岸一帶一支重要的防禦力量,多次打敗金兵,令金人聞風喪膽,被金人稱為“虎兒軍”。

但它的創立者辛棄疾,因性格桀驁不馴,一直受到當權者排擠,報國無門——“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阿龍辭典 豪放派作家辛棄疾

辛棄疾,出生、成長在淪陷區,二十一歲時組織了一支抗金誌願軍,有兩千來人,這是辛棄疾軍旅生涯的開始。這一時期,他還組織過一次敢死隊,戰果突出,名重一時。之後,他一直在南宋任職,雖然念念不忘要再上戰場,但朝廷沒有給他機會,所以,在大部分的時間裏,辛棄疾就靠寫壯懷激烈的詩詞來打發日子。結果就是,熱衷於征戰沙場的辛棄疾終於沒能成為將軍,而成了著名的豪放派作家。

阿龍看熱鬧

笨鳥先飛的妙招

上有朝廷壓力,下有具體困難,辛棄疾仍然很好地完成了這件事,這說明做事情一定要有充分的準備,想好應對各種意外的辦法。有個青年怯於交際,有人就教他一個主意:總是提前想好明天要說的話、要做的動作,一天過完後,覺得哪些應對的表現做得不適當,就琢磨出幾種更好的來。比如,路上拐角時撞著了陌生人,應該怎麼應對;在公司裏見到喜歡的異性同事時,怎麼搭訕,怎麼微笑;如果工作沒做好,挨領導批評時,該說哪些應對的話;而如果遇上一點也沒有準備過的問題時,給自己提前想好幾種應對的俏皮話。時間長了,青年人不僅在各種社交場合表現得體,而且,還成為了著名的社交書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