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朱熹審案
朱熹是南宋的大學者,他以後的讀書人把他尊為兩宋道學之“集大成者”,正統讀書人都隻讀他編的、寫的和注解的書。
道學自稱接續孔孟儒家的正統,聲稱以儒家禮儀來修身。道學被尊為國教後,就用其精神要求全國人民。為什麼要大家遵守呢?因為它合於道。合於道能怎麼著呢?就能成為聖人。什麼是聖人呢?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很舒服的狀態。
朱熹對自己的要求我們不得而知,但對別人的要求那是嚴苛如夏天的太陽。
1182年,朱熹被任命為提點江西路(江西省)刑獄(司法廳長),他經常跑到下麵去巡視官員的道德行為。當地的官員被他搞得渾身不舒服,有的居然因此辭職了。
一次,有人向他舉報,說有位叫唐仲友的官員跟一個妓女嚴蕊有染。在古代社會,一個朝廷命官可以娶好幾個老婆,但不能出去亂搞。有幾個老婆是家庭內部問題,出去亂搞就有傷風化了。
當然,朝廷官員亂搞關係的很多,真要較真一個個地去查,也是件很麻煩的事,有些不現實。那朱熹為什麼要去查呢?因為他是道學先生,而唐仲友反對他的學說,不遵行禮儀,玩起了妓女,這讓朱熹決定懲罰他。
朱熹來到台州,把唐仲友抓來,讓他承認與妓女嚴蕊有不正當關係。
唐仲友解釋說,關係是有,但很正當。朱熹不信這世上有純潔的男女關係,當頭棒喝:“你和她幾次來往,她是個妓女,你不跟她睡覺,難道還談人生和理想?”
唐仲友說:“幾個詩人愛弄個詩社、茶會什麼的,每次都邀請我過去。作為地方官,我推脫不過啊。而嚴姑娘又蘭心蕙質,頗有詩才,所以每次都叫上了她。大人,我們的關係就這樣,清清白白的。”
“清白是我說了算,不是你。光憑你一張嘴,說什麼我就信什麼?幼稚。還蘭心蕙質,很有詩才。屈原早在他的《離騷》裏就說過‘西風一吹,蘭花、蕙草就全變成茅草,失去了芳香’,可見蘭、蕙之類最不堅定,最容易變質,何況還有才。女子無才才是德,有才就心思多,就會整天想著牆外麵的事,想出牆看看——可見這個嚴蕊生就不是什麼好東西。”朱熹越想越覺得有問題,見唐仲友不招供,便叫人抓來了嚴蕊。
阿龍記事貼
不明不白的風流事
關於朱熹和唐仲友的這件官司,一直說法眾多,文人們的風流事,從來都是說不明白的。據說這事還牽涉到抗金名人陳亮,陳亮和唐仲友本是好朋友,但因隙反目,朱熹則和陳亮關係很好,所以借機要幫陳亮出口氣,才惹出這件官司。又有人說,嚴蕊本來喜歡的是陳亮,唐仲友橫插一腿,對嚴蕊說:你要跟著陳亮的話,可要作好受窮過苦日子的準備。嚴蕊一聽,原來陳亮這麼窮啊,就轉投了富裕階層唐仲友的懷抱——按這種版本,這分明是富人搶了蟻族的愛情,教育家朱熹為之打抱不平的故事了。
嚴蕊走上堂來,娉婷婀娜,嫵媚可人,頓時滿堂生彩,堂上的人都不禁暗暗叫好。朱熹也不禁想,這個小妮子真是漂亮,也激發了我的詩興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但是,美麗的容貌是淫蕩的溫床,這樣的女人真應該扒了衣服,毀了容貌,不然就不會老老實實在家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