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和平歲月(4)(1 / 3)

他還經常帶著鐵拐杖去各地閱兵。這一天,他來到了淮東神勁軍。

看到士兵們身強體壯、精神飽滿,他非常高興。就對將領說他想看看士兵們的操練。

有將領讓帶隊的將佐去指揮操練。

將佐一聲命令,千萬隻箭飛上了天,隨後齊刷刷射向了目標,把它射成了馬蜂窩。

“好。”孝宗興奮地叫起來。神勁軍剛恢複建製,就訓練得這麼好,看來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孝宗想道。

原來,神勁軍起初是一支民兵組織,叫萬弩手,在抵抗金兵的過程中發揮過很大的作用。但後來由於主和派的主張,朝廷不允許如此強大的民兵組織存在,就解散了萬弩手。1169年,孝宗看到朝廷軍隊的戰鬥力實在無法滿足他的要求,貫徹他的意誌,就開始把目光投向民間。他恢複了萬弩手,更名為神勁軍,規定每年八月到次年二月集中訓練。這樣,就為兩淮前線增添了一支生力軍。

孝宗看著看著來了興致,走下看台,叫人拿來鐵拐杖,脫下衣服,當眾舞了起來。士兵們停止了練習,圍上前來觀看。

隻見孝宗穩穩地舞著拐杖,一會兒速度就快了起來,到後麵,變成一團黑影,罩著孝宗前後左右和頭部。孝宗在黑影中跳縱騰挪,進退自如。舞了一陣,隻聽得孝宗大喝一聲,跨步收手,把拐杖用力地插進了地裏,地上騰起了一層黃塵。

阿龍記事貼

多做實事少喊口號

1171年,孝宗在重用虞允文的同時,也想起用另一名主戰派大臣劉珙到中央主持軍務,但劉珙不接受,上書論述說,現在國家的當務之急是恢複,根本問題在於皇帝要加強自身學習,尋求賢才,選拔優秀的將帥,加強軍隊訓練、提高戰鬥力,不要空喊恢複口號,要做點實事,少扯淡!1179年,劉珙在南京市長崗位上去世,臨死前,還為國仇未恥而憤恨。

士兵們齊聲大聲歡呼萬歲。

孝宗微微喘著氣,擺擺手,示意士兵們繼續訓練。

孝宗在練兵的同時,大力重用主戰派將領虞允文。1167年,孝宗任命虞允文為樞密院知事(總參謀部委員),讓他主政四川。1169年,孝宗把虞允文召回朝廷,讓他當宰相,處理軍政大事。虞允文在財力、物力、兵力方麵作著積極準備,計劃再次北伐。

但同時虞允文又顧慮重重。1163年北伐時,孝宗對和戰搖擺不定,最終接受了屈辱的和約。再次北伐,孝宗會怎樣呢?虞允文心中沒底。

而且朝政上也潛伏著危機,孝宗對當太子時的一批舊人十分寵信。但這批人除了撈錢就是整人,既非能臣,也非幹將,唯利是圖。一旦北伐出師不利,虞允文擔心平時看不慣這些人的自己會陷入朝野上下的重圍,如果孝宗不聽他的而相信這些人呢,到時說不定還會招來殺身之禍。

於是,1172年,虞允文辭去相位,又去了四川戰區擔任司令。他剛走,孝宗就任命了堅決反戰的一位大臣為宰相。這樣的人主政,肯定會對虞允文的行動進行千方百計的阻礙和牽製,這又怎麼讓虞允文放手大幹呢?

所以,盡管虞允文在臨去四川時,孝宗要求他到四川後立即出兵,與江淮軍隊會師河南。虞允文的回答是憂心忡忡,他擔心孝宗到時會不配合他。孝宗雖當即就作出了慷慨激昂的保證,但虞允文還是有顧慮,到四川後,雖積極準備北伐,但又一再以沒準備好為借口推遲出兵時間,甚至勸說孝宗等待時機。這等於拒絕了孝宗的北伐要求,孝宗恢複中原的計劃又一次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