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reference_book_ids\":[7046696627452513288,7025502871793699847,7148737646875905031,722292024410322026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52,\"start_container_index\":7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47},\"quote_content\":\"《回憶錄》reference_book_ids\":[6812958699275947022]}],\"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68,\"start_container_index\":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64},\"quote_content\":\"《曙光》reference_book_ids\":[7243295140142386210,6978781818581421093]}]},\"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在英國,弗拉德的時代過去之後,這個教派就逐漸衰落了。他們隻能吸引到一點關注,再也無法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了。他們也會時不時創作一些幾乎是晦澀難懂的著作,以此來讓人們知道他們的蠢行依然存在。一個匿名的著名煉金術士以尤金尼厄斯·菲拉拉西爾為化名翻譯了《玫瑰十字友會的名聲與懺悔》,並於1652年在倫敦將這本書出版了。過了幾年,有一個叫約翰·海登的宗教狂熱者以這個為題又寫了兩本書,即《智者的皇冠或玫瑰十字的光輪》和《聖導·玫瑰十字:人文與自然統一的先驅》。兩本書都沒能引起公眾多少關注,第三本書倒是有一些轟動,叫做《羅森克魯茲教派醫術新法》,署名為約翰·海登(Johann Heiden),自稱上帝的仆人兼自然的秘書。摘錄於這本書中的文字能反映那時英國羅森克魯茲教派的一些想法。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律師,“活著時(引自他本人的原話),在西斯敏斯特大廳一直從事律師職務,在休庭的時候就專心研究煉金術以及對羅森克魯茲教的冥想和領悟。”在他的前言中(他說自己是為一篇宗教儀式的結束語而寫的寓言故事),他用這個教派的真實曆史和教派的宗旨來啟示公眾,說摩西、伊萊亞斯(Elias)、以西結這些人都是羅森克魯茲派哲學最早的先知。那些隻存在於英格蘭和歐洲其他地方的羅森克魯茲教徒就是宇宙大王的耳目,他們觀察並傾聽著萬物。天使曾教導啟發過他們,無形的靈魂與永恒的天使的聖友是他們的夥伴,他們能夠像海神普洛特斯一樣變成各種形狀,他們有創造奇跡的神奇力量。就算最心不在焉的友會成員也和最虔誠的友會成員一樣都能去除城市瘟疫,平息狂風暴雨、江海怒濤,在天空穿行,挫敗巫術及惡魔、治療各種疾病,並將所有的金屬都變成黃金。他知道瓦爾弗德和威廉姆斯是跟他同時代的兩個著名的玫瑰十字教派成員。他親眼看見他們向他展示奇跡,還將許多占星術和地震預言法教給他。“曾經我希望他們中能有人告訴我”,他說,“我的氣質脾性可不可以讓我和我的保護神交往。”“我再看到你時,”他說,(是他高興時才會來找我,我根本不知道去哪裏找他)“你就會知道答案了。”後來我們又相遇了,他說,“你應該禱告上帝,一個術士將他自己——他的靈魂獻身給宗教工作,是他能夠給上帝提供最高的並可以接受的服務了。”他還說,上帝仁慈的眼睛是保護神,他們穿梭於世界各地,他們滿含著熱愛和同情,關注著善男信女們天真淳樸的努力,並且時刻準備降福和幫助他們。
海登堅信羅森克魯茲教派認為吃喝對於人類並非必要的教義,在他的思想中,任何人都可以像那些在恒河之源附近居住的怪人們一樣生存。一個和他同名的,也叫做克裏斯托夫·海登(Christopher Hayden)的人,在他的遊記裏曾提到過那些怪人。這些人因為沒有嘴巴而不能吃飯,鼻孔是他們呼吸生活的工具,他們隻有在長途跋涉時才改為聞花進食。他認為,有一種“上好的異種脂肪”在真正純淨的空氣中,陽光全部照射在上麵,這些就足可以提供人類營養的需求了。食欲很大的人,並不排斥肉類,因為他們離不開肉,但是他堅信沒有必要吃肉。如果他們把一塊美味的肉貼在他們的肚皮上,即便那些健壯而貪吃的人也會滿足食欲的!因為好似寬寬的大門嘴巴是他們不具備的,所以以這種方法吃飯,他們也就不會染病了。好比是喝水,一個置身於水裏的人是永遠不會覺得口渴的。他所知道的,靠這種方法品酒是好多羅森克魯茲教派的人的習慣,他們多年沒喝酒了。海登說,“事實上,做到一輩子齋戒對我們來說原本會很輕鬆,甚至300年不進肉食,這樣也就不會得病了。”
“這位聖明的哲人”又告訴那些有疑慮的同代人說,標誌“R、C”總是被教派的首領帶到聚會地點。該標誌是一個烏木十字架,用金色玫瑰裝飾點綴著,耶穌為人類罪孽而承受的苦難體現在十字架上,金色的玫瑰是他複活之後的美麗與光榮最好的代表。他先後把這個標記帶到麥加、加耳裏山、西奈山、哈蘭及其他三個地方,這些地方可能都處在半空中,叫做卡索、阿帕米西和沙拉提索·維利沙·考奴赤。那兒便是羅森克魯茲成員聚會娛樂並策劃所有行動的地點。在這裏他們縱情歡樂,處理了世上出現了但已經解決了的、正在解決以及待解決的問題,從始至終。“這些人,”他概括說,“就是羅森克魯茲!”
17世紀末,一些理性的思想漸漸占據了這個教派,但它仍然擁有追隨者。令他們心滿意足的好像隻有點金石。他們放棄了追求純粹的、不明智的幻想。艾迪森(Addision)在《觀察家》(1714年7月30日,星期五,第574卷)中有一段他與一個羅森克魯茲成員對話的描述。這也推斷出這個教授在做事上聰明了一些,盡管他們談起話來仍然還像原來那樣愚蠢。“這樁秘密我曾與一個羅森克魯茲成員談到過。”他說,“一個精靈住在一塊綠寶石裏,它可以竭盡全力地把附近的一切東西變得完美無缺。”他還說,“它能讓太陽充滿光輝,讓鑽石充滿光澤,所有的金屬它都能夠讓它熠熠生輝,即便是鉛塊它也會使它帶上金子的特性。它可以讓煙霧升成火焰,讓火焰變成光芒,讓光芒變成光輪。”他又補充說,它隻要用一道光線就可以將人的痛苦、焦慮、憂鬱統統去除。總之,它出現的每一個地方都會變為天堂。接著一通難以理解的說教又出現了,一些自然與道德的思想被他揉了進來,而“滿足”才是他的最大秘密。
雅科伯·博曼
接下來要講一講雅科伯·博曼這個人了。這個人自稱從《聖經》中發現了變金子的秘密,並創製了一套將煉金術和數字於一體的詭異教義,他還在這個基礎上創建了曙光十字架派。雅科伯·博曼於1575年出生在北路莎特的戈裏茲,30歲以前他一直是鞋匠,在1607年或1608年羅森克魯茲哲學在德國地區開始傳播之前,他一直沒什麼名氣,但是他卻集幻想家的特征於一身,而且他有著一顆不安分的心。從此,他關心的不再是皮革,而是鑽進玄學的垃圾堆之中,天天捧著普拉修斯的著作研讀。他整個人都被這些書還有羅森克魯茲教派的幻想吸引了,他將他的買賣全部扔掉,也因此從還不錯的經濟條件淪落到貧困之中,但是他並沒有被身體上的不幸及經濟上的困乏而嚇到。他的腦子關注的是另一個世界的生靈,他在思想上已經成為新的人類傳道者。經過4年的鑽研,他在1612年出版了他的首本著作,名為《曙光》或《日出》。很多普拉修斯的可笑概念都被編入其中,雅科伯把他的著作弄得更加晦澀難懂了。他還宣稱,若對《新約》、《舊約》進行認真的研究,特別是《天啟》這一節(全部煉金術的秘密都包括在這一節之中),就能發現點金石。他認為神的恩典是按照相同的規定,遵循同樣的法則來給予的,人類去除罪惡和腐敗跟金屬的提煉淨化渣滓是一樣的,都是以烈火焚燒的途徑實現的。
他不僅能召喚氣精、地精、水神、火神,還能招來各種妖魔鬼怪。他說自己會隱形術,還說自己有很高的自製力。他還說,要是他願意,他能連續幾年不吃不喝以及徹底關閉新陳代謝。但是,我們不用去跟他這種癡人說夢多做糾纏,戈裏茲地方官斥責他創作這本書妖言惑眾,還命令他不要再寫了,回去幹自己的老本行,如此一來,他的家人也不會再被教區所有的居民指控了。但是他根本就不聽,依然我行我素,今天燒礦煉金,明天裝神弄鬼,後來他又創作了3本書,哪一本都跟第一本一樣荒謬絕倫。可以說,《金屬冶煉》是他的著作中最晦澀的一本。另一本名為《永恒的時間鏡子》,最後一本是《昭示的神學》,裏麵到處都是寓言和隱喻。
“所有的奇怪與惶惑
沒有知覺及普通的理性”
1624年博曼去世,死後留下了一大批追隨他的門徒。其中有很多人在17世紀時和他們的老師一樣鼓吹那些荒唐的理論。這其中吉弗特黑爾、溫得哈根、約翰、雅科伯、吉姆曼和亞伯拉罕·弗蘭肯伯格這幾個人還值得一提。羅馬教皇特別痛恨他們的異端邪說,因此,很多人遭到監禁及嚴刑拷打的折磨。在1684年,有一個名叫庫爾曼(Kullman)的人,因涉嫌施行巫術而在莫斯科被活活燒死。後來,一個名叫威廉姆·勞的宗教狂熱者將博曼的著作翻譯成英文並在多年之後得以出版。
毛摩斯
彼特·毛摩斯(Peter Moss)和博曼是同時代的,也是個頗有臭名的煉金術士。他在1630年致力於將羅森克魯茲哲學引入荷蘭。他申請議會賜給他一批人,便於他傳播這個教派的教義,並對他們提出了一項計劃,是關於通過點金石和小精靈把荷蘭改造成世界上最幸福、最富庶的國家。這件事被議會決議明智地否決了,所以毛摩斯發誓出一套書來羞辱議會。就在這一年,他的《大自然隱秘之書》在萊登出版了。這本書分成了3部分。第一部分討論“恒動”問題,第二部分討論“變金”問題,第三部分別講到“萬能藥”。此後,到了1617年,他的一些有關羅森克魯茲哲學的德文著作又在法蘭克福出版了。
同時,羅森克魯茲教派也給這個時代帶來了大量優雅的詩歌與浪漫小說作品。英、法、德等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愛情故事,大部分是根據他們的白日夢改編的。其中最著名的就要屬莎士比亞的“小精靈阿裏爾”。在蒲柏(pope)的《卷發遭劫記》中,他也根據同樣的題材勾勒出柏琳達化妝室裏虛幻的房客。拉·蒙德·富克也用這種方式描繪出極其曼妙多姿、自由變幻、幽雅而討人喜歡的水中仙女安戴娜,這還引起了人們深深的同情和無限的想象。這些都是對以往時代的超越。沃爾特·司各特(walter Scott)公爵也給白衣女士阿文尼爾(Vin Neil)賦予了許多水神、水精的特征。然而,有關氣精、地精、水神、火怪的比喻和暗指也彌漫在德國浪漫主義文學和抒情詩中。法國人也迎風趕上,這些精靈被他們用在小說中來代替希臘羅馬大篇幅的神話。吟遊詩人更加偏愛氣精,人們對它熟悉到甚至將它和仙女混同了。而在人們心目中仙女的地位可以說是年代久遠了。由於羅森克魯茲教派還能給人們帶來這些好處,每個熱愛文學的人都樂意有這樣一個教派存在,無論它的教義是多麼荒唐。
伯利
在邁克爾·梅爾正向世人宣稱羅森克魯茲教派這樣一個團體的存在時,在意大利出現了一個日後必然會成為這個友會裏最輝煌的人物。約瑟夫·弗朗西斯·伯利簡直是煉金狂之中最完美、最成功的天才騙子。有些權威人士指出,他在1616年,還有一種說法是在1627年,生於米蘭。他的父親伯蘭達·伯利先生是個醫生。約瑟夫16歲就被送到羅馬耶穌學院學習。在這所學校,他以超凡的記憶力聞名全校。他毫不費力就能掌握任何東西,就算是大篇幅巨著,他也能過目不忘。他可以學會一切深奧的知識。令人惋惜的是,他的放縱、墮落和愛搗亂的惡習毀掉了他的大部分天資。
他連續被各種麻煩糾纏著。不斷有校領導、羅馬警方來找他,他的壞名聲可以遺臭萬年了。在朋友的幫助下,他開始在羅馬行醫,竟然能夠在教皇家裏謀得一個職位。他忽然開始醉心於煉金術,並打算專心研究點金石。他的這個嗜好外加其他太多糟糕的愛好最終使他一貧如洗。他從事的研究跟享樂一樣耗費錢財,它們都能將他的身體和名譽毀掉。他在37歲時終於發現靠行醫是無法維持他那奢侈的生活的,於是就開始另尋出路。他在1653年成為羅馬法官、因斯布魯克大公的代理人、米洛哥裏侯爵的私人秘書。在這個職位上他又混了兩年,他的生活仍然和以前一樣放蕩,總和賭徒、浪子、蕩婦混在一起,而且還糾纏在許多不體麵的街頭鬥毆事件之中,反而和那些想善待他的庇護人漸行漸遠了。
然而,似乎是突然之間,他的行為又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個放蕩的無賴忽然假裝成一副哲人的沉靜樣子。形跡惡劣的他決心要改邪歸正,從今以後重新做人,朋友們對於他的變化相當高興。伯利模糊地講這是超能力,他裝做自己曾經跟善良的神談話時,神仙們將一些自然和上帝的秘密告訴了他,他還說他已經擁有了點金石。他和之前的雅科伯·博曼一樣將哲學術語和宗教問題混淆了,還竭盡全力宣稱自己又創立了一個新的教派。這種行為在羅馬,特別是在教會的宮殿中是相當危險的。伯利倒是很明智地意識到了這些,他及時從聖安格魯堡的地牢逃了出來,來到因斯布魯克住了1年,之後又回到了他的出生地——米蘭。
他的名聲在那時早已人盡皆知了,很多人願意將自己的財產放到他的名下,所有打算加入這個教派的人都發誓會和友會同甘共苦,共渡困境,會為了友會的整體利益而舍掉自己的財產。伯利對他們說,大天使邁克爾給了他一把劍柄上刻著7位天神名字的神劍。隻要是不肯加入他新教會的人都會被羅馬教皇的軍隊摧毀掉,上帝要他來做領袖。願意跟隨他的人就會將所有快樂賜給他們,他不久就會發現點金石而完美地結束他的化學研究。因此,他們也將擁有無數的黃金,無窮無盡。眾天使都會幫助他的,特別是大天使邁克爾。當他像神靈一樣走路時,他就能看見夜的幻景,聽見天使向他承諾說他將會是一個先知。他見到作為標誌的一棵棕櫚樹,天堂的光芒圍繞樹的四周。隻要一呼喚,天使們就會過來告訴他宇宙的秘密。氣精和小精靈們都聽命於他,這些小精靈和氣精從各處趕來服侍他和他所崇拜的那些神靈們。在伯利不斷地重複這種故事的作用下,很快就發現自己已經擁有了大批的追隨者。由於他在本書中是以一個煉金術士出現而不是一個宗教背叛者,所以就不必重複他對羅馬教皇這些當權者的憎恨了,他們與他的哲學主張一樣荒謬透頂。看著自己的追隨者數量不斷擴大,他好像逐漸產生出一種某天要成為新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約570—632年):阿拉伯先知,伊斯蘭教創始人。——譯者注的念頭。他要在他的誕生地米蘭創立一個君主政府和宗教教派,他來做他們的國王和先知。在1658年他曾計劃將米蘭城所有的守衛都抓起來,然後正式宣布自己是米蘭的君主。正當他覺得時機成熟要開始實施時,計劃被泄露了,有20名他的追隨者都被捕了。他本人費了很大力氣逃脫羅馬教皇的魔掌,來到中立區瑞士。
接下來就是對他的追隨者進行審判。所有這些人都被判處監禁,時間都不一樣。雖然伯利缺席了,但對他的審判依然進行,而且持續了兩年多的時間。他們在1661年以異教徒和巫師的罪名將他判處死刑,就在羅馬將他的模擬像燒毀了。
當時,伯利卻在瑞士過著自在的日子,在宗教法庭對他訴訟程序的謾罵攻擊之中悠然自得地陶醉著。後來他到斯特拉斯堡之後,打算在那裏的小鎮上居住下來。他作為一個因宗教觀點不同而遭迫害的偉大的煉金術士,受到了那裏人十分真誠的款待。然而,他覺得這個狹小的鎮子無法讓他的才能得到施展,於是,就在這一年,他又去十分富庶的阿姆斯特丹城隱居了。他在那裏租下了一幢豪華公寓,招募了一群隨從,奢侈的程度令當地首富都比不上。他還用上了“閣下”的頭銜。他到底從哪裏弄到錢過上這種奢侈的生活一直是個謎。對此,煉金術士們提出了各種推測。頭腦還算明智的人會認為這些錢是通過某種旁門左道弄來的。有人會想到,他在米蘭的那些門徒裏有很多富有的人,他們為了符合教義規定,就將他們的世俗錢財送給了他們的創立者。無論如何,錢是在他那裏。在荷蘭,伯利大手大腳地揮霍錢財,人們都佩服和崇拜他。他還治愈了幾個病人,這讓他名聲大振,被人吹捧為“奇人”。他接著專心研究他的煉金術,每天都盼望著有一天能把低等金屬變成黃閃閃的金子。他一直都沒有放棄過這個夢想,即使在最窮困的時候,他依然揮金如土。但是他不可能一輩子都依賴從意大利帶回的那些錢過這種日子。雖然點金石能在明天給予他一切需要,可是在今天它卻不能帶來一點必需品。過幾個月後,他被迫縮減開支,不再用大房子、鍍金馬車、昂貴的好馬、穿特製衣服的仆人以及各種奢華享受。然而伴隨這一切輝煌的漸漸消去,他的名聲也逐漸衰落了。當他走著去幫人看病而不是像從前以“閣下”的名義駕著6匹馬拉的馬車來到窮人門前時,他的醫術也不再神奇了,他從一個“奇人”淪落為一介草民。朋友對他冷眼相待,而那些原本虔誠奉迎他的人們也拿著香燭去其他的神龕燒香了。伯利覺得自己真是應該另謀高就了。就這樣他開始到處借錢,並從一個叫德·米爾的商人那裏成功地籌集到了20萬弗羅林。據他所說,他是要用這些錢來尋找生命水的。他還找到了6顆帶斑點的昂貴鑽石,而且承諾能將上麵的瑕疵去掉而一點兒也不會減少它的重量。他拿著騙來的戰利品連夜逃到漢堡。
伯利在別人的引薦下見到了瑞典前女王,著名的克裏斯蒂娜克裏斯蒂娜:瑞典女王,生於1626年12月8日。——譯者注。剛到那裏,他就專門去找她。他懇請她做他的庇護人,然後他會專心尋找點金石。她給了他很大的鼓勵,可是伯利害怕阿姆斯特丹的商人們會和漢堡有關聯,一旦他待在漢堡,他們有可能將他的罪行揭發。在惶恐中他又動身趕到了哥本哈根,要求丹麥國王弗雷德裏克三世弗雷德裏克三世(Frederik3,1609年3月18日—1670年2月9日):是丹麥及挪威國王,在丹麥實行君主專製。——譯者注的保護。
弗雷德裏克對煉金術的信仰十分堅定。由於缺少金錢,他很快就相信了這個能說會道的投機家的計劃,而且對他的操作過程十分感興趣,還給他提供各種實驗工具。弗雷德裏克國王盼望著他每月都能得到足以買下秘魯的錢財。雖然有些失望,他依然耐心接受了伯利的各種借口,而伯利似乎在每次失敗之後都能為自己找到托詞。他很快討得了國王的喜歡,而朝廷大臣們由於忌妒對他的各種攻擊國王都替他抵擋了。那些大臣們眼睜睜地看著國王中了這個江湖騙子的計,每個都氣憤不已。伯利想方設法不辜負國王的好意。幸好他懂點醫術,這時候可起了大作用,常常替他挽回麵子。就這樣,他在弗雷德裏克的宮廷裏待了6年的時間,可是好景不長,1670年國王去世了,他也從此失去了庇護。
在哥本哈根,伯利的敵人比朋友多得多,再加上對新任國王不敢抱任何希望,於是,他又去尋找其他避難所了。他先是來到薩克森,不僅沒有得到一點鼓勵,反而遭遇了來自宗教法庭的許多危險。因此,他隻在那裏停留了個把月。他推斷出在全部認可羅馬教皇的國家他都會遭到迫害,他便毅然決定去土耳其,去做穆斯林的信徒。就在他剛到匈牙利邊界,在前往君士坦丁堡的路上,他被指控涉嫌那達斯迪和弗蘭格帕尼伯爵謀殺案被逮捕。他報出自己的真實姓名和職業,然而他無論怎樣申辯都無濟於事。他被扣押進監獄,皇帝列奧波接到了怎樣處理他的信,他開始走黴運了。國王剛拿到信時正好趕上教皇使節和陛下在密室中議事,教皇使節一聽到約瑟夫·弗朗西斯·伯利的名字立即就定了他的罪,當然他的罪名自然是按律法執行的。在一隊士兵的監禁下,伯利被五花大綁押到了羅馬宗教法庭的監獄。他的確是個大騙子。隻要能保全性命,他就可以當眾宣布不再堅持他的異端邪說,因此對方剛一這樣提議,他趕緊就接受了。於是,處罰改成了較輕的終身監禁。伯利終究是逃脫了劊子手的處罰。1672年10月27日,他在羅馬當眾認罪。他被轉移到了聖安格羅城堡監獄,在那裏待了23年才去世。據說,他在晚年得到了很多特權:如在獄中有專門的實驗室研究點金石來打發寂寞的時光。克裏斯蒂娜女皇住在羅馬時曾經常常來拜訪他,跟他探討化學和羅森克魯茲派的教義。她甚至幫他征得特權從監獄帶他到她的宮殿小住了一兩天,她親自負責再將他押送回來。她還鼓勵他找出那個煉金術士們不斷探尋的大秘密,並因此在經濟上資助他。能夠推斷出,這個老朋友給了伯利不少好處,而克裏斯蒂娜僅得到了一點經驗。就是這一點也不能確定,因為就在克裏斯蒂娜臨死前也依然堅信能夠發現點金石,而且隨時準備資助那些瘋狂的冒險家們或是聲稱做這行的無賴們。
在監禁11年後,伯利在科隆出了一本小冊子,名為《打開騎士約瑟夫·弗朗西科·伯利箱子的鑰匙》。書中包含幾封有關化學和其他學科的奇信,由他自己撰寫並附上了他的生活回憶錄。這本書論述了一整套有關羅森克魯茲派的哲學,這為德·維拉斯(DE villas)神父寫作生動有趣的《德·格巴利斯伯爵》這本書提供了素材,並在17世紀末被廣為關注。
在聖安格羅監獄,伯利一直苟活到1695年,於80歲時去世。關於他一生的著作,其中《箱子鑰匙》這本書是他於1666年在哥本哈根指導弗雷德裏克三世時創作的,除此之外,他還出版了一本名為《羅穆拉斯羅穆拉斯是傳說中古羅馬的建國者。——譯者注對羅馬人的使命》的書,是關於煉金術和秘密學科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