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白》reference_book_ids\":[7070317133644696606]}],\"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1,\"start_container_index\":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6},\"quote_content\":\"《麥克白》reference_book_ids\":[7070317133644696606]}]},\"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傳來清晰的敲門聲……咚!

咚咚!咚!

……是誰在敲,是那

比爾澤巴布嗎?……

是誰在敲,難道是幽靈?咚!

咚咚!咚咚!——

怎麼總沒個停?

——莎士比亞《麥克白》

《麥克白》(Macbeth):是莎士比亞最短的悲劇,也是他最受歡迎的作品。這部作品經常在世界各地的專業和社區劇院上演。——譯者注》

有誰既沒見過也不曾聽說過這樣的宅子——這裏終年門窗緊閉,沒人居住,一天比一天破敗,屋裏到處都是灰塵,看上去陰森恐怖。尤其是在午夜裏,經常會從房裏傳出奇怪的聲音——有的像似有似無的敲門聲,有的像嘩啦啦地拽動鏈條的聲音,有的又像是煩躁的鬼魂呻吟聲——人們認為晚上在這房子旁經過也是危險的。這樣的房子一年到頭也沒人居住,即使倒貼錢,也沒有人敢在這兒住下。現如今不僅在英國有上百所這種鬼屋,在法國、德國,幾乎歐洲所有的國家都有上百間。在無形中這些宅子被打上了恐怖的印記——它們被認為是魔鬼和邪惡的幽靈們的藏身之處。膽小的人們會遠遠地避開它,而虔敬的信徒們經過這鬼屋時就會一邊祝福自己,一邊尋求上帝的保護。在倫敦,像這種宅子就有很多。如果有人自負地認為人類不斷增長的智力已經足以對付這些迷信,那麼隻要他願意花時間去找一找這些鬼屋,並數一數它們,他就會明白要想根除這古老的迷信,人類的智慧還有待大大地提高。

這種相信有鬼屋存在的思想,是巫術時代留下的殘餘。鬼屋會受到人們的特別關注,是因為它相對來說對人是沒有害處的,也沒到那種能使大眾都變得荒唐起來的瘋狂程度。我們在上文中早就已經用很長的篇幅詳細地講述過那些發源於巫術崇拜的其他觀念了,然而它並不像那些觀念,因為玩弄這種把戲的人並沒有像以往那樣被燒死或是絞死,隻有少數的幾個人蹲了監獄。

很多房子僅僅是因為它自身有一些很難被人察覺的特點而被人誤以為是在鬧鬼,而由於膽小之人輕信了這種說話,於是便遠遠地躲開它,其實隻要有個頭腦聰慧的人去揭開疑團就可以打消人們的恐懼心理了。在愛克斯·拉·查普就有這麼一間大宅子,不管白天黑夜,裏麵總會傳出一些神秘的敲擊聲,所以一直有5年的時間沒人敢在裏麵住,那裏看上去很荒涼。沒人能解釋那聲音是從哪裏來的,因此旁邊的鄰居感到越來越害怕,最後竟然相繼放棄了自己的房子,把家搬到城裏其他地方去了,他們覺得那樣就可以不再受到魔鬼的影響。這所宅子由於很久都沒人看管,慢慢地變得破敗不堪,裏麵光線昏暗,一片狼藉,整幢房子看上去簡直慘不忍睹,這讓它看上去更像個鬼宅了。太陽下山後幾乎沒人敢從這兒經過。人們說他們聽見那敲門聲是從樓上的某間屋子裏傳出來的,聲音不是很大,可是經常響起。街坊裏流傳常聽見地窖裏有人的呻吟聲,還有人說曾在午夜鍾聲剛過後看見燈火在住戶的窗外飄過來蕩過去,有人還說有身穿白衣的幽靈們在窗外咯咯地笑著,互相嘀咕著,鬧個不停,但這些說法都經不起推敲。可是不管怎樣,那奇怪的敲擊聲卻依然不停地出現,房主曾經幾次下決心要查出事情的真相,可是都沒有成功。他們請來牧師給所有房間撒上聖水,用適當的方式命令魔鬼離開這宅子搬到紅海去,但是不管牧師怎麼做法事,敲擊的聲音還是天天都響著。最後,由於人們在無意中發現了敲擊聲的起因,鄰裏間才終於恢複了昔日的平靜。事情其實是這樣的:由於宅子原有的主人再也受不了那可惡的聲音,隻好以極低的價錢賣掉了它,賠了一大筆錢。有一天,房子的新主人站在二樓的房間裏,突然聽見房門撞擊門檻發出了相當大的聲音,然後門也被打開了大約兩英尺。他靜靜地站在那,盯著那門看。又過了1分鍾,這種情況又發生了兩次。於是,他仔細地檢查了一下房門,就明白了一切。由於門閂壞了,所以門關不緊,就隻能繞著門底下的折葉轉動。正對著門有一扇窗戶,正巧窗上邊的一塊玻璃壞了。當風從某個角度吹進來時,強大的氣流就會把門關上,而因為沒有門閂,所以門又被彈開了。如果再有一陣氣流吹進來,門就又會被關上而後又被彈開。新房主發現這個情況後趕忙找了個玻璃工將那塊玻璃安上了。從此以後,那神秘的聲音就永遠地停止了。經過一番重新塗泥和刷漆後,老房子又恢複了原來的好聲名。然而,由於兩三年前人們就知道這間房子“鬧鬼”,就算是真相大白了,許多人如果有別的路可走,還是會遠遠躲開這所房子。

沃特·斯科特(Walter Scott)爵士曾在他的《關於魔法和巫術的信箋》這篇文章中講述過與這件案子相似的故事。男主人公是個世家子弟,口碑很好,而且在政界相當有名氣。就在他剛剛繼承了爵位和財產後,他發現公邸裏的仆人中流傳說晚上總是會聽到一些奇怪的聲音。這位紳士就下決心親自找出事情的真相,並和一個老家人一起來尋找聲音的來源,而這老家人也和其他人一樣說過關於老主人死後就開始了奇怪的敲打聲之類的話。他們兩人監視著整個宅邸,終於聽到了響動,最後一直隨著聲音找到了一個存放著全家各種食品的小貯藏室。老家人恰好有這個貯藏室的鑰匙,可是當他們打開門進了貯藏室後發現那個帶他們進來的聲音消失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他們才再次聽到了那聲音,可是它聽上去卻又比在外邊遠處聽時小得多,這種狀況不由得使他們開始浮想聯翩。後來,兩人竟毫不費力地發現了問題的關鍵所在:原來這奇怪的聲音是一隻被關在一個舊式鼠籠裏的耗子企圖逃脫鼠籠造成的,它能在籠子裏掙紮著把關它的籠門舉到一定的高度,然後在毫無辦法時隻好又放下來。就是這個鼠籠的門“啪”的合上的聲音在宅院裏造成了回響,才引起了人們神秘的流言。要不是主人的這一番調查,這些流言肯定會給這幢房子帶來不好的名聲,從而再沒有人敢在這裏繼續居住下去。後來,這位紳士又親口將這件事告訴了沃特·斯科特爵士。

但總的來說,由這種意外的緣故而不幸得到惡名的房屋要少得多,但是大多數的“鬼屋”之所以得到如此“優雅”的稱號都應該“感激”那些活人的流氓詐騙行徑。國王路易曾經就被6個修士狡猾地愚弄過。路易這個人很虔敬,正因為這樣他在本國的曆史上留下了“聖人”的美名。洛斯王聽說他的神父十分熱情地稱譽聖布魯諾修道院的修士們善良博學的品行,就想到原來在巴黎附近有這麼一群好修士。修道院主教貝納德·德·拉·特爾將6個弟兄送到了國王身邊,國王把他們安排在常特立村的一所美觀的房子裏。這裏有一座法佛特古行宮,它是羅伯特王建造的一處皇家宅邸,已經很多年無人居住了。巧的是,它剛好就在教士們房子的附近,他們可以從窗裏看見這所漂亮的宮殿。可敬的修士們認為這宮殿正好適合他們來住,但他們認為自己是謙謙之士,若是直截了當地向國王索要就顯得太難為情了。修士們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終於想出了個好辦法。以前從來沒人責難過法佛特宮的名聲,可不知怎麼的,自從這6位修士搬到這裏後它就馬上變得臭名昭著起來。在晚上,人們常常會聽到宮裏發出一些恐怖的尖叫聲,而且還能從窗外突然瞥見紅、綠、藍各種顏色的微弱閃光,但馬上又突然消失了。人們不僅會聽見鏈條鋃鐺的響聲而且還伴著飽含極大痛苦之人的哀號聲,這些古怪的現象一直持續了好幾個月,把附近村莊的人們都嚇壞了。所有的這些現象經過道聽途說者的添油加醋,這些流言蜚語一直傳到了巴黎,可把那虔誠的國王路易嚇了一跳。甚至到後來宮裏竟然出現了一個垂著長長的白胡子,有著蛇一樣尾巴,全身青綠的幽靈,它總會在午夜時從宮裏的主窗後現身,不但可怕地號叫著,還向附近的人們張牙舞爪。這時,常特立村的修士們也適時地聽說了這些流言,並憤慨地說:這幽靈竟然如此膽大包天,膽敢在他們的眼皮底下作亂!6人向國王派來負責調查此事的官員暗示說,隻要讓他們住在這座宮殿裏,裏麵的幽靈很快就能被趕走。國王也被他們的虔誠深深地打動了,很感激他們竟然那樣無私。這6名修士很厲害,立即開始驅魔,很快就成功了,而且他們的功績還被載入皇家大事記,而法佛特宮就變成了聖布魯諾修道院這些教士們的財產。這件事情發生在1259年,從此以後這宮殿裏所有的古怪騷擾馬上就停止了,那些古怪的亮光也消失了。修士們是這樣說的,那個綠色的魔頭已經被他們永遠地鎮在紅海滾滾的波濤之下了。

就在1580年,一個叫吉爾斯·布萊克(Giles black)的人在佗思城的城郊租了間房子,可是他後來覺得房東彼得·皮開特訂的房租太高,他又後悔了,所以就下決心勸房東來解除租約。但彼得對他的房客和租約都很滿意,根本不想做出任何讓步。這件事過去後不久,關於吉爾斯·布萊克的房子鬧鬼的流言就在佗思城裏傳遍了。吉爾斯自己也說他能肯定法國所有的女巫和魔鬼都聚集在了他的房子裏,那簡直成了它們的大本營。由於這些惡魔時常會弄出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音,使得他難以入睡。它們一邊敲牆,一邊在煙囪裏奇怪地號叫著,還將窗玻璃打碎,將廚房裏的瓶瓶罐罐摔碎弄得到處都是,還使他的桌子椅子一晚上不停地跳舞。後來在他這所房子周圍聚集了成群的人,都是來聽這些不可思議的聲音的。就在這時,牆上的磚頭突然自己掉下來,砸到街上那些早上出來前沒有念主禱文之人的腦袋上。很長一段時間這樣的怪事都在上演著,而吉爾斯·布萊克隻好向佗思本地法庭抱怨這所房子的怪異。於是,彼得·皮開特被法庭傳喚,法官質問他為什麼還不解除租約。可憐的彼得又能說什麼呢?法庭一致通過,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租約是不能成立的,就這樣解除了吉爾斯的租約,還宣判倒黴的房東來付一切訴訟費。可是彼得不服,就向巴黎的議會上訴。就這樣,議會經過很長時間的調查,最終確定租約成立。“佗思法庭並不是因為缺乏充分而令人信服的理由來證明房子被惡魔擾亂,”議會法官說,“而是因為其在審判此案中以非正式的理由判定此案,所以此判決無效。”

1595年的波爾多議會也審理過和這類似的一樁案子,也是關於該市一間嚴重鬧鬼的屋子的。為了調查情況是否屬實,議會指派了一批牧師去那裏,而他們竟然報告議會說這房子肯定鬧鬼。就因為這些,議會下令解除了這房子的租約,而且也因此免除了房客的一切房租和賦稅。

在這些鬧鬼房屋的故事中,最奇特的一個算是發生在伍德斯托克(Woodstock palace)宮裏。事情發生在1649年,一批長期議會的革命者從倫敦被派遣去占領伍德斯托克宮,還把那個宮裏所有帶皇家標誌的東西都破壞了。但他們也遇到了麻煩,有個保皇黨人裝神弄鬼地搞惡作劇,使得宮裏大亂,那些委員們的膽子都被嚇破了,將他們擾得不得安生,就這樣徹底把他們驅逐出了伍德斯托克宮。這些革命者們原本就什麼都不怕,自從1649年10月13號這座已故國王的別墅被他們占領以來,便開始為所欲為。他們把美麗的臥室和更衣室改成了做飯和洗碗的地方,議事廳也被改成了釀造間,將柴火堆滿了餐廳,除此之外,他們還將宮中的皇家象征大肆破壞,他們使出渾身解數把所有能讓人想起與查理·斯圖亞特查理·斯圖亞特:查理·愛德華·斯圖亞特(Charles Edward Stuart),全名為查理·愛德華·路易斯·約翰·卡西米爾·西爾維斯特·馬裏亞·斯圖亞特(Charles Edward Louis John Casimir Silvester Maria Stuart),又稱小王子查理(Bonnie Prince Charlie)或小王位覬覦者(The Young Pretender)(1720年12月31日-1788年1月31日),老王位覬覦者詹姆斯的長子,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二世之孫。又理解為斯圖亞特王朝(英語:The House of Stuart\/蓋爾語:Siol Na Stiubhartaich),初名為斯迪瓦特王朝(House of Stewart),是1371年至1714年間統治蘇格蘭和1603年至1714年間統治英格蘭和愛爾蘭的王朝。——譯者注這個名字或其王權相關的東西汙辱一番。有一個叫吉爾斯·夏普的教士是和他們一起來的,他滿懷熱情地和他們一起大搞破壞。他還協助那些革命者將一棵高大的老樹連根拔除了,就是因為它叫“國王的橡樹”。不僅如此,他還把拔樹產生的碎木扔給委員們做飯生火,因此贏得了這些人的喜歡和信賴。最開始的兩天,他們聽到宮裏有些奇怪的響動但並沒在意。然而就在第3天,他們覺得有什麼東西在搗鬼,因為他們隱隱約約聽到床底下有隻奇異的狗在咬他們的睡衣。又過了一天,屋裏的桌子、椅子都好像自己跳起了舞。第5天上午,臥室裏好像有什麼東西在上躥下跳,還“啪”的一聲從衣帽間跑進來一隻長柄暖床炭爐,聲音很大,革命黨們覺得耳朵裏像有5個教堂的鍾在鳴響一樣。第6天,餐廳裏的盤子碟子滿天飛,也不知道是誰在扔。再過了一天,又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將幾根圓木扔進了臥房,砸在了委員們柔軟舒適的枕頭上。然而第8天,第9天,連著兩個晚上,突然所有的混亂和騷動都停了下來。可是好景不長,等到第10天晚上,煙囪上的磚頭紛紛飛到了地板上,有的在地上轉圈打旋,有的圍著革命黨們的頭跳舞,整整折騰了一晚上。而第11天,他們的褲子被魔鬼抓跑了,第12天他們的床裏又被塞滿了白蠟盤子,也沒法上床睡覺了。第13天晚上,整個宮裏的玻璃莫名其妙“嘩啦嘩啦”都碎了,遍地都是玻璃碎渣。第14天,忽然“轟”的一聲響,就像40門炮一齊開火一樣,從頭上落下一陣卵石“雨”,這些委員們被砸得哇哇亂叫,他們極度恐慌,每個人都哭叫著要別人幫他一把。

開始時,他們打算祈禱神的力量來驅除魔鬼,但是毫無效果。於是他們轉念一想是不是該離開這兒把這鬼地方留給妖怪們去折騰。然而,他們最後還是決定再試著住一段時間。他們向諸神懺悔過後就勉強上床睡了。當天晚上倒是睡得挺踏實,但這其實隻是耍弄他們的人為了給他們製造一個“安全”的錯覺所玩的把戲罷了。第2天晚上,依然沒什麼異樣。這些人就開始吹噓說妖怪已經被趕跑了,便開始準備在這裏過冬。在經曆了後麵的情況後,他們才明白原來這些征兆正預示著魔鬼在醞釀著新一輪的騷動。就在11月1日,他們又聽見更衣室傳來沉重而莊嚴的腳步聲,像是有人在來回走動。後來不知怎麼的,突然一陣磚頭、石塊、泥灰、玻璃碴朝他們的腦袋上砸來。第2天,更衣室裏又傳出了腳步聲,聽起來就像一隻巨大的狗熊在踏著步子。過了一刻鍾,腳步聲停了;卻突然有隻暖床炭爐被扔在了桌子上,緊接著一把石子和一副馬下頜骨又被撒了進來。有幾個膽大的人抓起佩劍和手槍,勇敢地衝進更衣室,卻發現裏麵什麼也沒有。他們嚇得晚上都不敢睡覺,把所有房間都生起了火,還點了許多蠟燭和油燈。他們認為:魔鬼喜歡黑暗,所以才點了這麼多燈,它應該不會再來騷擾了。可他們想錯了,煙囪裏倒了幾桶水將火堆澆滅了,而蠟燭也被一陣風吹滅了,他們完全不知所措了。當一些仆人正在想方設法地讓自己入睡時,突然不知誰潑了他們一身又髒又臭的泔水,把他們嚇得從床上跳起來,還不住地在嘴裏小聲祈禱著“上帝保佑”。仆人們跑去將他們的遭遇告訴了委員們,還給他們看了那沾滿了綠色髒東西的亞麻布床單和當時不知是被誰敲得又紅又腫的手指關節。正當他們在驚慌地討論這些的時候,突然一陣極其猛烈的雷聲把他們都給鎮住了,那聲音聽起來就像是整個兵火庫的炮一齊開火一樣。他們都趕緊跪倒在地,祈求萬能上帝的保護。在場所有人都趴在了地上,忽然一個委員強作鎮定地站了起來,以上帝的名義問,是誰在折騰他們,他們究竟做錯了什麼,會得到這樣的懲罰。他們等待著,卻沒有聽到回答,但是那些折磨人的聲音都停下來了。最後委員們隻好抱怨說:“妖怪又回到了宮裏,而且還帶來了7個比它自己還要壞的夥伴。”他們摸著黑又點了支蠟燭放在兩個臥室中間的走廊裏,以便兩間房都能被照到。但蠟燭很快又被吹滅了,他們中有個人聲稱“看見一個馬蹄般的東西把蠟燭連同燭架一塊踢到他睡的房子裏,然後打3個噴嚏吹滅了燭火”。正說著,他就想去拔佩劍。可還沒等他從劍鞘裏拔出劍,就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抓住了。他和那股不知從何而來的莫名力量僵持了一會兒,結果非但劍被奪走了,自己還被劍柄狠狠地頂了一下,差點沒痛暈過去。這時候,那些魔鬼們活動的聲音又傳了過來,委員們聽見了都不約而同地退回臥室,又是祈禱,又是唱聖歌,終於將這難耐的一夜熬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