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商業談判的道與術(1)(1 / 3)

沒有一個人可以贏到底,也沒有一個人會輸到底,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有效存在。第一個我們把它叫做商量,也就等於西方人的談判。第二個,西方人跟東方人對談判的理解還是有點差別的。比如東方人是先喝酒再談判,西方人是先談判再喝酒。東方人比較重麵子,西方人比較重裏子。東方人談判的哲學其實就是,隻有照顧了對方的麵子,我們才有機會拿到自己的裏子。談判希望得到的結果當然是兩個人都贏,也就是雙贏。雙贏就等於獲得最大的勝利。而勝利的意思就是讓對方獲勝,讓己方獲利,這一點很重要。對方獲勝了,就會感覺到自己賺到了麵子;己方獲利了,也就真的拿到了裏子。

除此之外還要弄清楚為什麼談判?我們鼓勵大家在有人談的情況下,最好是能談就談,能多談就多談。理由很簡單,因為經由談判所獲得的每一分錢都是淨利潤。比如某房的房價開價是1000萬元,最後如果經過談判你能夠以950萬元的價格買下它,那麼省下來的50萬元就是淨利潤。而如果是公司營業額的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因為公司一般至少要達到500萬元的營業額,並且在能夠賺到10%利潤的情況下才能得到50萬元的淨利潤。假設賣一件東西是1萬元,5000件東西的話就代表需要去找5000個人,並想辦法賣給每個人這1萬元的東西。這5000個人裏麵最後有500個人願意買的話,可以得到500萬元的營業額,那麼到年底的時候才能掙到50萬元的淨利潤。所以經由談判所獲得的每一分錢都是淨利潤,直接經由談判就能賺到50萬元還是找5000個人賣出東西賺50萬元的過程遠,不用說大家肯定都很清楚。

一、談判中如何討價還價

1.不要首先開價

兩個人談判,要不要首先開價?答案是,無論如何都不要成為第一個開價的人。因為你首先開價就意味著你比較容易被對方抓到你想要的價格空間。假設你出去買東西,對賣主阿姨說:“這個東西不錯啊,你看多少錢能賣?”那個阿姨說:“你喜歡比較重要,你說能給多少錢吧?”你說:“不,阿姨,你就說多少錢能賣吧?”阿姨說:“不,還是你說多少錢吧?”你們兩個人都不願首先開價。那麼萬一開價的話,是開高價還是低價呢?這要看你是買方還是賣方。是賣方的話一定要想辦法開出最高價,是買方的話就要想辦法開出最低價。那麼多高才叫高呢?比天高都不高。那麼多低才叫低呢?比地獄低都不低,隻要你敢開,就有一個討論的空間。

2.絕不接受對方的起始條件

在對方先開價的情況下,要不要接受對方的首次開價呢?絕不接受。因為雙方都很清楚,對方的首次開價可能隻是一個試探價,對方出價如果你真的要接的話,那你就是傻子。

為什麼要這麼說?因為一旦你接受了對方首次開的價,對方腦袋裏麵馬上就會有兩個念頭出現,第一個念頭:“這家夥真笨。”第二個念頭:“早知道這樣就開高一點,吃死他。”所以你怎麼可以讓對方腦袋裏麵出現那種嘲笑你的念頭呢?

3.要求必須高於預期目標

(1)為自己爭取談判的空間。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說,談判桌上的成效取決於你一開始就能提出誇張的要求。這件事很重要,就是更高或更低的要素,這樣雙方討論的空間就會變大一點,有了足夠的空間可以權衡得失,衡量進退。所以把你的價格範圍拉大,增加你的談判空間。

(2)說不定對手就真的接受了。對於首先開價的你來說,開高價是首先要做到的,有時候搞不好對方真的會接受你的首次開價,因為每個人接受事情的理由不太一樣。舉個例子,有一棟房子,假設是觀瀾湖的別墅,市場價是1000萬元,經過調查你知道這一地區的房價最低全部都是1000萬元。有一天,一個老板在別墅的門口掛了一個要出售的牌子,開價隻有700萬元。你明知道買到這個房子之後立刻就能賺300萬元,可是你秉承剛才的原則,絕不接受對方的起始條件,於是你跟對方說600萬元,結果對方真的就接受了。有沒有這個可能呢?有。因為每個人之所以接受都是有各種理由的。這個老板需要一筆5000萬元的現款去接續另一個投資項目,這個項目投入5000萬元3年之內就可以賺到5億元,而現在他手上隻有4500萬元。對這個老板來說,不管任何方法隻要能夠補足5000萬元,就等於可以掙到了5億元,這時候他還會在意這個損失嗎?不會。所以很多時候往往是我們替對方想得太多,但並不是對方真實的情況,所以對方也就有可能接受。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大膽地要求看看呢?我們前麵所講的銷售問題也是這樣,當你開口要求對方的時候,結果隻有兩個可能,一個叫做YES,一個叫做NO,那麼至少可以去試一下。

(3)提升你的產品或服務在對手眼中的價值。作為賣方為什麼要價格開高一點呢?因為這樣可以增加你的產品和服務在對手眼中的價值。有的時候就是這麼奇怪,一件東西如果賣得很便宜,對方可能還不敢要,有時候開價高了對方反而覺得這是個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