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團隊激勵的11種方法1(2 / 3)

李科長不明白,但其實問題就出在他總是拒絕參加下屬的那些活動上。首先,他沒有明確地表示應該去和很想去。其次,也沒有提出充分的理由說明他為何不能去。他隻說不會跳舞,這顯然是個借口。要知道,下屬讓你參加一次“活動”,並不一定要你跳舞,更沒有要求你會跳舞。“不會跳”,可以不跳,或者學著跳,卻不應成為“不去”的理由。所以,下屬們便以為你在擺架子,認為你在強調自己的地位和他們不一樣,不屑與他們同樂。自然,他們也就不會再有和你親近的感覺和願望了。你雖是他們的上級,但他們都對你敬而遠之。

事實上,李科長那個部門的科員後來曾不止一次地搞過活動,但都是瞞著李科長的——也免得他又要找借口。說不定他拒絕參加還意味著壓根兒反對這種活動呢。這就是李科長與他的下屬疏遠的原因。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參加下屬的活動是接近和了解他們的絕好機會,也是聯絡感情的好時機,千萬不要錯過。在酒席上、舞廳裏,你可以聽到許多平時絕對聽不到的話;下一盤棋,跑一次接力,與下屬聯絡感情的作用也可能遠勝於一次談話或家訪。一個與下屬在感情上有隔膜的、對下屬情況又不甚了解的領導,無論如何是不會真正有威信的。至多,也是有威無信罷了。

當然,不是說下屬有活動就一定要參加。但你必須把不能去的理由向下屬說明。對於那些不健康的活動,比如說賭博,就要勸阻下屬杜絕這種活動。

還有一點也須注意,領導參加下屬的活動,必須自掏腰包,以表示自己是普通一員。活動中也要放棄指揮的習慣,讓下屬充分發揮。有時候,裝裝“小三子”,會大有好處。

據說某位專職訓練馬拉鬆選手的教練為了照顧選手,不惜將自己每個月的津貼拿出來貼補選手們,不僅如此,他還將自營的工藝店的大部分收入及演講費等,投資在選手身上。

就此看來,與其說他們是師徒關係,不如說是站在同一條線上,為了同一目標而努力的夥伴。在這些選手的心目中,教練不但是他們的夥伴,也是盟友。

情感激勵法的應用

從點滴做起,付出一點感情,注意一些小事情,讓員工們在不經意間感受到管理者對自己的關懷,這是善於激勵員工的管理者的共同特點。

作為管理者,應該多花一些精力去關心一下你的下屬。例如,下屬大病初愈頭一天來辦公室上班,難道領導對他的到來會麵無表情、麻木不仁,不加半句關切詢問,沒有一句問候的話語嗎?

一些小事足可以折射出管理者的品質,員工會通過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去衡量評判領導的為人。小事往往是成就大事的基石,這兩者之間是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管理者要善於處理好這兩方麵的關係,使兩者相得益彰。

其實,隻要時刻抱著關愛員工的信念,你就會發覺,一切都可能是你獲得員工信賴和支持的途徑。

留意節日與員工的生日

節日慶祝與生日禮品不僅僅意味著對員工的關懷,還可以調劑工作氛圍。在傳統節日到來的時候,可以依據節日內容的不同搞一些適當的活動,如春節的紅包、兒童節時送給員工孩子的禮物、中秋節的月餅,等等,將關懷一點一滴地送出。

現代人都習慣祝賀生日,生日這天一般都是家人或知心朋友在一起慶祝。聰明的管理者善於“見縫插針”,使自己成為慶祝的一員。有些管理者慣用此招,每次都能給下屬留下難忘的印象。或許下屬當時體味不出來,而一旦換了領導有了差異,他自然而然地會想到你。

關注員工的健康狀況

對員工健康狀況的關注已不僅僅局限於“醫護室”的設立,很多知名企業為本公司員工聘請專業的健康谘詢公司,其任務就是定期檢查員工的身體及精神健康狀況,為每個員工量身訂製健康計劃,從舉辦健康講座到公司全員的健身計劃。有些企業還與健康中心或當地的健康俱樂部聯係,為員工的個人健身提供便利。

下屬住院時,親自探望

一位普普通通的下屬住院了,他的上司親自去探望時,說:“平時你在的時候感覺不出你做了多少貢獻,現在沒有你在崗上,就感覺工作沒有了頭緒、慌了手腳。安心把病養好吧!”結果,這個下屬感動不已,出院後十分賣力,為他的公司創造出更多的業績。

有的管理者就不重視探望下屬,其實下屬此時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雖然住在醫院裏,卻惦記著領導是否會來看望自己,如果領導不來,對他來講簡直不亞於一次打擊,不免會嘀咕:“平時我幹了好事他隻會沒心沒肺地假裝表揚一番,現在我即使死了他也不會放在心上,真是卸磨殺驢。沒良心的家夥!”

不要忽視工作餐

午餐對於員工來說,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很多員工早上吃早餐匆匆忙忙,晚上可能還要加班,將晚餐時間拖後,所以午餐的營養如何對員工的身體健康來說至關重要。現在很多公司都為員工提供免費的工作午餐,有的公司將午餐外包,有的公司設有專門的配餐部門,但無論是哪些形式,公司領導對午餐的營養搭配、品種選擇都要予以關注。必要的時候,應該請專門的營養師進行營養調配,當然,有個性化的營養攝入指導是再好不過的了。

保證員工的工作安全

強調安全工作是對員工生命的尊重和關心,光在口頭上空談安全的重要性是遠遠不夠的。安全信息必須不折不扣地傳達到一線並設立規章製度並確保執行。一般來講,一線領導對於安全責任製度應予以明確。“人”才是公司最寶貴的財富,當工作效率與安全問題發生衝突時,要堅持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

提供舒適的工作條件

員工選擇工作團隊的時候,工作條件是否舒適是重要的參考因素之一。辦公地點的選擇,辦公環境的布置,上下班班車舒適與否,員工專用停車位的設置等都是員工所要考慮的因素。在公司的某個角落設一個小小的吧台,柔和的燈光下可以看看新近的雜誌,對於員工來講絕對是很大的誘惑。其實大多數的員工對工作都懷有一點小小的虛榮,很多公司在招聘過程中突出工作條件的優越,也是抓住了大家這樣的一個心理。

關心下屬的家庭和生活

家庭幸福和睦,生活寬鬆富裕,無疑是下屬幹好工作的保障。如果下屬家裏出了事情,或者生活很拮據,領導卻視而不見,那麼對下屬再好的讚美也無異於假惺惺。

有一個電子公司,職員和領導大部分都是單身漢或家在外地,就是這些人憑滿腔熱情和辛勤的努力把公司經營得紅紅火火。該公司的領導很高興也很滿意,他們沒有限於滔滔不絕、唾沫橫飛的口頭表揚,而是注意到員工們沒有條件在家吃飯,吃飯很不方便的困難,就自辦了一個小食堂,解決了員工的後顧之憂。

當員工們吃著公司小食堂美味的飯菜時,能不意識到這是領導為他們著想嗎?

避免一切歧視

員工可能來自於四麵八方,個體上存在著差異,而且,對於每個人來講,都有自己的優勢,也都存在著自身的劣勢。作為團隊管理者,要著重強調對於歧視行為的否定,一旦發生,要嚴格予以批評。否則,將會為此付出員工離職的代價。工作中的歧視一般會發生在口音、身高、體重、皮膚、教育背景、居住地區、婚姻狀況、人際關係、口頭語等。不要因為這樣的歧視行為而嚇走或趕走優秀人才,一旦發現這種情況,團隊管理者要立即采取果斷措施來清除歧視,並明確表示給相關人“呐喊”:這樣的歧視是絕對不容許的。

抓住歡迎和送別的機會表達對下屬的關心

調換下屬是常常碰到的事情,粗心的管理者總認為不就是來了個新手或者走個老部下嗎?來去自由。這種思想很不可取。

善於體貼和關心下屬的管理者與口頭上的“巨人”的做法也截然不同。當下屬來報到上班的第一天,口頭上的“巨人”也會過來招呼一下:“小陳,你是北大的高才生,來我們這裏虧待不了你,好好把辦公用具收拾一下!”

而聰明的領導則會悄悄地把新下屬的辦公桌椅和其他用具收拾好,而後才說:“小陳,大家都很歡迎你來和我們同甘共苦,辦公用品都給你準備齊全了,你看看還需要什麼,盡管提出來。”

同樣的歡迎,一個空洞無物,華而不實;另一個卻沒有任何恭維之詞,但管理者的欣賞早已落實在無聲的行動上,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下屬調走時,彼此相處已久,疙疙瘩瘩的事肯定不少,此時用語言表達領導的挽留之情很不到位,也不恰當。而沒走的下屬又都在眼睜睜地看著要走的下屬,心裏不免想著或許自己也有這麼一天,領導是怎樣評價的呢?此時領導者如果高明,不妨做一兩件讓對方滿意的事情以表達惜別之情。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事情的發生並不是偶然的。在人的精神世界,那些最大的波瀾,最響的雷聲,往往是由最細微的行動引起的,這就需要管理者從平常的一點一滴做起,從小處著手,用心去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達到“潤物細無聲”“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如果管理者能夠在許多平凡的時刻,經常用“毛毛細雨”灌溉員工的心靈,用情感激勵員工,他們定會在感動中為企業打拚。

協助員工搞家務

北卡羅來納州的威爾頓·康納包裝公司雇用了一位有經驗的工人,專門協助員工搞家務:粉刷油漆房屋、疏通下水道,甚至加建房間等。所有這些服務項目都隻收材料成本費。

照顧員工的家人

愈來愈多的公司認識到,為員工提供對孩子和老人照顧非常重要。有些先進的公司,例如蘭堪斯特實驗室、賓夕法尼亞製造商和加利福尼亞製鞋商都在廠內設立托兒所。

為員工的孩子們付學費

5年以上的員工的孩子們支付大學學費。公司總裁理查德·弗蘭克說:“如果我們減少了員工對孩子大學學費的擔憂,他們就會更集中精力,生產力也會提高。我們重視員工,這是把他們留住的好辦法。”

飛機取的都是員工孩子的名字

關懷員工的家庭是贏得他們人心的重要方法。聯邦快遞公司曾用員工孩子的名字來命名公司的飛機。當這架飛機舉行命名典禮時,公司讓孩子全家一起參加飛行。

鮮花的力量

50美元的鮮花,其費用由公司支付。

彈性工作製

由於家庭和個人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員工不願意再按照傳統的工作方式進行工作。企業管理者要懂得體貼員工的這種苦衷,除了上述幾種方法外,還可以實行富有彈性的工作製度,滿足員工個人需要,使之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作用。

所謂彈性工作製,就是員工們在確保完成工作任務的前提下,有更多的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和更大的工作靈活性。彈性工作製的好處很多,它可以使員工能夠互相兼顧家庭、工作,並使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服務態度都能得到明顯的改善。

這一做法的好處在於,員工如果得到企業管理者的支持越多,那麼他對企業的忠誠度也就越高,願意為企業付出的也就越多,尤其在優秀人才成為“香餑餑”的今天,懂得體貼員工的苦衷將使員工和企業保持和諧的關係,為員工充分發揮自己才華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成為企業管理者更好的激勵員工的一個有效手段。

要摸清下屬的基本情況

管理者要時常與員工談心,關心他們的生活狀況,對生活較為困難的下屬的個人和家庭情況要心中有數,要隨時了解下屬的情況,要把握下屬後顧之憂的核心所在,以便於對症下藥。

管理者對下屬的關心必須出於一片真心

管理者必須從事業出發,實實在在、誠心誠意,設身處地地為下屬著想,要體貼下屬,關懷下屬,真正地為他們排憂解難。尤其是要把握好幾個重要時機:當重要下屬出差公幹時,要幫助安排好其家屬子女的生活,必要時要指派專人負責聯係,不讓下屬牽掛;當下屬生病時,領導要及時前往探望,要適當減輕其工作負荷,讓下屬及時得到治療;當下屬的家庭遭遇不幸時,領導要代表團隊予以救濟,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緩解不幸造成的損失。

管理者對下屬的幫助也要量力而行,不要開出實現不了的空頭支票

管理者分擔下屬的困難要本著實際的原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幫助可以是精神上的撫慰,也可以是物質上的救助,但要在公司團隊財力所能承擔的範圍內進行。

對於困難比較大的下屬,要盡量發動大家進行集體幫助,必要時可以要求社會伸出援助之手。同時,管理者還要處理好輕重緩急,要依據困難的程度給予照顧,不能“撒胡椒麵”搞平均主義,要多“雪中送炭”,少“錦上添花”。

現代社會工作壓力大,員工流動頻繁。安穩的生活環境和安定的家庭成了員工安心工作的保障。大多數員工的內心中都求安懼變,因此,團隊管理活動必須順應員工的這一心理,領導要讓下屬感到安穩,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幫助下屬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關心下屬,解決下屬的後顧之憂是調動下屬積極性的重要方法。如果你是這樣一位企業管理者,不僅受關心的人會感激不盡,還會感動其他的員工。作為一位企業管理者,自己要對職工關心施愛,這樣做特別有利於自己團隊力量的凝結。

讚美激勵法

在生活的點滴中,每個人在一定的環境下都有讚美、鼓勵他人,抑或自己成為被讚美被鼓勵對象的經曆。讚美,在對方做出某一事情取得成果時我們加以肯定表揚,有再接再厲再創佳績的勉勵的意思;鼓勵,在對方受到挫折不如意時,我們給以支持,給以力量,讓其樹立自信相信自己,以幫助其渡過難關。

南非有一個古老的小村莊叫巴貝姆村,這個村裏保留了一個古老的傳統,那就是當有人犯錯誤或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情的時候,這個村裏的人對他不是批評或指責,而是全村人將他團團圍住,每個人一定要說出一件這個人做過的好事,或者是他的優點。村子裏的每個人都要說,不論男女老幼,也不論時間長短,一直到再也找不出他的一點點優點或一件好事。犯錯的人站在那裏,一開始心裏忐忑不安,或懷有恐懼、內疚,最後被眾人的讚美感動得涕淚交流。眾人那真誠的讚美和誇獎,就如一服良藥,洗滌掉他的壞念頭和壞行為,使他再也不會犯以前犯過的錯誤。讚美是人際關係走向融洽的法寶之一,人人都需要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