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變化的是環境,不變的是信心(1)(1 / 2)

相信集體:團隊在,勝利就在

一個企業的成功不是靠一個人或幾個人能完成的,必須通過全體員工的努力。再有信心的人也必須意識到,團隊效應既可以發揮每個人的最佳效能,又能產生最佳的群體效應。個體永遠存在缺陷,而團隊則可以創造完美。

下文中的法國隊便是“完美團隊”的傑出代表。

在一次世界杯上,當時,巴西隊成為奪冠熱門,被寄予厚望,因為巴西隊的隊伍中擁有大小羅、卡卡、阿德裏亞諾、羅比尼奧等明星球員,堪稱“五星級”陣容。

在奪冠的路途中,巴西隊遭遇了法國隊,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最終的結果是法國隊以一粒點球讓巴西隊止步八強,巴西奪冠夢想再次破滅。

為什麼擁有明星陣容的巴西隊會失敗呢?

在賽前,球王貝利就曾經表示,他對巴西和法國的相遇有不祥的預感。羅西的對這兩隊的評論可以為貝利這種不祥預感加上注腳,羅西的說:“這次他們怎麼看都不像一支強隊,更像一群沒有凝聚在一起的天才球員。”

因為足球從來不是單打獨鬥的項目,集體協作,發揮團隊的效能,才有可能在風雲變幻的世界杯賽場上占據優勢。球星們在比賽中並沒能顯示出“五星級”的實力,核心球員狀態低迷,球員之間各自為戰,整體配合生澀,最終令實力最強、光芒四射的巴西隊與冠軍擦肩而過。而法國隊卻能發揮團結協作的優勢,聚集團隊成員的所有力量,最終獲得了勝利。

全隊擰成一根繩子,發揮團隊的最大力量,這就是法國隊獲勝的秘訣!

美國國務活動家韋伯斯特有一句名言:“人們在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不能做出的事業;智慧、雙手、力量結合在一起幾乎是萬能的。”一個人隻有融入團隊才能生存、成長。放眼一流的工作團隊,他們之所以出類拔萃,無非是他們的成員能相信團隊,拋開自我,一致為整體的目標奉獻心力的結果。

美國生物學家沃森和英國生物物理學家克裏克之間的默契合作一直被科學界傳為佳話。他們之間的合作也是一個相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範例。

1953年3月7日,美國生物學家沃森和英國生物物理學家克裏克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工作,終於將他們想象中的美麗無比的DNA模型搭建成功了。

沃森和克裏克的這個模型正確地反映出了DNA的分子結構。此後,遺傳學的曆史和生物學的曆史都從細胞階段進入了分子階段。

盡管沃森和克裏克是相異的一對,但這並不妨礙他們之間完美的配合,他倆正像DNA鏈中的互補堿基一樣。世界本是一個多樣化的存在,沃森的浪漫思維和克裏克的嚴謹推理恰好形成一個統一體,讓他們共同摘取了科學的桂冠。

DNA結構的發現是科學史上最傳奇的“章節”之一,沃森和克裏克也因此打造了科學合作史上的“完美雙璧”。

他們的性格並不相同,沃森的發散思維獨步天下,經常能有異想天開的創舉,對他來講,沒有思維和科學的框架,天馬行空一樣,根本不按常理出牌;而克裏克正好相反,他以嚴謹的邏輯推理著稱,沒有經過嚴密的推理得出的結論,是不會被他認可的。

但是,他們確實是互補的一對。沃森的突發奇想,經過克裏克的嚴密論證,促成了DNA雙螺旋結構的問世。假設他們分開來研究,沃森隻能終日沉浸在胡思亂想的美夢中,而克裏克恐怕也隻能在前人的理論基礎中苦苦徘徊。

合作的重要性不隻體現在科研領域,在企業的發展中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每一個人,因為性格、學識、閱曆等各方麵的限製,都很難獨立做成一項創造性的工作。

隨著中國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到今天,阿裏巴巴已經擁有500萬中小企業會員,每天的營業額為100萬元。現在阿裏巴巴已經實現每天繳稅100萬元,成長速度驚人。

它的成功秘訣在哪裏?

對此,馬雲有話要說。他認為,成長型企業成功的第一原則就是:確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堅持到底。第二個原則就是:打造一個明星團隊。馬雲坦言,自己最欣賞的就是唐僧師徒團隊。

“唐僧是一個好領導,他知道孫悟空要管緊,所以要會念緊箍咒;豬八戒小毛病多,但不會犯大錯,偶爾批評批評就可以;沙僧則需要經常鼓勵一番。這樣,一個明星團隊就形成了。”在馬雲看來,一個企業裏不可能全是孫悟空,也不可能都是豬八戒,更不可能都是沙僧,“要是公司裏的員工都像我這麼能說,而且光說不幹活,會非常可怕。我不懂電腦,銷售也不在行,但是公司裏有人懂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