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崗位,將工作做到最棒就是勝利
俗話說得好,“幹一行,愛一行”。對於優秀的員工來說,這絕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成功經驗。自從我們選擇現在這家企業的那一天起,我們便要樹立起正確的工作心態,立足於崗位,把工作做到最棒。縱使前方崎嶇坎坷,你也要走下去,否則,你便是在浪費生命,既耽誤了工作,也耽誤了自己,甚至白白錯過了許多發展良機,更不用說以此狀態去應對危機了。
卡蘭妮剛到公司上班時,幹勁特別足,每天幹的活一點也不比老職員少,可是兩個多月以後,她覺得憑借自己的能力已可以在公司獨當一麵,完全可以獲得更高的薪水,老板應該提前給她加薪才是,而不必非要等到半年以後。
自從產生這個想法以後,卡蘭妮對工作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對於上司交代的各項任務,她不再像以前那樣認真、細致地完成。月末單位趕製財務報表需要加班加點時,她甚至對同事們說:“你們加班是應該的,我的任務我在白天已經完成了。”言下之意,自己的薪水低,沒理由和高薪者一起加班。她還半真半假地說道:“半年後,說不定我就會與你們一道並肩作戰了。”當然,這一切不會逃過老板的火眼金睛。
半年過去了,老板絲毫沒有給卡蘭妮加薪的意思,她一氣之下離開了那家公司。
後來,同事跟她私下聊天:“真遺憾,你白白地失去了一個加薪晉升的良機。老板看你工作紮實,業務能力又強,本來想在第三個月提前給你加薪,甚至還有意在半年後提拔你為主辦會計。”得知這一切的卡蘭妮心中悔恨不已,但為時已晚。
卡蘭妮的失敗令人扼腕,因為她原本可以做得更好,取得同事們所羨慕的成就,但在關鍵時刻,她放棄了,選擇了敷衍塞責,得過且過。不可否認,工作的報酬總是比付出來得更晚一些,但這就跟農民種莊稼是一個道理,隻要你付出了,你就會有收獲。有很多人因為急功近利,等不到秋天來臨就停止了努力,結果前功盡棄。其實這也是缺乏信心的表現,因為沒有信心,所以無法堅持;因為沒有信心,所以不肯敬業。
事實證明,隻有那些高度自覺、負責到底的人,才有機會提升能力、獲得賞識,並最終取得成功。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我們信心百倍的根基在哪裏?其實就是立足崗位,就是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盡心盡力,盡職盡責,這便是勝利,這是一名員工應有的職業態度。選一行,我們就得愛一行,哪怕是當一天和尚,也要堅持撞好一天的鍾。
同仁堂下屬的藥材公司就有這麼一位堅持撞好每一天鍾的人物,他叫郭金生,人稱“藥材質檢界的包青天”。
2003年,“非典”疫情在北京蔓延期間,藥材公司承擔了“非典”用藥任務。在防“非典”八味方推出後,北京開始出現了搶購風潮,藥品供不應求。當時,供應價格每天看漲,質量卻參差不齊,魚目混珠的現象不時發生。郭金生負責此次藥品檢驗工作。
有一天,郭金生的一位大學同學打電話找到他,說要請他一起聚聚。郭金生去赴了約,在寒暄、回顧同學時代之後,郭金生才明白這次聚會遠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簡單。
原來,這位同學是來幫別人當“說客”的。三周之前,同仁堂準備從一家公司買入藥材,在驗貨時,郭金生發現這批貨有嚴重的質量問題,以次充好。肯定是那家公司在搞鬼,想趁著“非典”的時機“渾水摸魚”。自然,郭金生將這批藥材擋在了門外。而那家公司的老板,就是麵前這位同學的小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