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著四年“同窗情”,麵對老同學的苦口婆心,麵對對方隱約透露的“回扣”,郭金生毅然拒絕了同學的請求。
郭金生邊給同學斟酒邊說:“哥們兒,今天這頓飯我請你,算我給你賠罪,你說的那件事,我不能辦。我知道你這個說客夾在中間也不好做,但是,你要想想啊,那是什麼?是藥啊,是救人的!如果我接了這批劣質藥材,生產出的東西弄不好會吃死人的啊!你知道嗎?我每一次檢驗藥材,就像在檢驗我自己的良心,我不能對不起我的良心,我也不能讓假藥、劣藥從我手中溜走。希望你能理解我啊!”就這樣,又一批劣質藥材被郭金生擋在了大門之外。
後來,郭金生在領導的推薦下,晉升為高級工,並榮獲“北京市高級技術能手”稱號。
同仁堂自古有著“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堂訓,講求“質量即是生命,責任重於泰山”。同仁堂發展至今已300餘年,曆代成員都嚴格遵守古訓,同仁堂的文化與聲譽也就在一個個“郭金生”的行動中代代傳承。
如果我們在工作中都能像郭金生一樣,隻要在崗一天,就堅持做好一天的工作,那麼企業就會擁有最為強大的執行力和競爭力,而員工也會隨企業的發展而有所提升。從這個角度來說,有信心的員工若能立足崗位,把工作做到最棒,便是最大的勝利。
工作中多一點許三多精神
隨著《士兵突擊》的熱播,關於“許三多”和“成才”之間的對比也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我們重溫不拋棄、不放棄的許三多精神,將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哪怕是再有信心的員工,也必須依靠這種品質走向成功。
一開始,外號“一根筋”、“許木木”的許三多並不被人看好,而機靈精明的成才被視為最有可能進入老A特種部隊的人。成才的口袋裏總是準備著三種煙,10塊的紅塔山給排長、連長,5塊的紅河給班長、班副,2塊的春城專門給戰友。他是業務尖子,也是鋼七連5000個兵裏唯一主動跳槽的一個;在特種兵選拔中,他放棄戰友獨自跑向終點。成才處世圓滑、思維敏捷,信奉機會主義的生存之道,總試圖通過捷徑獲取成功,但聰明反被聰明誤,他在人生關口遭遇重大挫折,最後被打回草原五班重新開始。縱觀這兩人的成長曆程,我們或許會有些新的啟發:
許三多:新兵連→紅三連五班→鋼七連→參加老A選拔→進入老A特種部隊。
成才:新兵連→鋼七連→跳槽到紅三連→紅三連五班→參加老A選拔→因“戰鬥”中放棄被淘汰,回到紅三連五班→再次參加老A選拔→進入老A特種部隊。
不可否認,成才比許三多聰明得多。他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目標,並時常開動腦筋,耍些小聰明,但在走向成功的過程中,他卻比許三多花了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原因無他,他缺乏負責到底、堅持到底的精神。相比之下,許三多雖然不如成才聰明,但他擁有對任何事都高度負責的傻勁,對每一件小事投入全部的智慧與力量,直到完成為止。
有段時間,班長甚至因為許三多的“呆”氣得不行,想要通過罰他修路的方式讓他有所觸動,變得機靈,而不再像過去那麼死腦筋。那是一條曾經動用了一個排都沒修成的路,出人意料的是,許三多並沒有知難而退,而是頂住壓力接受了任務。結果,許三多不但修成了路,還在路旁種上了花草,讓所有懷疑他的人都感到無比汗顏與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