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期間,通過對法律的研究,施羅德對政治產生了興趣。他積極參加政黨的集會,最終選擇了社會民主黨。此後,他逐漸嶄露頭角,步步提升。1969年,他擔任哥廷根法區的主席;1971年得到政界的肯定;1980年當選議員;1990年當選下薩克森州總理,並於1994、1998年兩次連任。1998年10月,從不懼怕困難的他走進了德國總理府。
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帆風順是一種工作狀態,困難不斷也是一種工作狀態,但是後者更能磨礪一個人,孕育更多成功的機會。碰到困難固然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但它恰恰最能反映問題所在。如果我們能夠正視困難,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以適合自己的方法迎頭趕上。可以說,一個人前進的速度是快是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對待困難的方式。是充滿信心,還是灰心喪氣,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你能否最終戰勝困難。
傑克加入保險公司快一年了,他始終忘不了工作第一天打的第一個電話。
當他熱情地撥通電話,聯絡自己的第一個客戶時,沒想到他剛說明了自己的身份,對方就非常生硬地打斷了他的話,不但拒絕了他的推銷,還將他罵了一頓,聲稱自己身體很好,不需要什麼保險。從那以後,再打電話推銷時,傑克心中便有了陰影,說話猶猶豫豫,講解吞吞吐吐,自然也就沒有人願意向他買保險。
這種心理陰影越來越大,他甚至不願意去摸電話。工作近一年的時間,他連一份保單都沒有簽成。他開始想,自己或許並不適合這份工作,自己的口才不好,沒有打動別人的能力,他灰心極了。
得悉傑克失敗的原因之後,經理鼓勵他要自己給自己機會,沒有誰生來就注定成功,也沒有人會一直失敗。聽了經理的話,傑克深受激勵。他鼓足勇氣,決定從失敗中尋找原因,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放手再搏上一回。
他找出一個曾經聯係過卻被拒絕的客戶的資料,仔細研究他的需要,選擇了適合他的險種。一切準備妥當後,他撥通了對方的電話,用自信和真誠打動了那個客戶,對方買下了他推銷的保險。傑克終於打破了自我設限,嚐到了成功的滋味。
俗話說得好,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蔑視困難,堅定信心,才能更好地尋找解決之道,從而攀上成功之峰。
動物學家發現,狼群的存在使羚羊變得強健,而沒有狼群的威脅,羚羊在舒適的環境下變得弱不禁風。這一現象同樣適用於人類。遇到困難就一味消沉的人,是膚淺的;一有不順心的事就惶惶不可終日的人,是脆弱的。一個人不懂得工作的艱辛,就容易傲慢和驕縱。未嚐過人生苦難的人,往往難當重任。相反,如果我們能夠滿懷信心,正視困難,甚至蔑視困難,那麼我們就有機會把它變成一件有價值的事情。困難,讓我們變得更加理性;困難,讓我們變得更加成熟,加快了我們走向成功的腳步。因此,碰到困難的時候,不要怕,勇敢地麵對它,它將讓你變得更加強大。
問題來了積極思考,用創意突破困境
有信心的員工做事積極,富有開拓和創新精神。他絕不會在沒有努力的情況下,就事先找好借口。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完成公司交給的任務。再困難,他們也要創造條件;希望再渺茫,他們也能找出許多方法去解決——這一切隻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有信心的人不管被派到哪裏,都不會無功而返。問題來了,他們就積極地思考,用創意突破困境。
20世紀70代中期,日本的索尼彩電在日本已經很有名氣了,但在美國它不被顧客接受,因而索尼在美國市場的銷售相當慘淡。後來,卯木肇擔任了索尼國際部部長。上任不久,他被派往芝加哥。當卯木肇風塵仆仆地來到芝加哥時,令他吃驚不已的是,索尼彩電竟然在當地的寄賣商店裏蒙滿了灰塵,無人問津。
如何才能改變這種既成的印象,改變銷售現狀呢?與灰心喪氣的同事不同,卯木肇並未失去信心,而是陷入了沉思。他相信,隻要勤思考,一定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天,他駕車去郊外散心,在回來的路上,他注意到一個牧童正趕著一頭大公牛進牛欄,而公牛的脖子上係著一個鈴鐺,在夕陽的餘暉下叮當叮當地響著,後麵是一大群牛跟在這頭公牛後麵,溫順地魚貫而入……此情此景令卯木肇一下子茅塞頓開。一群龐然大物居然被一個小孩兒管得服服帖帖的,為什麼?還不是因為牧童牽著一頭帶頭牛。索尼要是能在芝加哥找到這樣一隻“帶頭牛”商店來率先銷售,豈不是很快就能打開局麵?卯木肇為自己找到了開啟美國市場之門的鑰匙而興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