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用信心充電,吹響進軍市場的號角(2)(2 / 3)

比爾被公司炒了魷魚,心情極度抑鬱,一天到晚待在家裏不出門,吃不香,睡不著,妻子瑪麗怎麼安慰也不起作用,情況一天比一天糟糕。實在沒辦法,妻子瑪麗逼迫比爾出去找事做。

比爾心情煩躁地出去了,到了一家公司去應聘,被拒絕了,拒絕的理由是比爾精神狀態極差,思路不清晰。比爾左想右想,認為自己在原公司是特別上進的人,思路清晰也是原單位同事共同的評價啊。

帶著滿腹疑惑,比爾沮喪地回了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比爾在家裏和妻子商量:由妻子扮演公司麵試人員,比爾前來麵試。結果,瑪麗以三條理由拒絕了他,令人驚訝的是,其中兩條和白天去麵試的公司拒絕他的理由相同。

比爾恍然大悟:雖然自己口頭上總承認失敗的存在,可內心裏卻沒有承認它們,由此而使自己精神狀態惡化,思維呈混沌狀態。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激勵自己,提升信心。

瑪麗向公司請了一個月假,兩人去夏威夷旅遊。度假期間,比爾在瑪麗的引導下回憶起了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成功,找回了鬥誌,並且總結以前的成敗得失,明確了自己的優勢所在,懂得如何揚長避短。

回到家中,兩人又模擬了一次麵試,結果,瑪麗“接受”了比爾。第二天,比爾又去了一家公司應聘。這一回,他成功了!

比爾之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遭受失敗,就在於他拒絕麵對現實,當然自我激勵也就無從談起了。日本企業家鬆下幸之助說:“跌倒了就要站起來,而且更要往前走。跌倒了站起來隻是半個人,站起來後再往前走才是完整的一個人。”比爾最終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對症下藥,從哪裏跌倒,再從哪裏爬起來。

在工作中,我們也會經常碰到這樣的問題,不管我們碰到多大的困難,我們永遠都不能喪失信心,而要學會激勵自己。西方有句諺語說:“打開門的往往是最後一把鑰匙。”在工作中,我們隻要充滿信心,就一定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主動出擊,信心在行動中誕生

夢想隻有化為現實才是美麗的,信心隻有轉為行動才是可貴的。在工作中,員工隻有在行動中把信心體現出來,才能最終轉化為對企業有益的因素,否則一切便成了紙上談兵。對於企業而言,無論什麼時候,空談都是毫無用處的。

在有一位老農的農田中,多年以來橫亙著一塊大石頭。這塊石頭碰斷了老農的好幾把犁頭,還弄壞了他的耕種機。老農一直想找人來把這塊石頭處理掉,但就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時間。

一天,他又有一把犁頭被碰壞了。這時候,他想起巨石給他帶來的無盡麻煩,終於下決心在今天搬開這塊巨石。於是,他找來撬棍伸進巨石底下。他驚訝地發現,石頭埋在地裏並沒有想象的那麼深、那麼厚,稍一使勁就可以把石頭撬起來,再用大錘打碎,很快就清出了地裏。老農腦海裏閃過多年來被巨石困擾的情景,想到要是更早些把這樁讓人頭疼的事處理掉時,禁不住一臉的苦笑。

我們的工作是否也橫亙著許多這樣的“大石頭”呢?或以為碩大無比,或日久天長,我們一再延誤解決它的最佳時機。結果,它就如癌症一樣慢慢擴散,侵蝕著我們的職業“生命”。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永遠是那些能夠馬上將信心轉化為行動的人,才是做實事的人,才有機會獲得更大的提升空間。

1998年4月,海爾集團在全公司範圍內掀起了向洗衣機本部住宅設施事業部衛浴分廠廠長魏小娥學習的活動。原來,在1997年8月,為了發展海爾整體衛浴設施的生產,海爾決定派33歲的魏小娥前往日本,學習掌握世界上最先進的整體衛浴生產技術。在學習期間,魏小娥注意到,日本人試模期廢品率一般都在30%~60%,設備調試正常後,廢品率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