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用信心充電,吹響進軍市場的號角(1)(1 / 3)

沒有疲軟的市場,隻有疲軟的信心

在工作中,有些人喜歡抱怨市場太小,生意不好做。似乎這麼一來,他在工作中的一切過失都有了替罪羊,不需要反省自己。但在自信的人看來,情況則不然。市場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既可以在缺乏自信的人手中萎縮乃至喪失,也可以在積極進取的狀態中得到開發和拓展,關鍵是你要相信自己,勤於思考,勇於實踐。市場就像藏在地底下的礦藏,需要我們用信心的工具挖去表麵的土石,才能顯露出來,為我們所用。

美國一出版商有一批滯銷書,久久不能脫手。有一天,他跟朋友抱怨說這些書根本沒人要,他的朋友聽完之後笑了,然後告訴他一個解決的辦法。

受到朋友啟發的出版商馬上給總統送去一本滯銷書。忙於政務的總統不願與他多糾纏,便回了一句:“這本書不錯。”出版商便大做廣告:“現在有總統喜歡的書出售。”於是,這些書被人一搶而空。

不久,這個出版商又有書賣不出去,就如法炮製,又送一本給總統,總統上過一次當,就說:“這本書糟透了。”出版商又做廣告:“現在有總統討厭的書出售。”不少人出於好奇爭先搶購。當出版商第三次送書給總統時,總統接受了前兩次的教訓,便不做任何答複。出版商卻大做廣告:“現在有令總統難以下結論的書,欲購從速。”居然又被一搶而空。

這名出版商起初苦惱不已,滿腹牢騷,因為在他看來,這批圖書根本沒有市場。但是經朋友點撥之後,他恢複了信心,並通過一些取巧的方式成功地把書賣了出去。很顯然,這就是有無信心的差別。

金融危機剛開始的時候,國內就有不少人叫苦連天,覺得市場從此委靡不振,企業將進入十分困難的階段,甚至難以為繼。但對於自信的人來說,卻是完全相反的情況。他們認為,沒有疲軟的市場,隻有疲軟的信心。事實證明,隻有那些充滿信心的人才是市場的開拓者。在他們的帶領下,企業才能脫離尋底競爭的“紅海”,進入創新市場的全新領域——“藍海”。

每一種產品、每一個廠家,都有淡季和旺季。當年海爾兼並青島洗衣機廠時,碰到的正是人們公認的淡季,銷售人員沒有做“無用功”在家裏等待。這個時間表麵上看起來是淡季,但如果不把它看做淡季,同樣也能創造市場,關鍵看你是否有這個信心。由此,海爾提出了開發適應淡季銷售的產品的要求,現在市場上的“小小神童”洗衣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研發出的。

1990年,海爾調查洗衣機市場時發現,夏天洗衣機賣得特別少。為什麼夏天人們洗衣服洗得特別勤,洗衣機反而賣不動呢?經過市場調查才發現,當時市場上隻有4公斤、5公斤的大洗衣機,消費者夏天的襯衣、襪子換下來天天洗,用大洗衣機洗又費水又費電,幹脆用手洗就行了。

很顯然,人們並不是夏天不需要洗衣機,而是沒有適合洗襯衣和襪子的小洗衣機。根據消費者這個需求,海爾研製開發了“小小神童”洗衣機,洗衣容量為1.5公斤,3個水位,最低水位可以洗兩雙襪子。這種洗衣機夏天投入市場後很快就供不應求了。

“小小神童”洗衣機於1996年被《中華工商時報》評為全國“十大成功產品之首”。它長期占據洗衣機單一品種銷量第一。從普通洗到無孔脫水、可以加熱洗、透明視窗、“手搓式”,再到 “同心洗”、“小小神童”,海爾在洗衣機的功能、性能、外觀等方麵不斷推陳出新,在品種、型號、技術等方麵不斷豐富發展。正因如此,“小小神童”不僅成為國內外市場的“明星產品”,也成為企業不斷創新開拓市場的“典範之作”。“電風扇一轉,洗衣機完蛋;電風扇一停,洗衣機準行”,是洗衣機業內對洗衣機市場淡季和旺季階段性特點進行概括的一句順口溜,“小小神童”洗衣機使這句順口溜變得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