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信心締造競爭力,贏定未來靠信心(2)(2 / 2)

放大優勢,控製劣勢——信心帶來的馬太效應

有人說,機會隻給有準備的人,但我們也應該牢記,有準備的人也是自信的人。自信可以讓你散發出別樣的魅力,讓人渴望親近你、了解你。一個有信心的人,遠比其他人更容易得到發展的機遇,獲得更多的資源和平台。它就像馬太效應一樣,讓成功的人越來越成功,卻讓失敗的人越來越失敗。因此,我們要善於利用這個規律,放大優勢,控製劣勢,用信心為自己鋪平一條走向成功的“星光大道”。

有個青年去某公司應聘,而該公司並沒有刊登過招聘廣告。見總經理疑惑不解,青年用不太嫻熟的英語解釋說自己是碰巧路過這裏,就貿然進來了。總經理感覺很新鮮,破例讓他一試。麵試的結果出人意料,青年表現糟糕。他對總經理的解釋是事先沒有準備,總經理以為他不過是找個托詞下台階,就隨口應道:“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吧。”

一周後,青年再次走進該公司,這次他依然沒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現要好得多。而總經理給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樣:“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就這樣,這個青年先後5次踏進該公司,最終被公司錄用,成為公司的重點培養對象。

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該公司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給這個青年機會?其實,你隻要站在總經理的角度去想,就不難理解了。跟其他應聘者比起來,這個青年雖然一開始並未準備好,但他從不放棄,而是充滿信心,不斷努力,珍惜每一次機會。在新的麵試過程中,總經理總能看到進步的、全新的他。隻有這種人,才能保持與時俱進,才能不斷學習,進而推動企業向前發展。因此,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候,不妨想想這個青年的故事,想想招聘者的心思,重新鼓起勇氣來繼續拚搏,揚長避短,抓住改變人生的每一個轉折點。

30年前,弗蘭克還是一個13歲的少年時,他就要求自己有所作為。那時候,他的人生目標是坐上紐約大都會街區鐵路公司總裁的位置。

為了這個目標,他從13歲開始,就與一夥人一起為城市運送冰塊。雖然沒有上過幾天學,但是他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斷地利用閑暇時間學習,並想方設法向鐵路行業靠攏。18歲那年,經人介紹,他進入了鐵路行業,在長島鐵路公司的夜行貨車上當一名裝卸工。他覺得這對他而言,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機遇。盡管每天又苦又累,他都能保持快樂的學習心態,積極地對待自己的每一份工作。他也因此受到賞識,被安排到鐵路上,幹檢查鐵軌和路基的工作。盡管每天隻能賺1美元,但是,他感覺到自己已經向鐵路公司總裁的職位邁進。

隨後,他又被調到鐵路扳道工的崗位上。在這裏,他依然勤奮工作,加班加點,並利用空閑幫主管做一些書記工作。他覺得隻有這樣,才可以學到一些更有價值的東西。

後來,弗蘭克回憶說:“不知道有多少次,我不得不工作到午夜十一二點,才能統計出各種關於火車的贏利與支出、發動機耗量與運轉情況、貨物與旅客的數量等數據。做了這些工作後,我得到的最大收獲就是迅速掌握了鐵路各個部門具體運作細節的第一手資料。而這一點,沒有幾個鐵路經理能夠真正做到。通過這種途徑,我已經對這一行業所有部門的情況了如指掌。”

但是,他的扳道員工作隻是與鐵路大建設有關聯的暫時性工作,工作一結束,他立刻被解雇了。於是,他找到了公司的一位主管,告訴他,自己希望能繼續留在長島鐵路公司做事,隻要能留下,做什麼樣的工作都可以。對方被他的誠摯所感動,調他到另一個部門去清潔那些滿是灰塵的車廂。

不久,他通過自己的實幹精神,成為通往海姆基迪德的早期郵政列車上的刹車手。無論做什麼工作,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目標和使命,不斷地補充自己的鐵路知識。很快,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年輕人。後來,當弗蘭克成為公司總裁以後,他依然廢寢忘食地工作著,在紐約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的街道上,他每天負責指導運送100萬乘客,從沒有發生過重大交通事故。

弗蘭克在一次和朋友談話時說:“在我看來,對一個具有強烈上進心的年輕人來說,沒有什麼不能改變的,也沒有什麼不能實現的。一個具有強烈上進心的人無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接受什麼樣的任務,他都會積極地、充滿熱忱地對待它。這樣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會受到歡迎。他在依靠自身的努力向前邁進的時候,也會受到各方麵的真誠相助。”

人們願意幫助那些積極進取的人,而不是消極懈怠者。因為在前者身上,我們看到了永不放棄的執著,看到了自信自立的堅強。他們身上的這種品質能夠讓任何困難粉碎,能夠讓一切敵人顫抖。隻有這樣的人才值得人們給予幫助。對於這樣的人,幸運女神會更加青睞他,不斷地給他的成功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