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寒潮,我們要勇敢“冬泳”
2009年新年第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山東青島視察工作,鼓勵廣大幹部群眾在新的一年裏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共渡難關。在擁有海爾、海信等一批知名企業的青島市,溫家寶再三強調當前經濟形勢下信心的重要性。
溫家寶總理說:“麵對金融危機,我們確實首先需要的就是增強信心。”“現在需要的是,領導者有信心,企業家有信心,工人有信心,全國人民有信心。方才我在一個廠子裏,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海爾,張瑞敏跟我講,說麵對寒冬,不要躲避,要學會冬泳,也就是學會抗風險的能力。”
“狹路相逢勇者勝”,當寒潮以鋪天蓋地之勢席卷而來時,隻有敢於迎難而上的人才有機會抓住先機,贏得勝利。信心可以讓我們保持一種隨時備戰的狀態,把每一次挑戰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次新的體驗,以困境為機遇,磨礪自我,提升能力。而當寒潮消退的時候,我們也得到了鍛煉與成長,具備了更強的執行力和競爭力,以更加雄健、自信的姿態麵對全新的未來。
在金融危機的強大壓力麵前,廣東佛山的昭信集團為我們做出了一個良好的示範,告訴我們隻有勇於“冬泳”的人才能度過這個料峭寒冬。
全球金融危機浪潮的襲來,作為全球製造業基地,廣東佛山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這場海嘯之中。昭信集團是佛山一家重要的非公有製企業,專門生產光電產品,屬下的光電專業生產部門生產擁有核心技術產權的LED發光管。金融危機初起之際,不少企業要倒閉的謠言四起,這多多少少影響到了公司的正常運營。
不過,昭和集團的領導們並未被謠言輕易嚇倒,“我們要用實際行動來打破這種謠言”。
2008年11月和12月期間,昭信集團黨總支分別召開兩次黨員大會,邀請黨建專家、學者為黨員作增強責任意識的講座,與黨員剖析探討應對金融危機的戰略定位、集團產業發展策略和企業經營等問題,號召黨員堅守工作崗位,並深入員工內部,傳達企業發展的目標措施和思路,引導廣大員工正確認識企業麵臨的困難,增強憂患意識和工作責任感、緊迫感,加倍努力工作,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共同應對困難。
這是昭信集團積極響應佛山市委關於發揮企業黨組織和黨員力量,幫助企業共渡難關的號召,也是企業本身借機發揮優秀員工示範作用的重要舉措。為此,昭信集團開展了“黨員示範崗”、“黨員攻關隊”、“技術創新”等活動,讓優秀的員工,尤其是優秀的黨員發揮“紅色酵母”的效用,影響企業的每一個人,從而把信心傳播到企業的每一個角落。
為了突破西方國家的環保壁壘,昭信集團決定開發研究三價鉻電鍍能新工藝項目,因為與傳統六價鉻原料相比,三價鉻電鍍減少有害物質90%以上,有效提升了所加工產品的環保含量。在企業的號召與鼓舞之下,整個研究團隊充滿朝氣,富有戰鬥力,而該項目技術領頭人正是青年黨員古曉雁。為了加快開發研究這項新技術,古曉雁主動加班加點,對研究數據等方麵進行測試評估,甚至帶病堅持工作,最後終於搶在年前完成了該項目的研發工作,並順利地通過了科研成果鑒定,為企業在寒潮裏“冬泳”提供了奮力支撐。
困難當前,我們大談信心的重要性,並非毫無根據。相反,這是一種建立在事實基礎之上的樂觀判斷與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改革開放30年打下的雄厚基礎,以及創新、拚搏的企業團隊,都是我們戰勝金融危機的種種有利條件。因此,不管我們所麵對的形勢多麼嚴峻,我們都要保持樂觀的工作狀態,對自己、對未來充滿信心。困難終究是一時的,隻要我們能夠團結互助、拚搏奮鬥,那我們一定可以變危機為良機,借此促進企業和員工的自我提升。隻有敢於在經濟寒潮中“冬泳”的人,才能順利地度過這個寒冬,迎來經濟複蘇的春天。
不怕金融危機,就怕信心危機
如果金融危機就像是天空中的陰霾,那麼信心就是穿透這層陰霾的陽光。信心可以喚醒一個人內在的積極力量,能夠鼓舞鬥誌,指引人們走向成功的一麵。在金融危機麵前,你如果喪失了信心,就很難有積極的心態和行動,當然也無法抓住新的機會,謀求新的發展。比起金融危機,更可怕的是人們產生了信心危機。
日本關西有家贏利狀況良好的銀行就是因為人們缺乏信心而倒閉的。本來,這家銀行運營良好,但是有一天下午,忽然下起了大雨,人們紛紛躲到銀行的營業大廳中躲雨,把大廳擠得水泄不通。這時候正好有一名記者開車經過,看到了這一景象。“這麼多人?莫非人們在擠兌?”銀行裏的反常現象觸動了這名記者的職業敏感,他馬上回去寫了篇新聞稿報道此事。盡管該記者隻是進行了客觀現象的描述,並未對銀行本身的運營狀況進行分析和預測,但是這引起了人們的恐慌。很多人爭相跑到該行提款,結果真的引發了擠兌風潮。不久,這家銀行就“不幸”被言中,真的倒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