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別把婆婆當家人(2 / 3)

對於老姚與老淩的分開,我絲毫不覺得有多麼奇怪與惋惜。大學時的戀人,畢業後成功搶婚,至今無孩兒,感情比純淨水還純,他們能在這光怪陸離的演藝圈中維持七年的婚姻已經算是奇跡。與他倆相比,我更加不願意看到的是王菲與李亞鵬之間、李嘉欣與許晉亨之間出什麼岔子,無他,因為大家在之前的人生中,都經曆過太多,倘若這樣的感情都無法對抗紛繁的世界,那才是一出真正的悲涼鬧劇。

12年前,李亞鵬留著長發,《將愛情進行到底》,12年後,身為丈夫、父親、繼父,他又一次《將愛情進行到底》。他說12年,自己由青澀轉向成熟,他說維持婚姻靠的是愛,但不是愛情,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愛,則包含你對所有家庭成員甚至他們的親朋好友的感情。

純潔總是格外容易被汙染,因為留白太多,可任由他人落筆。那些憑著一時衝動、不知為何而愛的感情,是一場彼此的催眠,即使不是夢醒而散,至少也要承受兩個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尚未定型的風險。

而當你的人生豐富到像醫院裏測色盲用的卡紙,無論紅還是綠,偏執還是憤青,你就是你,在茫茫人海之中,淡定地尋找自己的同類,遇之我幸,不遇我命。

一對成熟的人,最終確定領紅本兒的時候,絕不應該僅僅因為電光石火的愛情。至少他能容忍你擁有複雜的過去,而你對一個人在年輕時所經曆的那些荒唐的甜蜜也是心領神會,你們不會再為一點小小的誘惑而挺身而出、縱身火海,即使那誘惑以愛之名,你們也能像老辣的馮導一樣,歎一句:愛是有壽命的,普天之下無一幸免。

所謂對的時間碰到對的人,大抵是在個人的經曆豐富到能夠抵禦誘惑,卻還沒有複雜到懷疑人類一切美好情感的時候,彼此相遇。而所謂牢固的婚姻關係,必定不是你與他還如何注重情人節的浪漫,如何會發言情短信,如何為了一部情節狗血的韓劇而神經病似的雙雙垂淚,而是你與他之間有多少能夠勝過純愛的紐帶。即使你做不到像大S那樣,送婆婆愛馬仕名包,使“俏江南”的品牌一夜之間在台島盡人皆知,至少也要是工作不錯,手裏有點存款,或者關鍵時刻能幫他打流氓、修電腦。

無論何時,利益與經曆都是最好的情感紐帶,而純潔的愛,則適合告別。真愛不言敗,在乎的不過是曾經擁有。

一場風花雪月的自虐

如果有人問,什麼樣的愛最美好,我認為是那一場風花雪月的自虐,其中典範為王子愛上灰姑娘。

幾百年來,人們一直相信王子的愛是純愛,超越了階級、金錢差異。在幾百年後的今天,韓劇《秘密花園》終於敢於正視,隻有擁有足夠自虐精神的人,才會放棄階級、經濟、外形等等差異,去愛一個看上去根本不可能愛的人,並且當他愛她的時候,時刻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時刻處於糾結之中。正如金周元始終認為吉羅琳不是灰姑娘而是人魚小姐,一旦王子的新鮮勁兒過了,她就會化為泡沫消失在寧靜的大海深處。

文藝評論中,作品的意義往往遠超乎作者的想象,同理,純愛中那些所謂很偉大的付出,也往往違背了付出方的初衷。倘若一個完美女性愛上一個歪瓜劣棗,一定不是她抱著拯救人類中落後分子或平衡下一代基因的美好想法,而是他的一無是處,恰恰滿足了她的某種需要,比如自虐的需要。

一位女友,嫁給了所有追求者中,最不會說甜言蜜語,最喜歡打擊諷刺挖苦她的那一個,如今兩人每次吵架,經典對白始終是,“你從不誇獎我”VS“我怕你驕傲”。女友時常反思當初為什麼自己瞎了眼,而我卻知道她不是瞎了眼,而且犯了公主病:被認可、被讚美得太多,內心有一個角落始終空虛,而那個不待見自己的男人正是填補了這個角落的子彈。朵朵鮮花招搖著插在牛糞上,大多情同此理。

廖一梅在話劇《柔軟》中,借女主角之口說,這一輩子,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到了解。對於公主病或王子病患者來說,一輩子最稀奇的是遇到不待見,因為這種不待見歪打正著地蘊含著深刻的理解與了解。

大凡能夠較為長久相處的男女,大體有兩種相處方式,相濡以沫或唇槍舌劍。對於那些歡喜冤家來說,從唇槍舌劍磨合到了相濡以沫,反倒不是恩愛,而變成了冷漠。自虐的人,你不虐待她就沒有魅力,這對大多數不小心成為施虐方的另一半來說,實在是個很大的難題。因為以適當的、不過激的方式,從心理上虐待你所愛的人,一天不難,難的是一輩子。於是某些自虐狂便會在感情平淡時,無中生有地想象出一些東西來折磨自己。比如我那位女友,最近在跟先生的前女友較勁。即使那位前女友已經明顯不可能再興風作浪,她依然每每舊事重提,就是為了證明男人依然是那個有魅力的老狐狸,而不是如今溫順的小白兔。

許多幸福生活中的所謂情感問題就是這樣被無中生有的。一方麵哭著喊著要解決,一方麵在事情即將得到解決時又忽感空虛,要麼無理取鬧,讓事情繼續一團亂麻下去,要麼幹脆找出另外一個問題來糾結。所以我們通常看到的是,有問題的婚姻,問題一個接一個,而沒問題的婚姻,就算天塌下來,當事人也有本事一笑而過。而要較起真來,前者才叫真愛,後者更像合作。

在《秘密花園》中,王子金周元與灰姑娘吉羅琳通過上演一出換魂記,彼此深刻體驗對方的生活,獲得真正能夠合二為一的愛。現實生活中不會也無須上演換魂記。王子愛上灰姑娘,不是因為他不知道她窮,她不愛洗腳,她吃飯吧嗒嘴,而是在他的世界中,沒有不洗腳就上床的,於是不洗腳就上床成了個性,沒有吃飯吧嗒嘴的,所以吃飯吧嗒嘴擁有了偶像劇畫質。當灰姑娘學會買LV,做瑜伽,用牙線,自認為與王子登對的時候,恰恰是王子感到失落甚至不再愛她的時候。

愛情就是這麼不講理的,婚姻卻像精密的數學公式,每條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道理都是無數人血淚的結晶,所以才有許多愛得死去活來的情侶,婚後恨不得你死我活,也才有了許多的愛情,注定無法走入婚姻。後者無論對當事人還是對社會的穩定來說,都是件幸事。

分手必須有理由

她與他從高中開始戀愛,過了三十歲,他卻慢慢冷淡,直至提出分手。兩人心平氣和地將該分的財產分了,他提著大箱子漸行漸遠,她忍不住淚流滿麵地發短信給他:“既然已經分手了,能不能告訴我為什麼?”他回道:“很抱歉,是真的沒感覺了。不愛卻要裝出很愛的樣子,非常累。”她怔怔地看著手機屏幕,深吸一口氣,以一句“多謝你的坦誠”徹底結束了彼此的關係。

他的回答,盡管有些殘忍,卻讓她死心了。她相信那是真的,並且萬劫不複,省略了質問、糾纏、幻想。隻要時間足夠久,所有的愛情都會從愛走到不愛吧,剩下的維係隻是責任,而她知道,他也知道,她要的是他的愛,而不是責任。

一直很喜歡那些敢於在分手時,說出真相的人。愛可以不要理由,分手卻是必須要有理由的。一場沒有理由的分手,於被分手的那一方來說,可謂煉獄。她不僅要時常追問、揣度,更會在很長時間裏抱著不切實際的複合夢想。因為既然沒有理由,既然貌似還愛著,分手就一定是一場可以糾正的誤會。所謂糾纏,不是人家賴著不走,而是要走的這一方明明已經知道沒有回頭的可能,卻因為自戀與懦弱,不肯明示對方,硬要逼著別人上演“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

更可怕的是那些明明已經移情別戀,或者至少已經不愛,卻硬要裝出十分無奈的人。宋丹丹在《幸福深處》中,寫到與前夫英達辦完離婚手續,她問他:“既然我們已經和平分手,你能不能告訴我,別人都說你跟某某好,到底是不是真的?”英達一臉真誠地說:“怎麼可能,丹丹,我們結婚這麼多年,你怎麼能信別人說的。”回到車上,宋丹丹無意中看到他手機上的短信,一個兩個三個,都是某某急切地詢問:辦好了嗎?事隔多年,宋執意讓此事濃墨重彩地登場,可見對她傷害至深。傷害她的,不是對方的不愛與出軌,而是對方至死都不願意對她說一句真話。

不愛了(包括愛上別人了);依然愛,但有了更合適的結婚對象;太愛自己,沒有做好負擔另一個人的準備……大凡分手,幾乎都逃不過這幾種原因,簡簡單單說清楚,然後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是分手男女最精彩的戲碼。

然而,偏偏有許多人,會找出一些不靠譜的理由。比如:我太愛你了,愛得失去了自己,所以決定分手。或者,我想先立業再成家,我們分開一段時間吧,等我事業有成再來找你。每每看到那些被語焉不詳的分手折磨得要死要活的女生,我都很想說,別相信什麼無疾而終的愛情,那是言情小說家編出來騙少男少女的。感情都到這種份上了,無疾怎麼會終?不過是對方不願意告訴你真實原因罷了。

許多人,將不願意說出真實的分手理由,歸結為不想傷害對方。可是且慢,你究竟是不想傷害對方,還是不敢麵對自己?如若說傷害,分手本身就是最大的傷害。半個多世紀前,張愛玲質問胡蘭成,你不讓我安心!其實不讓對方安心倒也罷了,更可怕的是連死心的機會都不給對方。明明懷裏揣著別人的照片,卻說什麼你是世界上最懂我的人,因為我們太了解,太相似,所以有緣無分。避重就輕地抬出那些不算理由的理由,為的是讓自己的扮相好看一點。可是,你的扮相好看了,對方的死相就難看了。

“我倒真希望他已經不愛我了。”被分手鬧劇折磨得心疼胃疼肝疼的女子,往往會發出如此感歎。誰都知道長痛不如短痛,可偏偏每次你去問那個鐵了心要分手的人,你是不是不愛我了,你是不是愛別人了,求你給我個準話,他都磨磨嘰嘰地說,不是啊,你別胡思亂想。“可是,為什麼要分手呢?”“唉,兩人之間,不是光有愛就夠了……”

聽到這樣的對話,倘若世間真有丘比特,估計也要急得罵娘。

作為成年人,其實沒有多少人會賤到明知道對方已經不愛卻硬要力挽狂瀾。死心了才能重生,清空了才能重裝。如果在分手時,大方說出真實理由,是一種無知無畏的傷害,我們其實應該像歌裏唱的那樣:“感謝那些傷害我們的人。”

深愛成害

那時的她還年輕,剛生了寶寶,丈夫與她一樣年輕,尚未做好從男孩到父親的角色轉換,每晚依然像小年輕一樣出去喝啤酒,打街機。母親心疼她,將寶寶接去。偶爾,她自己帶寶寶,將其送回母親家時,寶寶身上或髒兮兮或偶染風寒,母親便怒不可遏,不忍數落自己的女兒,隻有將全部怨氣發泄到女婿及其家人身上。在她看來,女兒生得美,又有自己幫襯,沒理由不找個更好的男人。8年後,母親仙逝,已經離婚的女兒久未尋到意中人,獨自帶著孩子,逢人便說,其實他挺好的,我本不想離婚,是我媽害了我。

如果當時,母親不那麼愛她,而是狠了心任由她與丈夫拖著孩子一起成長,她的臉上大約會多幾條皺紋,寶寶大約會多幾次感冒,小夫妻大約會多幾次爭吵,這個三口小家卻斷然不會解體。誰不是從女孩成長為女人,從男孩成長為男人?那個已經成為她前夫的男人,曾經被她母親視為永遠長不大的男孩,如今不也成了別人家養家糊口的頂梁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