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如何與下級相處(3)(2 / 3)

消息不知怎麼傳到了老喬治的耳朵裏。第二天清晨,老喬治來到辦公室,勒令他收回成命。喬治不服,老喬治便現場解除了喬治的職務,中午,老喬治走進了工人餐廳,看見大家一臉憔悴、蒼白,碗裏是白水煮的青菜和幾塊豆腐。老喬治立刻從街上的小餐館花三英鎊買回兩碗紅燒肉,端進餐廳,哽咽著說:“兄弟們受苦了!現在,我已解除了他的職務,並且從今以後,每天中午我和你們一起吃飯。當然,價值三英鎊的紅燒肉必不可少!”工人們歡呼起來。

後來,因為工人們心存感激,便拚命幹活,努力降低成本,竟然使這個手工作坊慢慢渡過了難關,並發展壯大,最終成為全英一家著名的電器公司,擁有資產過千萬。

故事啟示

故事中的老喬治用了三英鎊挽救了自己的產業,他樸素的語言和行為,是深諳經營之道的,從小事做起,從三英鎊開始,從最打動人心的角度入手,他創造了一個奇跡。

有震懾力的團隊領導是每個主管所希望的,但是有時也會因為“剛性”過強而令權杖折斷。因此建議主管要適當地剛柔並用。例如,和善對待下屬的牢騷和不滿。下屬也是有血有肉的凡人,他們有時可能會批評領導,向領導發牢騷,或者對領導產生各種想法。這時,我們不能簡單粗暴地認定下屬侵犯了自己的權威,“不管有理無理先打50大板”是要不得的。下屬有了牢騷,首先要分析一下,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牢騷,在這樣的牢騷裏麵我們作為領導應該負什麼責任,我們怎麼才能平息掉這樣的牢騷。用我們的和善,而不是以暴製暴,才能夠得到下屬由衷的敬重,我們的命令才會得到更有效地執行。

讓一個員工付出體力容易,而讓一個人付出靈魂最難。真正有眼光的企業家是要經營人的精神世界,隻有善於經營人的思想、價值觀的企業家,才是真正成功的企業家。

朝著你站立的地方一直挖下去,總有一天會出水。

——西方名諺

)第十五節 成功很簡單

全國著名的推銷大師,即將告別他的推銷生涯,應行業協會和社會各界的邀請,他將在該城中最大的體育館,做告別職業生涯的演說。

那天,會場座無虛席,人們在熱切地、焦急地等待著,那位當代最偉大的推銷員,作精彩的演講。當大幕徐徐拉開,舞台的正中央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為了這個鐵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鐵架。

一位老者在人們熱烈的掌聲中,走了出來,站在鐵架的一邊。他穿著一件紅色的運動服,腳下是一雙白色膠鞋。

人們驚奇地望著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麼舉動。

這時兩位工作人員,抬著一個大鐵錘,放在老者的麵前。主持人這時對觀眾講:請兩位身體強壯的人,到台上來。好多年輕人站起來,轉眼間已有兩名動作快的跑到台上。

老人這時開口和他們講規則,請他們用這個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直到把它蕩起來。

一個年輕人搶著拿起鐵錘,拉開架勢,掄起大錘,全力向那吊著的鐵球砸去,一聲震耳的響聲,那吊球動也沒動。他就用大鐵錘接二連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氣喘籲籲。

台下逐漸沒了呐喊聲,觀眾好像認定那是沒用的,就等著老人做出什麼解釋。

會場恢複了平靜,老人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一個小錘,然後認真地,麵對著那個巨大的鐵球。他用小錘對著鐵球“咚”敲了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再一次用小錘“咚”敲了一下。人們奇怪地看著,老人就那樣“咚”敲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就這樣持續地做。

十分鍾過去了,二十分鍾過去了,會場早已開始騷動,有的人幹脆叫罵起來,人們用各種聲音和動作發泄著他們的不滿。老人仍然一小錘不停地工作著,他好像根本沒有聽見人們在喊叫什麼。人們開始索然離去,會場上出現了大塊大塊的空缺。留下來的人們好像也喊累了,會場漸漸地安靜下來。

大概在老人進行到四十分鍾的時候,坐在前麵的一個婦女突然尖叫一聲:“球動了!”霎時間會場立即鴉雀無聲,人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那球以很小的擺度動了起來,不仔細看很難察覺。老人仍舊一小錘一小錘地敲著,人們好像都聽到了那小錘敲打吊球的聲響。吊球在老人一錘一錘的敲打中越蕩越高,它拉動著那個鐵架子“哐、哐”作響,它的巨大威力強烈地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終於場上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老人轉過身來,慢慢地把那把小錘揣進兜裏。

老人開口講話了,他隻說了一句話: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那麼,你隻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麵對失敗。

故事啟示

已經步入職場的讀者們,相信可能都曾有過為每天重複相同的工作,而似乎看不到有任何什麼大的成就可言,甚至懷疑自己的價值能否得以實現的時候吧,我們渴望自己的人生在自己的努力奮鬥中有很多充滿激情的大跨越,而沒想到到了真正的職位上,才發現每天都做著幾乎是重複性的工作,職業生涯越看越是毫無起色了,於是,就連自己這一位最後的觀眾也想中途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