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防治疾病小動作2(3 / 3)

(5)四肢著地,重心放在彎曲的右腳上,左腳向後伸直。雙手放在膝蓋兩側撐地,背彎曲,緩慢把頭轉向右肩向後看,盯著背肌。回到準備狀態換方向再做。

(6)麵對牆而坐,膝蓋彎曲,腳掌著地,雙手胳膊肘彎曲,從後麵撐地。抬起膝蓋貼胸部,伸直雙手,雙腳伸直上抬,腳掌繃直,眼睛盯著腳趾,讓身體盡量貼近大腿,下巴貼近膝蓋。回到準備狀態再做。

8動作防治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俗稱“口瘡”,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麵為凹、周圍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發疼痛。以下這套動作,連續地進行,要心平氣和,排除頭腦中一切雜念,並在安靜的環境中進行鼓腮按摩。最好早、晚各一次,堅持不懈,能夠有效防治口腔潰瘍。

(1)指壓、按摩口腔上齶部及兩側頰部的黏膜

用手的中指指腹,由前向後左右滑動按摩上齶部黏膜,再由後向前左右滑動按摩,反複幾次至幾十次,再按摩左右兩側頰部黏膜反複幾次至幾十次。

(2)按摩上、下內側牙齦

用手的中指指腹,先壓迫左上側門齒牙齦,然後依次壓迫、按摩左上側每個牙齒的牙齦,再反回指壓、按摩到左門齒,再壓迫右上側門齒牙齦,邊壓迫邊按摩右上側每個牙齒的牙齦,再反回來指壓、按摩到右門齒。然後用同樣的手法壓迫、按摩下頜部的左右側牙齦,要前後上下左右反複按摩幾次至幾十次。

(3)按摩上下側的外麵牙齦

用手的中指指腹,先壓迫左下側外部門齒的牙齦,邊壓迫邊依次按摩左下側每個牙齒的牙齦,按摩到臼齒後再反回來指壓按摩每個牙齦至左門齒。再壓迫右下側外部門齒的齒齦,邊壓迫邊依次按摩右下側每個牙齒的齒齦,按摩到臼齒後再反回來指壓按摩每個牙齦到右門齒。然後用同樣的手法壓迫按摩上頜的左右側外部牙齦,要前後上下左右反複按摩幾次至幾十次。用力要柔和、均勻而有力。

(4)按摩上口唇內側黏膜

用一側手的中指指腹,由上口唇的左口角處黏膜向右口角處內側黏膜按摩推移,再由右口角處黏膜回左口角處黏膜按摩推移,這樣反複多次按摩推移,用力要均勻有力,麵麵都要按摩接觸到。

(5)按摩下口唇內側黏膜

用手的中指指腹,由下口唇的左口角黏膜向右口角處內部黏膜按摩推移,再由右口角處內部黏膜反回左口角處黏膜按摩推移,這樣反複多次按摩推移,用力要均勻有力,麵麵都要按摩接觸到。

(6)按摩左、右麵頰部皮膚表麵

雙手五指並攏,指尖平齊,手指自然屈曲,雙手五指向左右側麵頰部有節奏地、有規律地一下一下地叩打數十次左右,再用雙手五指壓迫頰部1~3分鍾,再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36次,再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36次。用力要均勻。

(7)按摩上、下口唇黏膜

用雙手的拇指指腹托在兩側下頜角上(主要起到支點的作用),再用雙手中指指腹,按在左;右口角處,沿著口唇相對地向口唇中間推拿按摩,再返回原左、右口角處,這樣重複推拿按摩數次至數十次。再用同樣的手法,推拿按摩上口唇。

(8)鼓腮按摩口腔黏膜

上下口唇緊緊閉合,要做一鼓一吮的動作;用力由輕到重。吸吮和鼓動中所產生的唾液也會逐漸地增多,唾液從各牙間縫中來回衝過,然後再分三次慢慢咽下。鼓動與吸吮每次要鼓動36次。每次鼓動要用力中等,要有節奏。

防治痔瘡6動作

痔瘡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粘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一種慢性疾病。通常當排便時持續用力,造成此處靜脈內壓力反複升高,靜脈就會腫大。痔瘡,包括內痔、外痔、混合痔。

以下6動作,能減低靜脈壓,加強心血管係統的機能,消除便秘,增強肌肉力量,這些對痔瘡的防治有著重要的作用。

(1)提肛

全身放鬆,將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配合吸氣,舌舐上齶,同時肛門向上提收。提肛後稍閉一下氣不呼,然後配合呼氣,全身放鬆。每日早晚2次,每次做10次。

(2)舉骨盆

仰臥屈膝,使腳跟靠近臀部,兩手放在頭下,以腳掌和肩部作支點,使骨盆舉起,同時提收肛門,放鬆時骨盆下放。熟練後,也可配合呼吸,提肛時吸氣,放鬆時呼氣。此法每日可堅持做1~3次,每次20下。

(3)旋腹

仰臥,兩腿自然伸展,以氣海穴(臍下一寸處)為中心,用手掌作旋轉運動。逆時鍾旋轉20~30次,順時針旋轉20~30次,先逆後順。

(4)交叉起坐

兩腿交叉,坐在椅子上,全身放鬆。兩腿保持交叉站立,同時收臀夾腿,提肛。坐下還原時全身放鬆,這樣連續做20~30次。

(5)體前屈

兩腿開立,兩掌鬆握,自胸前兩側上提至乳處,同時挺胸吸氣。氣吸滿後,上體成鞠躬樣前屈,同時兩拳變掌沿兩腋向身體後下方插出,並隨勢作深吸氣。如此連續操做5~6次。

(6)提重心

兩腿並攏,兩臂側上舉至頭上方,腳跟同時提起,作深長吸氣。兩臂在體前自然落下,腳跟同時亦隨之下落踏實,並作深長呼氣,可連續做5~6次。

4招輕鬆遠離便秘

便秘是一種很常見的臨床症狀,便秘是指便次太少,或排便不暢、費力、困難、糞便幹結且最少。正常時,每日便次1~2次或2~3日排便一次,但糞便的量和便次常受食物種類以及環境的影響。許多患者的排便每周3次,嚴重者長達2~4周才排便1次。有的每日排便可多次,但排便困難,排便時間每次可長達30分鍾以上,糞便硬如羊糞,且數量極少

便秘讓人痛苦不堪,以下小動作能有效防治便秘。

(1)站位,可做原地高抬腿步行、深蹲起立、腹背運動、踢腿運動和轉體運動,每節做2個8拍,逐漸增至4個8拍。

(2)仰臥位,可輪流抬起一條腿或同時抬起兩腿,抬到40度,稍停後再放下。兩腿輪流屈伸,模仿踏自行車動作。舉兩腿由內向外劃圓圈等。

(3)仰臥位,練內養功,腹式呼吸。每日1~2次,每次30分鍾。深長的腹式呼吸,使橫膈上下活動的幅度較平時增加了3~4倍,這種有節奏地對胃、腸進行按摩,能促進胃、腸蠕動。

(4)仰臥,腰帶鬆一點,屈曲兩膝,兩手搓熱後,左手平放在肚臍上,右手放在左手手背上,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按揉,開始輕一些,以後逐漸加重。每日2~3次,每次5~6分鍾。

搖頭擺尾祛心火

“上火”是人們常常遇到的問題,除了多喝水、調節作息和飲食外,運動也能幫助人們祛火。這裏介紹一個簡單動作,經常做能預防上火。

動作要領: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微微彎腿,力量比較好的人下蹲的幅度可以大些,上身直立。雙手手心朝下,拇指朝外,扣住大腿靠近膝蓋的地方,挺胸塌腰向前看,用頭引領軀幹,體會用頭左右鑽圈的感覺,使整個軀幹作蛇形左右的擺動。

注意事項:在做這個動作的過程中,下肢盡量保持不動,通過頭帶動上肢的搖擺。盡量做到挺胸塌腰,保持動作的連貫性,左右各重複15~30次。

練習作用:通過搖頭擺尾的動作,使整個髒腑和軀幹運動起來,有助於祛除心火。對由心火旺造成的心煩、心悸、失眠、口舌生瘡、小便赤黃等症狀有康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