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作糾正不美4腿型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的腿型粗而短,有的細而長,還有“O”型和“X”型。腿型不美主要是由於骨骼和肌肉結構的原因造成的,可根據自己腿型的缺點,進行針對性的練習。
(1)粗短腿型
糾正粗短腿型的重點就是減肥,減去腿上多餘的脂肪,使雙腿變得修長秀美。
提臀下蹲:雙手叉腰挺胸收腹,兩眼平視;雙腳並攏,腳跟踏在5~7厘米高的物體上,做下蹲運動,盡量讓大小腿貼緊,下蹲速度逐漸加快。
挺胸展髖:抬頭平視,挺胸收腹,雙手叉腰,一腳前跨一大步,成弓形,一腳原地不動伸直膝關節成箭形,即前弓蹬;有節奏地做向前挺胸展髖運動,兩腿交換做,逐漸加速。
俯臥拉腳:俯臥床上,雙手托下頜部,一腳伸直,另一腳脖子上套著固定在床上的橡膠拉力帶,作屈膝動作,兩腳交換做。
跳繩:每次可進行5~10分鍾。
屈膝半蹲:兩腿自然分開而立,兩手握啞鈴,雙臂向側伸直,屈膝至半蹲狀,保持半至一分鍾,還原,重複20~50次。
提示:以上的這5項運動,都是強負荷,每次可全做,也可任選2~3個項目做,每周做3~5次,每次20~30分鍾。直至全身發熱、冒汗以精疲力竭為度,目的就是消耗多餘的脂肪,縮小腿圍。
(2)瘦長型
糾正瘦長腿型的重點就是增粗腿部肌肉,使之圓潤豐滿。
左腳伸直,右腳屈膝半蹲,還原,重複20~30次,換腳做;再提踵走100米,還原。
兩腳開立同肩寬,足尖稍向內,雙手叉腰,慢慢下蹲,起立。雙手也可分另提握啞鈴。
站立於25~30厘米高的板凳上,一腳背或腳度綁上2~5公斤重物,提起作前後擺動。雙腳輪換做,直至疲乏。
提示:這3項運動主要是通過對大小腿肌群的力量性訓練來增粗腿部,從而使腿部相對顯得粗短一些。每次可進行5~8分鍾。
(3)“X”型腿
立正時,兩腿靠攏後而兩腳不能靠攏,且兩足距離大於1.5厘米以上者即為“X”型腿。
正坐,兩手撐住椅邊,在兩踝間放置內硬外軟的墊物,足跟著地,兩足夾起墊物盡量伸直,停3~5秒,放鬆還原。重複8~10次,墊物應逐漸換薄。
正坐,雙掌支撐身體以防過度傾斜,雙腳脖子套橡皮圈,兩腿伸直用力外分;左腿上舉,右腿下按;右腿上舉,左腿下按;兩腿左右交叉用力外分,還原,動作宜緩慢,各重複8~12次。
提示:這2項運動主要是利用反方向的作用來矯正“X”型腿。
(4)“O”型腿
立直時,兩膝無法並攏,且兩膝距離超過1.5厘米以上者,即為“O”型腿,又稱之為羅圈腿。
兩腿開立,半蹲膝內旋,兩手在膝外側用力向內按壓3~5秒後,起立還原,重複6~10次。再作內八字形橫向行走10~20步,每組重複練習3~5次。
兩腿開立,稍寬於肩,雙手扶膝半蹲,兩膝用力緩慢靠攏,兩膝再用力緩慢分開,還原。重複8~12次,再並膝跪坐腳上,雙手扶膝,拱背彎腰,使兩腿向外側移動,挺腰,重複8~12次。每組重複練習3~5次。
提示:這2項運動主要是提高膝兩側韌帶的彈性,增加腿外側肌群的收縮力量和內側肌群的伸展力量,從而矯正“O”型腿。
小動作糾正不美腳型
扁平足、足內翻、足外翻嚴重影響形體美,以下小動作,能有效改善以上情況。
(1)扁平足
身體直立,用足尖、足跟、足外側緣走路;用內八字腳走路;在斜麵上走路。用以上3種姿勢分別走50~100米。每組練習1~2次。坐位時,腳踏滾墊上的滾筒,來回滾動50~100次。
提示:這些運動主要是訓練足肌的力量,以加強足弓韌帶的強度,從而矯正扁平足。
(2)足內翻(內八字腳)
屈膝跪坐,足向外翻,小腿內側著地,手按壓外踝處,向內踝方向施力3~5秒,放鬆,再按壓,重複10~15次,還可走外高內低的斜麵。
提示:此運動可提高踝外側韌帶的彈性,鬆馳內側韌帶的緊張狀態,從而矯正足內翻。
(3)足外翻(外八字腳)
坐於地上,屈膝,兩足心相對,兩手用力將雙膝向地麵按壓,其幅度應逐漸加大,還原,重複10~15次,也可走內高外低的斜麵。
提示:此運動可提高踝內側韌帶的彈性,鬆馳外側韌帶的緊張狀態,從而矯正足外翻。
拉拇趾:可用塑料帶或軟布紮住拇趾,然後向不同的方抽牽拉,並保持5秒鍾,重複做10次。
提示:拇趾是肝、脾兩經脈的通道,多活動可舒肝健脾、增進食欲。
夾腳趾:在腳趾間放置小軟木或小圓球等,用腳趾夾緊5秒鍾,重複做10次。
提示:第四趾屬膽經,刺激它可以防止便秘、肋骨痛;小趾屬膀胱經,小趾外側端的至及穴是膀胱經的終止,能利尿祛濕,矯治足形不正,調正體位;二趾和中趾上均有很多經路穴位,刺激後能反射到大腦,起到舒經活絡、暢流氣血的作用。
撿豆豆:將一些小豆豆放在地上,然後用腳趾一個一個撿起來放到容器裏。
提示:這種方法除健美腳趾外,對腳掌前半部也有很好的健美效果。
小動作防治幹眼症
“幹眼症”或稱幹燥性結膜、角膜炎,是由於角膜前淚膜的質或淚液量的不足造成的結膜、角膜上皮不能維持正常功能的一種疾病。以下幾個小動作對防治幹眼症非常有效:
(1)望遠
當需要長時間用眼時,每隔50分鍾,眼睛休息10分鍾並且做望遠運動。方法是找一個開闊視野,凝視遠處的某個主景,專心地看清楚或者以搜索目標的方式遊移視線,幾分鍾後再看近距離的東西,如此反複數次。
(2)閉眼
如果找不到開闊的遠景做望遠運動時,不妨閉起眼睛10分鍾,也是很有效的,或者已經感到疲倦勞累時,更應采取閉眼,畢竟充分休息才是最佳的眼睛休息法。
(3)轉眼
首先看著正前方,頭不動,眼珠子盡量往上看,再緩緩地往下看,再緩緩地往左看,再緩緩地往右看,如此反複數次,會有輕鬆及活躍的感覺。
(4)凝神浴麵
將兩手掌心搓熱,吸氣,兩手由承漿穴(嘴角)沿鼻梁直上至百會穴(前額),經後腦按風池穴,過後頸,沿兩腮返承漿穴,呼氣。做36次。
(5)意守明目
自然站立,抬頭望天約1分鍾,再低頭望地1分鍾。然後合目靜坐。將意念集中於雙眼,舌舐上齶,自然呼吸。
(6)按晴明穴
食指尖點按睛明穴,按時吸氣,鬆時呼氣,共36次,然後輕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7)揉按四白穴
略仰頭,眼光下移到鼻翼的中點。按時吸氣,鬆時呼氣,共36次,然後輕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8)揉按太陽穴
按壓太陽穴(眼尾與眉梢之間凹陷處)。按時吸氣,鬆時呼氣,共36次,然後輕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9)按壓攢竹穴
攢竹穴在眉毛內側頂端。按時吸氣,鬆時呼氣,共36次,然後輕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
(10)按風池穴
風池穴在耳後枕骨下。按時吸氣,鬆時呼氣,共36次,然後輕揉36次,每次停留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