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防治疾病小動作1(1 / 3)

肩周炎、腰腿痛、腸胃病、頸椎病、腰錐間盤突出、駝背、幹眼症、低頭綜合征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疾病。要想遠離這些疾病、擁有健康的身體,我們必須做到:沒病早預防,有病早治療。防治是戰勝疾病最好的方法之一。

小姿勢防病大效果

俗話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發現,如果姿勢挺拔,精神就會振作;姿勢鬆懈,精神就會萎靡不振。姿勢不正,脊柱前彎,形成駝背,就會使心、肺等內髒器官活動受到限製而致病。脊柱彎曲,久之就會壓迫神經或妨礙神經的活動,害處是明顯的。另外,姿勢和精神狀態關係也很密切。大腦生理學證明,肌肉保持緊張,就能刺激大腦,能使大腦積極活動,放鬆地坐在安樂椅上為什麼愛睡覺,道理也在於此。因此,平時注意保持正確姿勢是很重要的。

(1)背要挺直

姿勢變壞,都是由駝背開始的。脊柱是由三十多塊骨頭連接成的。周圍雖有肌肉、韌帶牢固地扶持著它,但終因脊柱是豎立著承擔上體重量,所以極易彎屈。另外,由於脊柱上方頂著有一定重量的頭,人們低頭工作的情況又多,這就很容易造成脊柱前屈,即駝背。為了防止駝背,背部經常保持挺直狀態尤為重要。

(2)收頜伸頸

如果能保持收頜伸頸的姿勢,胸部自然就會舒展,背部也會挺拔。人的頜如果前仰,胸部即使想展開也不能充分展開。脖頸如果回縮,頭就會後仰,背也會屈縮。

(3)挺胸

胸是心、肺等內髒器官的所在地,如果不舒展,壓迫胸部,就會妨礙內髒的活動。

(4)兩肩後引

胸部如果舒展,兩肩自然會向後引。如果特意把兩肩向後引得大些,則胸部也會舒展得大些。肩如能向後引使兩個肩胛骨盡量靠近,就會感到舒適。

(5)收腹並力入小腹

鼓肚會使上體後弓,腰部後彎強迫腰椎承受更大重量,所以必須保持收腹姿勢。同時,要力入小腹(指臍下部位),以保持人體重心穩定(力入小腹,即小腹要保持緊縮用力狀態)。

(6)全身放鬆

一提起要保持良好姿勢,不少人就容易全身僵硬起來,顯得硬梆梆的。全身肌肉、神經的過度緊張,反而會影響全身活動,並且容易疲勞。

小動作防治肩周炎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組織炎,這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炎症,50歲左右的人比較常見。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由於長期伏案工作,肩部的肌肉韌帶處在緊張狀態,故50歲以下人中也不少見。以下小動作對防治肩周炎非常有效:

(1)手爬牆

用患側的手摸住前麵的牆,從低到高,用食指和中指交替慢慢向上爬,爬到自己能夠耐受的高度,每天這樣訓練若幹次,就會天天有進步,越爬越高,對肩周炎的恢複會有很大的幫助。

(2)轉手臂

右手掌握住左肩,左手肩按順時針方向慢慢轉動30次,再按逆時針方向轉動30次,在轉動時,盡可能地不斷提高左手肩的高度,使手臂轉動的幅度加大。

(3)輕重拍打

用右手掌拍打左手,從小手臂一直拍打到肩部,由輕轉重,反複10次。然後,右手握空拳,敲打肩上部的筋,也先輕後重,敲打30次。

(4)勾手運動

右手的小手臂從正麵向後彎曲,左手的小手臂從後麵向上彎曲,然後在脊椎骨處使雙手的手指相觸,直至相勾。這個動作,左右手反複轉換方向各做10次。初做時,手肩肘處關節有疼痛的感覺,時間長了就會消失。

(5)鍾擺運動

即為肩關節內外旋轉運動。身體半蹲,患手垂直往前甩2次後,做一次外旋轉,往後甩2次後,做一次內旋轉。剛開始畫的圈子較小,要慢慢地增大。持之以恒,對肩周炎的恢複非常有益。

(6)對牆畫圈

麵向牆壁,伸直手臂,對牆象征性地做畫圓圈的動作。經常重複這個動作,對肩周炎的恢複將會有很大幫助。

(7)上肢繞脖子

將兩隻胳膊分別從前向後,或從後往前用力做繞脖子的動作。

(8)屈曲雙肘

背靠牆壁,雙肘屈曲90度,上臂緊貼軀幹和牆壁,手心朝上,向外向後,用拇指尖盡量觸及牆壁,然後手心朝下使拇指觸及上腹部。

(9)背後拉伸

雙手指交叉互握在背部,肘伸直,用健肢將患肢拉向健側,還原。接著雙指指觸後腰部,屈肘,雙拇指向背上方運動,盡量到高處,還原。

(10)拉毛巾

工作之餘拿個長毛巾,兩隻手各拽一頭,分別放在身後,一手在上,一手在下,跟搓澡似地拽它,剛開始可能活動受到一些限製,不要緊,慢慢來,動作可由小到大,每天堅持做幾次,肩周炎的狀況就會逐漸改善。

小動作讓你遠離腰痛

以上方法,可交替選用,隻要能堅持一段時間,腰痛就會明顯減輕。

(1)掌壓腰骶部

俯臥位,雙掌重疊壓在疼處腰椎上,以不引起疼痛為度。一呼一吸為1次,做10~15次。

(2)揉摩腰背

雙手掌揉按摩擦腰背肌肉,上下揉摩50~100次,同時扭動腰部,有舒筋活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腰痛的作用。

(3)揉筋結

用拇指指腹仔細在腰、骶部觸摸,如發現有壓痛的硬結時,則以指腹壓其上,每結揉1分鍾。

(4)俯臥翹身

俯臥位,頭偏向一側,雙手在腰後緊握,腹部為支點,頭胸和雙下肢翹起,膝關節伸直,每次抬起時間維持5秒以上,做9次為一組,休息2分鍾,再做一組。

(5)深蹲法

兩足距離與肩寬相等,下蹲時足跟不要離地,臀部靠近小腿,同時雙手握拳前伸,伸腰站立時雙臂收回,反複做10次。

(6)扭動髖關節

站立位,兩足平行分開約10厘米,雙手叉腰,兩側髖關節向左右側方扭動,同時肩部亦順勢向側後方傾斜,左右共做20次。

4招遠離膝關節疼痛

膝關節是人體在各種活動中負荷最大的關節之一,是承受人體重量的重要關節,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坐、臥、跑、跳等活動都離不了它。因為它的運動負荷量大,所以受損傷的機會也多。過量的活動,意外的扭轉、撞跌會使膝關節造成勞損、扭傷、挫傷;長時間在寒冷潮濕之地勞動,很容易形成關節炎。這些情況都可以造成膝關節活動困難,難以屈伸。活動可使其經絡疏通,氣血流暢,展舒筋骨,從而達到健身強膝,防病治病的目的。

(1)揉膝

取坐位,小腿屈伸均可,將兩手搓熱,分別放在兩膝關節處,揉膝30次,以膝部感覺微熱為佳。

(2)抱膝貼胸

直立,全身放鬆。抬右腿,屈膝,雙手抱膝,用力使膝關節貼近胸部,稍停,鬆開雙手,右腿還原成直立狀。再抬左腿,動作與右腿相同。10~15次。抱膝時將膝部最大限度貼近胸部。

(3)屈膝旋轉

兩腿並攏,屈膝半蹲,兩手扶膝,輕輕轉動膝部,可先從左至右,再從右至左,交替進行10~15次。另外,動作宜輕而緩慢,不可過快、過猛;在外傷及風濕活動急性期,膝關節腫脹充血時,不宜強行活動;有些膝關節病,如半月板損傷,髕骨軟化等症,則應遵醫囑治療。

(4)屈膝下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