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腿開立,與肩同寬,雙手扶膝,緩緩下蹲。下蹲時,臂部要盡量貼緊小腿,稍停片刻,再緩緩起立,做5~10次。
防治口腔疾病保健操
以下口腔保健操,能有效預防、改善、減輕口腔病症。具體動作如下:
(1)揉穴
用手指揉按兩側的下關、頰車穴位,以促進唾液分泌,改善因口中唾液減少而有助細菌滋生繁殖的狀況。
(2)叩齒
兩目虛閉,心緒穩定,輕叩上下牙齒。先叩後牙,後叩前牙,以增強牙周組織的抗病能力與咀嚼能力。
(3)攪海
用舌尖往返舐舌兩側的齒齦,促進血液循環,預防牙齦疾患。
(4)漱津
一手按摩上頜,一手按摩下頜,至口中唾液分泌量較大時,就如同漱口一樣用唾液鼓漱,然後咽下;具有清除口內汙物、減少口中細菌的作用。
(5)下頜運動
即速度緩慢,用力輕微地做張口、閉口、前伸、側轉的運動。具有增強下頜關節活動能力和固齒的作用
經常活動腳趾能防治腸胃病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的五髒六腑在腳上都有相對應的穴位。人的第二和第三個腳趾與腸胃有關,因此,經常活動它們可以達到健胃的目的。活動腳趾的方法非常簡單,最常見、有效的有以下幾種:
(1)腳趾抓地
采取站或坐的姿勢,將雙腳放平,緊貼地麵,與肩同寬,凝神息慮,連續做腳趾抓地的動作60~90次。在做此動作時可赤腳或穿柔軟的平底鞋,每日可重複多次。
(2)腳趾取物
每天洗腳時可在腳盆裏放一些橢圓形、大小適中的鵝卵石或其他物體,在泡腳的同時練習用二、三腳趾反複夾取這些鵝卵石。溫水泡腳有利於疏通經絡,腳趾夾取鵝卵石可刺激局部胃經的穴位,堅持練習對胃病患者大有裨益。特別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所選取的物體表麵一定要光滑,以免劃傷局部皮膚,誘發感染甚至糖尿病足(一種下肢缺血性疾病)。
(3)扳腳趾
在看電視或休息時可反複將腳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同時配合按摩二、三腳趾趾縫間的內庭穴。對於消化不良,有口臭、便秘的患者,宜順著腳趾的方向按摩此穴,以達到瀉胃火的目的;對於脾胃虛弱、腹瀉、受涼或進食生冷食物後胃痛加重的患者,可逆著腳趾的方向按摩此穴。
防癌隻須每天1個小動作
據統計,40%的癌症和食物攝入有關,這是因為食物中的一些致癌物質在作祟,包括亞硝酸類化合物、化學合成劑、防腐劑等。這些物質被機體攝入後會刺激、促進細胞突變,從而帶來機體癌變。而阻擊這些壞物質,唾液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被認為是它們進入人體的第一道關卡。
人的唾液中含有13種消化酶、11種礦物質、9種維生素、多種有機酸和激素等。其中,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和維生素C的解毒功能最強,它們不僅有抗氧化的作用,還能消除體內的氧自由基,分解進入口腔的致癌物質,有效減少癌症的發病率。
此外,美國佐治亞大學的試驗也表明,在亞硝酸類化合物、黃曲黴素等強致癌物質中加入口腔分泌出的唾液,其細胞的變異原性在30秒內會完全喪失。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用餐節奏不宜太快,“細嚼慢咽”方能發揮唾液的抗癌功效。在食物的持續刺激下,讓它們和唾液充分混合,並且盡量增長攪拌時間,才能讓唾液裏的酶充分降解,從而充分發揮唾液的抗癌功效。
那麼,到底應該保持怎樣的咀嚼頻率呢?
專家們通過實驗表明,細嚼30秒能使致癌物質的毒性降低,如果按每咀嚼一次1秒鍾計算,一口食物咀嚼30次再咽下去,就能充分發揮唾液的抗癌功效。
每天按摩5要塞與疾病說拜拜
養生專家指出,要是每天都能夠按摩身體的“5要塞”,一些小毛病就不會輕易找上身了。但必須注意,在按摩這“5要塞”時,力度要掌握適中,次數以自己感覺舒服為好,如果方便,可以在前胸、脊柱等處抹些潤膚霜,按摩起來更舒服。
(1)按摩前胸
前胸的胸腺是整個免疫係統最關鍵的部分,按摩前胸就像打開了免疫係統的按鈕一樣,促進胸腺源源不斷地分泌出免疫活性肽物質,從而增強了身體的抵抗力,按摩時可以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上至頸部下至心窩部),大約100~200次左右。
(2)按摩脊柱
在武俠小說中,要達到練武的高峰境界往往需要“打通任、督二脈”,可見這兩個穴位的重要地位,而脊柱就是督脈的行經之地,按摩脊柱可以讓督脈的經絡暢通,氣血運行順暢,強身健體。
(3)按摩腋窩
這是日常按摩比較容易忽視的部位,其實,腋窩是血管、淋巴、神經最豐富的地方,按摩此處可以讓血液、淋巴“動起來”,促進循環,使身體排除毒素。當然,不少人會因為觸摸到腋窩的“癢癢肉”而哈哈大笑,可別小看了這幾聲笑聲,這是按摩的輔助作用了,笑時很多器官都能得到刺激,特別是大腦、心髒及肺,可以在笑的過程中進行氧氣的交換。
(4)按摩肚臍
肚臍上有神闕穴,如果做藥物貼敷,常常會選擇此處,治療胃脘脹氣、消化不良、便秘等。按摩此處能夠緩解這些不適。
(5)按摩腳底
沒事經常彎彎腳趾或出去散步、踩鵝卵石、溫水泡腳等,都能促進腳部血液的流暢,以便把遠端的血液推向心髒和大腦,並可以調節陰陽平衡。
防治小腿腫脹4動作
以下動作能伸展腿部的肌腱,帶動脊椎及全身肌肉的伸展,促進下半身血液循環,有效防治小腿腫脹。具體動作如下:
(1)坐在椅子上,雙腿彎曲膝蓋並攏,腳尖繃直,雙手環抱小腿,額頭放在膝蓋上,保持自然的呼吸,肩膀放鬆。
(2)雙腳腳尖勾回,雙手握著腳尖。使腳尖盡量向回拉。盡量放鬆您的腳踝。
(3)雙腿並攏,俯身向下,將胸、腰、腹貼在大腿上,雙手環抱小腿。
(4)吸氣雙腿向前伸直,呼氣雙手向前盡量推,腳尖繃直,保持自然呼吸10~15秒。
消除臉部浮腫3按摩
臉部浮腫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按摩、指壓,唯有透過穴道按摩才能夠徹底消除臉部的浮腫。具體方法如下:
(1)按摩去除雙眼的浮腫
利用兩隻手,以拇指指根隆起處按住太陽穴,然後持續5秒鍾即可。必須注意的是,按壓的時候可以稍微向斜上方按,然後朝外側推移。
(2)輕敲慢打調整臉部線條
兩手握拳,然後放在太陽穴附近,從太陽穴到臉頰來回輕輕敲打,反複進行可以讓臉部線條更纖細。
(3)按摩浮腫的臉部
用食指、無名指、中指尖輕輕地按摩浮腫的臉部,按摩的方式是從嘴角到太陽穴,用畫圈的方式。但要注意動作輕柔,用力不可太猛。
8動作防治頸椎病
長期伏案工作使頸部肌肉、關節囊、韌帶等穩定組織經常處於緊張、疲勞、乏力的不良狀態。久之,各組織失去了應有的彈性而變得鬆弛,頸椎間關節不穩,從而加速頸椎椎間盤等組織的退行性變化,影響到神經血管,產生一係列諸如頭暈、眼花、頸肩背上肢痛、麻等頸椎疾病的症狀。以下幾個小動作對防治頸椎病非常有效:
(1)雙手摩擦
兩腳分開站立,距離與肩同寬。身體力求放鬆,雙手掌心放置於頭頸後,手掌用力摩擦頸部以使有溫熱、舒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