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你現在雖然一大把年紀了, 但是還可以讀書,不過應當從“敬靜純淡”四字上實實在在下工夫,縱然不能如孟子說的“深造自得”那麼有趣味,和杜元凱說的“優柔厭飫”即悠閑自得那麼滿足,但是養得胸中一種恬靜書味,也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

8. 同治八年七月二十六日 日記

【原文】

念老年讀書,如旱苗葉已枯槁而汲井灌溉,雖勤無益,古人所以戒時過而後學也;然果能灌溉不休,則禾稼雖枯而菜蔬或不無小補耳。

【譯文】

到了老年再發憤讀書,就像是灌溉已經枯萎的禾苗一樣,於事無補。所以古人說讀書一定要趁年輕的時候。

修身養性篇

1.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九日 日記

【原文】

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此之不知,遑問其他?

【譯文】

不好聽的話不要輕易說出口,不要用氣憤的話反擊對方,這些都不知道,何問其他方麵?

2.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日記【原文】

論語曰:“望之儼然”。要使房達之際,仆婢如之前、燕昵之友常以此等氣象對之方好,獨居則火滅修容。

【譯文】

論語上說:“要看著莊嚴”。居家過日子,無論是在仆人麵前,還是在親朋好友麵前,都要莊重,就是自己獨處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儀表,注意自己的修養。

3. 稟父母書

【原文】

滿則招損,亢則有悔,日中則昃,月盈則虧,至當不易之理。

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

【譯文】

自滿了就會招致損失,高傲了就會招致後悔,太陽到了正午就要偏斜,月亮圓了就要虧缺,這是完全正確不可改變的道理。

4. 諭紀鴻書

【原文】

凡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爾尚年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

鹹豐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譯文】

凡是做官的家庭,由儉樸變為奢侈容易;由奢侈再返回儉樸就困難了。你年齡還小,千萬不要貪圖奢侈浮華,不要養成懶惰的習慣。無論大家小家、做官的、務農的、做工的、經商的、,隻要勤儉節約,沒有不興旺的;驕傲奢侈,懶惰懈怠沒有不衰敗的。

5. 致沅弟書

【原文】

凡人為一事,以專而精,以紛而散。荀子稱耳不兩聽而聰,目不兩視而明;莊子稱用誌不紛,乃凝於神,皆至言也。

鹹豐八年正月十一日

【譯文】

做事一定要專心,不可三心二意,荀子說耳朵同時聽兩種聲音,就聽不清,眼睛同時看兩個地方就看不清;莊子說用心不雜,才能聚精會神,這些都是至理名言。

6. 鹹豐十年四月初四日 日記

【原文】

季高言,凡人貴從吃苦中來;又言,收積銀錢貨物,固無益於子孫,多見道之語。

【譯文】

左宗棠說,凡是有所作為的人,都是自己辛苦奮鬥的結果;又說,無論為子孫積累多少金銀,對他們也沒有用,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7. 致沅弟書

【原文】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鹹豐十年九月二十三日

【譯文】

天下古今的平庸之輩,全都是因為一個惰字而招致失敗;天下古今有才能的人,全都因為一個傲字而招致失敗。

8. 鹹豐十一年十一月初九 日記

【原文】

是日與虎臣談修己治人之道,勤於邦,儉於家,言忠信,行篤敬四語,終身用之,有不能盡,不在多,亦不在深。

【譯文】

有一天和幕僚陳虎臣談論自己的修養和教育別人的辦法,就是治理國家要勤於政事;治理家庭要儉樸;說話要實事求是,堅守信用;辦事要忠誠有禮貌。有這四句話一生也用不完,不在有很多的話,也不在有很深的道理。

9. 致沅弟書

【原文】

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開月未圓”七字,以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於此。

同治二年正月十八日

【譯文】

我平日最欣賞古人“花未全開月未全圓”七個字,認為做人不可鋒芒畢露,惹人嫉恨。

10. 致沅弟書

【原文】

倔強二字,卻不可少,功業文章,皆須有此二字貫注其中,否則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謂至剛,孔子所謂貞固,皆從倔強二字做出。

同治二年正月二十日

【譯文】

為人倔強二字,是不可缺少的。一個人的功名、事業、文章,都必須有這兩個字貫穿其中,否則柔弱委靡,一件事也做不成。孟子所說的至剛,孔子所說的貞固,都是這個道理。

齊家教子篇

1. 稟父母書

【原文】

夫家和則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無不從,弟有請兄無不應,和氣蒸蒸而家不幸者未之有也,反是而不敗者,亦未有也。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

【譯文】

“家和萬事興”,如果一家人能兄長說話弟弟無不聽從,弟有請求,兄長無不答應,總是團結和氣家道就能夠興旺,反之,則家運就會走向敗落。

2. 致澄、溫、沅、季弟書

【原文】

吾細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隻一代享用便盡,其子孫始而驕佚,繼而流蕩,終而溝壑,能慶延一二代者鮮矣。商賈之家,勤儉者能延三四代;耕讀之家,謹樸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則可以綿延十代八代。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

【譯文】

我仔細思考凡是天下做官的人家,大多隻一代就衰敗了,主要是他們的子孫開始驕橫放縱,接著流落漂泊,最終死在荒郊野外,能延續一兩代的很少;做生意的人家,勤勞儉樸的能延續三四代;有讀書人的農民家庭,謹慎樸實的人家,能延續五六代;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人家,就可以十代八代綿延不斷。

3. 致澄弟書

【原文】

餘與沅弟論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岡公為法。大約有8 個字訣,其4 字即上年所稱書、蔬、魚、豬也,又4 字則曰早、掃、考、寶。早者,起早也;掃者,掃屋也;考者,祖先祭祀,敬奉顯考、王考、曾祖考,言考而妣可該也;寶者,親族鄰裏,時時周旋,賀喜吊喪,問疾濟急,星岡公常曰人待人無價之寶也。

鹹豐十年閏三月二十九日

【譯文】

我和沅弟討論治家的方法,一切以祖父為榜樣,大致有8 個字,其中4 個字就是上年所說的書(讀書)、蔬(種菜)、魚(養魚)、豬(養豬),還有4 個字是早、掃、考、寶。早,是起床要早,勤奮持家;掃,是清掃房屋和院落;考,是祭祀祖先,敬奉亡故的父母親、祖父母、曾祖父母;寶,是親族鄰裏常常來往,祝賀喜事,吊唁喪事,慰問病人,救助急難的人。祖父常說人待人是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