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大事年表(2 / 2)

康熙二十八年(1689)

正月,第二次南巡。

七月,簽訂《尼布楚條約》。

康熙二十九年(1690)

四月,《大清會典》修成。

七月,首次禦駕親征噶爾丹,駐博洛和屯,因疾回鑾。

八月,烏蘭布統大捷,噶爾丹逃遁。

康熙三十年(1691)

三月翻譯《通鑒綱目》成,親製序文。

五月,喀爾喀部內附,行多倫會盟。

康熙三十一年(1692)

九月,大閱於玉泉山,改玉泉山澄心園為靜明園。

康熙三十二年(1693)

九月,修盛京城。

康熙三十三年(1694)

五月,命翰林院、詹事府、國子監日輪四員入值南書房。

十一月,設虎槍營,分隸上三旗。

康熙三十四年(1695)

二月,重修太和殿。

十一月,大閱於南苑。

康熙三十五年(1696)

二月,第二次親征噶爾丹。

五月,昭莫多大捷。

康熙三十六年(1697)

二月,第三次親征噶爾丹於寧夏。

四月,費揚古疏報噶爾丹仰藥死。

康熙三十七年(1698)

正月,巡幸五台山。

三月,封皇長子胤禔為直郡王、皇三子胤祉為誠郡王,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俱為貝勒。

康熙三十八年(1699)

二月,第三次南巡。

康熙三十九年(1700)

正月,閱視永定河工程。

二月,親自指示修永定河方略。

十月,皇太後六旬萬壽節。

康熙四十年(1701)

五月,巡幸塞外。

康熙四十一年(1702)

正月,詔修國子監。

九月,第四次南巡。

十月,行至德州,皇太子病,中途回鑾。

康熙四十二年(1703)

五月,索額圖被拘禁於宗人府。

康熙四十三年(1704)

十二月,以禦製詩集賜廷臣。

康熙四十四年(1705)

二月,第五次南巡。

康熙四十五年(1706)

五月,建避暑山莊於熱河,為每年秋獮駐蹕行宮。

康熙四十六年(1707)

正月,第六次南巡。

六月,巡幸塞外。

康熙四十七年(1708)

九月,太子胤礽被廢。

康熙四十八年(1709)

三月,複立胤礽為太子。

康熙四十九年(1710)

正月,皇太後七旬萬壽。

十月,宣布普免天下錢糧,自康熙五十年始,三年而遍。

康熙五十年(1711)

八月,皇四子胤禛第四子弘曆(即乾隆皇帝)出生,母為四品典儀淩柱女鈕祜祿氏。

十月,命張鵬翮處置江南科場案。

康熙五十一年(1712)

二月,頒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

九月,皇太子胤礽複以罪廢,禁錮於鹹安宮。

康熙五十二年(1713)

三月,六旬萬壽節,舉行千叟宴。

康熙五十三年(1714)

二月,前尚書王鴻緒進《明史列傳》280卷,命付史館。

康熙五十四年(1715)

正月,詔貝勒胤禩、延壽溺職,停食俸。

康熙五十五年(1716)

十月,禁南洋貿易,東洋照舊。

康熙五十六年(1717)

七月,策旺阿拉布坦遣將侵擾西藏,殺拉藏汗。

十二月,皇太後逝,康熙病70餘日,腳麵浮腫。

康熙五十七年(1718)

二月,翰林院檢討朱天保上疏請複立胤礽為皇太子,誅之。

十月,命皇十四子胤禵為撫遠大將軍,進軍青海。

康熙五十八年(1719)

四月,命撫遠大將軍胤禵駐師西寧。

康熙五十九年(1720)

十月,詔撫遠大將軍胤禵會議明年師期(出師的日期)。

康熙六十年(1721)

三月,大學士王掞等疏請建儲,被治罪。

十月,召撫遠大將軍胤禵來京。

康熙六十一年(1722)

正月,舉行千叟宴。

十月,命雍親王胤禛等視察倉儲。

十一月十三日(12月20日),駕崩於暢春園,年6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