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唐三彩騎駝樂舞俑)
京陶公司創立於1959年,起初隻有資本300萬日元,職工26人。它從生產電子工業陶瓷材料——半導體集成電路組裝開始,30年後銷售額達到25億美元,產品也從電子陶瓷發展到機械陶瓷、生物陶瓷,從一般元件發展到生產攝像機、個人電腦,一舉躋身於日本高技術大企業之列。在以善於經營著稱的日本人心目中,京陶之所以能一枝獨秀的原因是它在管理上“技壓群芳”:融經濟與文化於一爐,集科學與藝術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管理特色和企業文化。作為日本人最敬佩的公司,京陶的企業文化和核心便是“敬天愛人”。
麵對“企業”這樣一個活生生的組織,企業家們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是:用什麼來維係企業的存在?靠什麼搞好企業?京陶公司的創始人稻盛和夫的結論是:人心比什麼都重要!他說:“人們常常說人心易變,我卻認為在當今世界上再沒有比人心更強有力的東西了。翻開世界曆史、日本曆史來看,人心之偉大以及它完成的宏偉事業實在是不勝枚舉。”稻盛和夫在就任總經理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敬天愛人”這四個字作為社訓。據說,“敬天愛人”一詞出自日本著名政治家西鄉隆盛的名言:天賜吾與人生同一愛,故應以愛己之心愛人。
稻盛賦予這四字以新的解釋:“‘天’乃道理,講道理即為敬天;‘人’即民眾,以仁愛之心去愛民眾,即為愛人之意。”80年代初,稻盛在總結公司的成功經驗時這樣說道:“社會上認為京陶公司是靠技術發展起來的,我卻不這樣看,迄今為止,我花在培育精神方麵的時間要比用在技術方麵的時間多一倍。我認為京陶公司成功的原因就在這裏。我用“以人為基礎的經營”這句話來解釋培養精神的含義。
為了贏得職工的信任,稻盛首先毫無保留地向大家“暴露自己”以及關於自己的隱私和“醜聞”。自然也要求他的同事和部下像他一樣坦誠、認真。在招收新職工時,他首先闡述的是自己的人生觀、事業觀,大講“人為什麼要勞動”、“本公司職工為什麼拚命工作”等人生哲學,並強調“我錄取新職工的標準不是能力,而是看他是否有理解貧苦人的心情,對別人的辛酸是否無動於衷,看他是否具有能力克製私欲,是不是一個坦率的人、老實的人”。
稻盛還利用一切場合宣講他的“京陶哲學”:“來公司是為了拿薪水,這是不對的。既生為人,就應該讓隻有一次的人生過得充實。所謂充實的人生,或者是為了集體,或者是為了社會,總是要以某種形式對人有益。”“不能為金錢而工作,工作要靠心,靠精神去完成。”
在日常生活中,稻盛不忘向公司職工灌輸他的“教義”。京陶公司有種“社風”,就是喜歡聚餐。來了新職工要聚,超額完成任務要聚,辭舊迎新要聚,而稻盛則是每場必到。他不是為了飲酒作樂,而是借此機會了解下情,解答疑問,消除不滿,協調上下關係,進行團體意識的教育,進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所以,這種聚餐會後來被稱之為“稻盛和夫式的酒會”。
在今天競爭激烈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程度日顯加深,而同時由於激烈競爭所帶來的高強壓力,又使心靈倍感沉重和孤寂,人們不禁發出了渴望真情的呼喚。真情、愛心在今日社會顯得猶如沙漠之中的綠洲,而京陶公司便把自己塑造成這樣一個綠洲。
日本人受中國儒家文化影響至深,吸收了儒家文化的許多精神。其中,儒家的“仁愛”便被日本人吸收並發揮得淋漓盡致,從京陶公司的“敬天愛人”便可略見一斑。京陶公司在對待員工上,可以說做到了鬼穀子所說的“待人意慮之交會,聽之候之也”,即待人接物誠懇,上下交流之後能廣泛聽從眾人言論。而且,京陶公司“敬天愛人”的文化與策略可以說是抓住了企業經營管理的關鍵,深刻體現了鬼穀子的“持樞”之道。所以,經營好一個企業最根本的就是管理好這個企業的人,抓住他們的心,順應其種種層次的需求,從而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