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創造和諧的人際關係——九型人格在社交中的應用(2 / 3)

有趣的是,向和自己相同人格類型的人們傳遞反饋意見可能是最困難的。我們可能討厭那些與我們行為類似的人,因為他們總是提醒我們想起自己。因此這種情況下的反饋可能含有的一些負麵因素,對方憑直覺就能感覺到,然後就會憤而反擊。

為了避免每種“九型人格”類型在向他人傳遞反饋意見時容易犯一些無意但卻普遍的錯誤,下麵列出了一些反饋提示,供大家學習。

(一)對完美型的提醒

盡管你會竭盡全力使自己的行為表現完美,但並不是每個反饋意見的接收者都希望在你的幫助下也變得一樣完美。

反饋提示:

1.發揮自己凡事力求詳細精確的一麵,但需避免過於關注細節或者對一些小的事物過於吹毛求疵;

2.保持幫助別人改善自己的能力,但要盡力避免使用一止些明確的或者暗示的評判詞句;

3.保持誠實、坦率的性格,但在傳遞反饋意見之前,首先化解心中殘存的憤怒和不滿,這樣自己的情緒才不會通過身體語言顯露出來。

(二)對給予型的提醒

盡管你非常願意和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見解,但要記住反饋意見的接收者也許並不需要你的幫助,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

反饋提示:

1.保留自己對於別人的正麵認識,但是不能一點也不發表自己的反麵意見;

2.需要注意別人的感受,但是不能因為害怕傷害對方而把事情講得模糊不清;

3.注意對方的反應,但是不要跟著對方的情緒走,一會兒高興,一會兒失落;

4.保持自己敏銳的感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見解並不總是正確的,尤其是生氣的時候。

(三)對實踐型的提醒

別人也許不像你那樣幹勁十足,也許並不認為工作是生活的全部,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願意完善自我、追求成功。

反饋提示:

1.集中注意力,但是也要考慮到他人的感受;

2.有條理、減實,記住要溫柔一些;

3.關注反饋結果,不要把精力花費在列舉大量的例子上,因為那樣會偏離軌道;

4.耐心一些。

(四)對浪漫型的提醒

不管你的表現如何誠懇、可靠、富有感情,有時別人仍然會誤解你的意圖。

反饋提示:

1.富有感情,但是不要根據自己的感覺來揣測對方的感受;

2.保持真實的態度,但是同時也應該提供一些積極的評價;

3.注意對方的感受,努力去配合對方的情緒、精力而不是反之。

(五)對觀察型的提醒

人們也許並不喜歡明確的、合乎邏輯的反饋方式,而更傾向於完整的想法和感受的相互交流。

反饋提示:

1.保持自己的精確性,但是注意不要過分簡練,否則對方可能無法理解你所說的內容;

2.繼續認真思考自己的反饋方式,但是注意不要給接收者提供過多的信息;

3.明確自己任務的同時也要與他人進行情感的交流。

(六)對忠誠型的提醒

在傳達了反饋意見後,對方自然會采取措施以取得積極的效果,不要認為隻有自己才能解決相關問題。

反饋提示:

1.事先的計劃是必要的,但在討論之前自己應該保持平靜;

2.細節很重要,但也要關注大局;

3.事先預測結果是有幫助的,但要注意平衡,不能隻設想到消極的可能性,積極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4.相信自己的見解,但是不要認為自己所有的想法都是正確的,最好把它們隻當作一種假設,而從接收者那裏尋求真正的答案。

(七)對享樂型的提醒

盡管你具備敏捷的多向思維,但是反饋的接收者卻隻能在完全解決一個問題後才考慮另一個問題。

反饋提示:

1.保持自己的樂觀,但是注意不要掩蓋接收者需要聽取的意見;

2.注意不要過分相信自己的背景推測,以免延誤真正問題的解決;

3.要集中介紹相關信息,以免接收者偏離軌道。

(八)對指導型的提醒

盡管有事發生時,你總是喜歡正麵解決,但要記住反饋的接收者可能更喜歡按照自己的時間規劃和方式來處理一切。

反饋提示:

1.保持自己關注中心點的能力,但要采取容易被接受的方式;

2.事先考慮一下如何措辭;

3.可以擁有自己的觀點,但是最好先聽取一下對方的意見;

4.繼續保持自己對整個工作的控製能力,但不要表現得過於緊張,否則會讓對方不堪重負;

5.微笑、開一些輕鬆的玩笑以及耐心地等待他人的反應,對於交流效果都是有幫助的;

6.保持自己的真實,但是也可以表現得更積極一些。

(九)對調停型的提醒

和諧友好的氣氛固然重要,但是反饋的接收者可能更想直接地解決問題。

反饋提示:

1.保持自己和諧、友善的一麵,但是傳遞的信息要盡量清晰;

2.可以從多個方麵考慮問題,但要注意把精力集中在中心問題上;

3.給予反饋時注意一次隻針對一個問題,其他相關的問題可以留到下一次討論。

★二、如何進行反饋

掌握了每種人格類型的反饋提示,可以幫助我們在反饋時相應調整自己的行為,而掌握和練習一些基本的反饋技巧則更有益處。這一部分介紹的反饋技巧適用於每種人格類型。掌握了這些基本技能之後,再結合自己對不同類型的了解,就可以量體裁衣,根據對方的人格特征確定采用的反饋方式。

通用反饋法簡單、有效,可以用來傳遞正麵的以及負麵的信息。掌握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改善我們給予反饋的能力,同時也能讓對方更容易理解包含在反饋裏的含義。

(一)通用反饋法

通用反饋法按照順序包括三個步驟:

1.看得見的行為。首先,描述一下對方實施的具體的、看得見的行為,注意要條理清楚,忠於事實。談話以這種具體案例開始,有助於在早期就達成共識,同時還能降低對方的抵觸情緒。

2.行為造成的影響。在這個步驟中,告訴對方反饋信息對他:對整個公司、對自己都很重要。這樣的話,不但激發了對方改正行為的動力,而且也提供了為什麼要改正的基本原因。

3.合適的行為。最後一個步驟,向反饋信息的接收者提供一些可供選擇的行為方式,這能夠幫助他們思索一下自己當時主要忽略了哪些因素。這個步驟使提供反饋者在要求別人改變的同時去除了一些自己的主觀臆測。

(二)通用反饋法的具體應用

通用反饋法具體應用的整個場景分為三個部分——看得見的行為、行為造成的影響、合適的行為。下麵是具體的措施。

看得見的行為:

我希望我們能花些時間談個事情。現在可以嗎?(聆聽對方的回答)你的兩個客戶(記住這裏要說出客戶的名字)給我打電話,他們覺得最近和你的會麵(指出確切的時間)顯得過於倉促。你同意嗎?(聆聽對方的回答)

行為造成的影響:

客戶想知道你是否聽取了他們的觀點。如果因為這個他們決定與別人合作,那該是一件多麼可惜的事情。我們尊重你的工作,作為公司也希望你繼續與這些客戶合作,而不願意讓別人接手。我當時不在現場,沒有什麼第一手資料,因此也不知道情況為什麼變得這麼棘手。你怎麼想呢?(聆聽對方的回答)

合適的行為:

大體上,我們在和客戶會麵時應該定時地提出問題,然後認真聽取對方的反映。以這件事情為例,你可能很想立刻打電話,詢問客戶究竟他們的意思是什麼。如果你這樣做的話一定要非常謹慎,注意不要一上去就解釋自己為什麼做這個,或者為什麼沒有做那個,等等。盡管你很想告訴他們,但是這樣做很容易讓他們覺得你根本沒有聽取他們的意見。你想怎麼做呢?(聆聽對方的回答)

絕大多數時間,隻要我們使用通用反饋法,然後盡量去除自己的人格類型帶來的障礙,就能有效地給予反饋。如果你願意對自己傳遞反饋信息的方法和方式進行調整,同時考慮對方的人格類型所具有的特點,那麼你會感到更加遊刃有餘。

(三)給予反饋的更多技巧

下麵還有一些傳遞反饋信息的技巧,適用於每個人。不管是預先規劃如何進行反饋,還是真正開始傳達相關信息,這些技巧都非常實用。

1.在開始說話之前最好先考慮一下所要講的內容,確保對話是雙向進行的。

2.反饋應該針對人們可以有所改變的領域,記住最重要的一點:沒有人可以改變別人,隻有自己才能改變自己。

3.確保自己給予反饋的目的是為了對他人有所幫助,而不是為了傷害對方或者強迫對方改變。

4.事先和他人預演一下如何給予反饋,一方麵可以練習,另一方麵可以得到一些建議,注意自己交流時流露出的非語言信息。

5.應該私下傳遞反饋信息。表達直接,但同時應當對他人保持尊重,確定對方目前的情緒狀態可以聽得進你說的內容。

6.反饋意見除了負麵信息之外,還應當包含積極的信息。不要試圖用自己的想法去解讀對方的行為。

▲第三節 衝突處理

在企業生活中,衝突是給人帶來巨大壓力的因素之一。人們之間之所以產生衝突,原因可以說是無窮盡的,包括資源、戰略、決策、目標、角色、報酬、文化、權力、領導方式、接納、個性等等。衝突如果得不到解決,不但會傷害個人,還會影響到個人所屬的企業。

★一、如何避免衝突

盡管絕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衝突,但是它仍然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當然也是企業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可以逃避衝突,也可以正麵迎戰衝突,但是更好的選擇則是在事前預防衝突,在衝突發生時采取措施使其降溫,以及無論怎樣都積極地解決衝突。

人們在一起工作,難免會發生一些小的分歧。一個人的行為可能會違背另一個人心中的預想,由於事前人們並不會一起討論何者才是自己預想的行為,所以觸犯者根本不可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令人憤怒的。當這些令人不快的行為發生時,被冒犯的一方感覺到對方觸動了自己的憤怒“觸發器”,或者說自己被“觸怒”了。

當被觸怒時,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直接向對方抱怨什麼。我們或者希望對方的行為隻不過是一次無意識的冒犯,或者覺得直接說出自己的不開心隻能把情況搞得更糟——可能會釀成衝突,也可能會傷害對方,或者兩者都可能發生。心中的不快開始累計,最終總會演變成為衝突,或者說終於“爆發”了。

在爆發時,我們的情緒更加激昂,敏感度開始增強,對積怨討個說法的危險程度更是呈幾何級地上升。這種情況下往往出現如下的結果:或者兩方發生爭吵,或者一方躲開另一方,或者兩種情況同時發生。一般地,一個人在被觸怒三次後才會爆發;但是有時僅僅兩次甚至一次後,憤怒就表現出來了。

衝突的積蓄和爆發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自我發展機會;事實上,從開始被激怒到最終爆發的過程,不但可以反映我們所處的環境以及衝突的另一方的特點,而且會更多地暴露出我們自己的個性。下麵將要介紹如何利用衝突的積蓄和爆發這一過程來促進自我發展。

1.在工作關係確立的最開始告訴對方哪些行為可能會觸怒自己。在工作關係確立後,你可以和其他人具體談一下彼此之間新形成的關係,以及各自的工作風格,同時雙方也可以強調一下哪些行為可能會觸怒彼此。

2.在意識到自己被觸怒時立刻告訴對方。在被觸怒後立刻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注意不要帶有太多的個人情緒;我們不能讓怒火自行積蓄,然後才向對方攤牌。

3.在自己的行為已經開始顯露心中的憤怒情緒時,可能的話進行一些體育鍛煉,比如做做健身或者出去走一走。當我們感到憤怒時,往往會變得緊張,肌肉自動繃緊,大腦運轉和情緒反應也會加快。做一些別的事情可以打破這一循環,同時我們也能從一個新的、更有建設性的視角重新看待那些觸怒自己的行為。

4.當感到被觸怒的時候,回答下麵的問題。我對所處環境或者他人行為的反應是否說明了我在人格類型方麵存在一些問題,自己又在哪些方麵需要改善,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才能塑造最佳的自我?

毫無疑問,這是理解和處理自己憤怒情緒的最富建設性、最有效的方法,需要你做的隻是保持一種心態,捫心自問:對於這個事情,我剛剛的反應非常強烈、消極,這說明了我本身的哪些問題?麵對這次體驗,我如何才能表現出完全不同的反應?這些反應包括內心對事情的解讀、特有的情緒響應以及你當時的舉止行為。

★二、發生衝突時如何接近對方

下表的內容包括:哪種情境下該種人格類型最容易被觸怒,這種人格類型在被觸怒時的行為舉止以及如何接近被觸怒的這一方。

表6-1 不同性格類型的觸怒情景及其應對策略

情 景

行 為 舉 止

接 近 策略

完美型

▲被批評時;

▲另外一方的不能堅持到底;

▲單方麵地改變計劃;

▲感覺到被欺騙。

▲簡短的言論;

▲針對別的事情進行譴責;

▲一些非語言表達暗示了他在生氣;

▲什麼也不說。

▲采取解決問題的態度;

▲給他們時間好好梳理自己的情緒;

▲對談話進行一定的規劃;

▲首先讓完美型說出自己的想法;

▲不要使用評判式的語言。

給予型

▲做的事情被視為理所當然;

▲不被欣賞;

▲自己的講話沒被認真聽取。

▲長時間壓抑自己的感受;

▲決定說點什麼的時候往往情緒激動;

▲事先思考要講的內容。

▲讓他們盡情地訴說;

▲詢問一些澄清的問題;

▲和他們分享自己的觀點;

▲注意要確認他們的觀點;

▲討論感受和想法。

實踐型

▲被安排在一個可能失敗的位置上;

▲看起來不是很專業的;

▲因為別人拙劣的表現而受指責;

▲不會因為所做的工作而獲得讚揚。

▲詢問一些簡單的問題;

▲不願意告訴別人自己的煩惱;

▲身體語言不會泄露自己的內心感受;

▲隨著時間的流逝,聲音會變得尖銳;

▲隨著時間的過去,所說的話越發簡略。

▲友善、清楚地表達;

▲確定不要有過多的工作壓力;

▲語氣不要帶有強烈的情緒色彩;

▲使用理性的、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法。

浪漫型

▲被忽視或者怠慢;

▲被要求做一些違背自己價值標準的事情;

▲讓人嫉妒的事件。

▲講話生硬;

▲變得極其安靜;

▲多種強烈的感受交織在一起;

▲過度分析形勢以支持自己的理解;

▲長時間堅持自己的感受。

▲坦誠地邀請對方表達自己的感受:

▲認真聆聽直到對方說完為止;

▲不要暗示說覺得浪漫型過於敏感;

▲注意不要表現出指責或者批評的態度。 觀察型

▲破壞彼此之間的信任;

▲感到驚訝;

▲不誠實;

▲不受控製的局勢;

▲工作任務過重。

▲講話很少

▲退避,但可能並不表現出來;

▲把情緒都窩在心裏;

▲怒氣積壓太多或者爆發的時候會表現出自己的憤怒。

▲事前告訴觀察型想和他們進行交流的願望;

▲為第一次交談設定清晰的、雙方認可的期限;

▲讓觀察型講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麵對問題保持理性的態度。

忠誠型

▲壓力;

▲缺乏真誠;

▲缺少關心;

▲濫用權力。

▲可能采取退避的態度;

▲進行透徹的分析;

▲反應強烈;

▲內心不斷地進行猜測。

▲在忠誠型退避的時候給他們空間;

▲讓忠誠型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

▲認可他們的看法;

▲做到熱心、真誠,重建信任。

享樂型

▲沉悶乏味、太過平常的任務;

▲別人的不理會或者不嚴肅對待;

▲不公平的批評。

▲通過想象一些美好的事情來逃避痛苦;

▲為自己的行為自圓其說;

批評或者譴責他人。

▲首次交流的提議不要打擾到享樂型;

▲詢問一些非評判性的、自由回答的問題;

▲真誠、直率,不要采取批評的態度。

指導型

▲不講道義;

▲不直接處理問題;

▲人們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沒有防備;

▲缺乏事實。

▲澎湃的怒火驅使著他們采取行動;

▲快速地分揀和整理相關信息和感受;

▲如果可能,盡量避免脆弱或者失控的情緒;

▲從自己信任和尊敬的人那裏獲取建議;

▲直率;

▲誠實;

▲傾聽指導型強烈的內心感受;

▲不要表現出軟弱或者不確定;

▲不要使用那些可能會讓指導型誤認為是批評的語言。

調停型

▲平靜、和諧的生活被打斷;

▲被人指點該怎麼做;

▲被忽視;

▲別人態度粗魯;

▲公然的對抗;

▲被人欺騙;

▲被質疑;

▲沒人支持的感覺。

▲什麼也不說;

▲緊張的麵容會泄漏出他們憤怒的情緒;

▲可能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心中的憤怒;

▲將怒氣發泄到不相關的人身上;

▲憤怒會在心中保留很長時間。

▲親切、簡單地詢問他們為什麼生氣;

▲詢問時采取含蓄、輕鬆的方式;

▲全麵認真地聆聽;

▲肯定調停型直接表達憤怒的行為;

▲在認可調停型感受的基礎上和他們分享其他的觀點。★三、有關衝突的更多內容

絕大多數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管是工作關係還是私人關係,在最初開始時都洋溢著對未來的美好希望和人們各自心中的善意。即使是一開始就比較困難和緊張的關係——比如,一個聲譽令人懷疑的人擊敗了公司中其他的候選人或者合作者成為新的老板——很多人也會努力讓這種關係朝著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