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塑造完美的自我——按照九型人格理論踏上“自我探索之旅”(3 / 3)

觀察型要擺脫誤區,就得注意誤區所致的負麵傾向,通過矯正,使自己成熟起來。

首先,觀察型要認識到自身與感情保持距離的特點,要正視自己的感情,適應感情上的波折。他們誤以為這樣做會受到傷害,但事實並非如此。

躲避感情聯係和感情波折的觀察型,總在考慮將來,以備不時之需。他們求知欲強的原因之一是想把握未來。他們以所獲知識為基礎分析形勢,在付諸行動前,一定會預演一番。他們認為準備不足和意外的事情非常可怕,在這個意義上,觀察型應對突發事件持寬容的態度。

觀察型通過學習知識和分析,進而預演,不需實際經驗,隻靠模擬體驗,就感到很滿足。輕視實際經驗是觀察型應注意改正的。

(二)培養不屈不撓的挑戰精神

不願卷入感情糾葛的自我防衛會導致壓抑欲望。因為有所求,才有所悲,有所失,意味著苦於對他人的依賴。所以觀察型不僅對人和物質沒有特別的執著,甚至對欲望本身都存有厭惡感。他們認為得到後的滿足感,不如一無所有的優越感。他們應注意,與他人相比,自己的欲望實在太小。同時,還應注意自己的吝嗇,不論是金錢,還是時間,他們都不願意割舍給他人。觀察型之所以清心寡欲,是因為他們自信隻要付出最小的代價,就足以應付一切。但是切記,無論是生意場上,還是人際關係上,“有失才有得”。

此外,一看不行就放棄不爭也是其缺點。重視信息和分析的觀察型,看事物總是先看反麵,很多情況下,隻依據自己的分析,就得出放棄的結論,有了失敗的教訓,絕不想再去挑戰,理由是,“做過一次,不行”。因為向困難挑戰,就要正視自己的感情,所以觀察型遇到困難,就退避三舍。在商業社會,經過多次失敗,最後獲得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觀察型必須認識挑戰精神的重要性。

(三)在大庭廣眾之下展示自我

旁觀者的觀察型要正視自己的感情,培養積極性,一個逆反的方法是充分展示自己。即使不想去,也要盡量到人多的地方,表明自己的意見,展示自己的成績。多經幾次,就知道外界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危險,會習慣於正視自己。當然,展示自己並不是故作姿態。

很多觀察型苦於人際關係的矛盾、失落感以及隱私受侵害、自由受限製等恐懼。與此同時,對自己與生俱來的理智心存優越感,認為有必要嚴守個人秘密。他們尤為認同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能力,很難輕易將其否定。但如果展示自己,表露感情,觀察型可意識到自己明顯的進步。因為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分析能力,以及豐富的內心世界,如果不怕風險,積極與人交往,給自己的夢想注入活力,觀察型必能拓展人生之路。

★六、忠誠型的自我完美訣竅

■一位忠誠型的改變:

我時常與不安為伍,不安是非常討厭的東西。學了九型人格理論,逐漸可以不害怕接受各種事物。例如,在升遷競爭中失敗,親近的人去世,經濟破產等意外事情發生在自己眼前時,心裏的確忐忑,但隻讓這種感受停留在意識層麵。如此,不再從好、壞的角度看待這些事情,而是當成必然結果來接受,即使有狂風暴雨,內心深處也保持平靜。即使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可以從不安中解脫出來,開始“從現在起我能做,馬上做”的新生活。

隻有認識到,“發生的事情都是必然的”,就可以找到新視角,把不安和恐懼的危機變成一次機會,也是可能的。■

(一)仔細觀照內心的不安和恐懼

懷有恐懼感的忠誠型,尋找強有力的保護者,對於不可信的權力,通過反抗來緩解不安。在企業裏,既尋求能保護自己的強有力的領導,又對組織和權力充滿不信任,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內心存在對權力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

忠誠型害怕按照自己的意誌行動,所以難以獨立完成一件事。即使有了好主意想實行,卻又擔心“失敗了怎麼辦”,“說不定有誰會從中作梗”等等,以致不能落實行動。如果付諸施行,隨著目標的明確,他們會極度不安,有可能中途甩手不幹。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對於成功的體驗也缺乏自信。所以有如此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與其童年時代拚命抵製強者幹涉的記憶有關。

他們總是想洞悉他人的內心,看裏麵到底隱藏了什麼。一旦感到危機,忠誠型就更關注外界。他們雖然能觀察到他人的想法,而對自己內心為何恐懼卻不甚了了。更糟糕的是,連自己存有恐懼都不知道。他們認為恐懼是聰明人必然碰到的東西。在這種思想和感情的推動下,不知道自己已陷入長時間的不安之中。這是一種認為恐懼是由他人所致的受害妄想症的習性。

忠誠型必須了解自己的恐懼哪些是想象的,哪些是實在的,把注意力從外界轉移到自己的內心,仔細審視。從開闊的視野和中立立場看問題,許多懷疑都會自然而然地消失。

(二)向有見識的朋友傾吐不安,征求意見

屬於思考中樞的忠誠型,習慣於觀察四周,不是通過行動而是通過思考,試圖超越眼前的障礙。而且,對於自身恐懼的對象,為了理直氣壯地與之對抗,他們總是思前慮後。因此,與其苦思冥想,不如有了疑問就與對方坦誠交談,這樣更有利於打消疑慮。應該認識到自己這種恐懼往往是杞人憂天。

對忠誠型來說,結交值得信賴的朋友非常重要。向有見識的朋友傾吐不安和恐懼,征求意見,把自己的結論和朋友中立性的意見相對照,會發現自己過於悲觀,疑心太重。不過,對忠誠型來說,要讓其相信對方是值得信賴的朋友,本身就不容易,因為他們常常聽不進朋友真誠的意見。忠誠型總在自問自答“對方是否值得信賴”,以此確認對方的真實意圖,他們必須注意和改變對人不信任的毛病。

忠誠型不敢向周圍人展示自己,在不得已時,懷疑心常常使其試圖控製對方,說出有損信賴關係的話來。忠誠型需要溫和大方地展示自己,以此來建立與他人的信賴。忠誠型要去掉疑心,他人的幫助是不可或缺的。

為了樹立自信,需要控製自己的意識。忠誠型對不好的事情耿耿於懷,切忌以負麵記憶來獲得自信,盡量想想好的往事,把自己估計得高一點,養成凡事往好處想的習慣。其他類型太樂觀了,容易造成判斷失誤,從而導致失敗,而忠誠型則不同,他們即使有自信,也不會盲目自大。

忠誠型有複雜的一麵,存在誇大妄想的問題。認為自己的成績應十分出色,結果把問題考慮得太難了,把結果想得太好了,會妨礙追求可行的現實目標。

(三)樂觀地與他人相處

總之,忠誠型應該多找些有樂趣的事做,因為總是懷有緊張感和戒備心,缺少快樂,好像不知還有快樂存在。他們拒絕別人的好意和讚美,暗中告誡自己:“放鬆警惕,必會遭殃。”

忠誠型有豐富的想象力。但想象力無意中指向最壞的方麵,老想著最糟糕的結果,如果僅限於想象而不再發展,應能走出思想的困境。要是將想象力用於積極方麵,就可與他人達成共識,從而獲得豐富的精神世界。

另一方麵,不要單純地討厭多疑傾向,他們的不信任感和優柔寡斷,以及揣摩他人心思等,其實也是探究正確道路的必要過程。不信任感可能產生具有建設意義的批評,優柔寡斷可以重新審視原來的想法是否合理。而且他們預設最壞結果的習性,如果用於積極方麵,還可能想出獨創性的方法解決問題。隻要不再為了逃避恐懼而掩飾自己,朝著現實的目標一步一步前進,忠誠型能夠在集體中成為非常有建設性和獨創性的活躍人物。

★七、享樂型的自我完美訣竅

■一位享樂型的改變:

我不斷有新想法,常常責令部下立刻去做,如被拒絕,就會怒不可遏地說“不想做,就罷了”。通過九型人格理論,知道價值觀和感覺因人而異,就很少再感情衝動地發怒了。在得不到部下好的反應時,便從各種角度考慮其原因。

學會把目光從自戀轉移到周圍人的長處上,對我來說是非常難得的,似乎懂得了如何讓他人發揮其特有的優點。從九型人格理論的角度看,存在不同類型是一件值得歡迎的好事,各類型各有特點,讓人覺得,“人,真有趣呀!”“人,是可愛的。”懂得這一點,自己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少動力。■

(一)確定主攻目標,堅持不懈

享樂型由於害怕情緒消沉,喜歡製定一個又一個充滿快樂的計劃。這樣做的目的是逃避現實。通過製定充滿活力的計劃,減少痛苦和消沉。他們認為不斷地製定計劃證明自己是在努力。但所謂努力應該是全身心地投入某件事,不是為了獲取快樂而從一個計劃跳到另一個計劃。享樂型應該從眾多的計劃中選擇某一項,全力投入其中。即使遇到困難或受到責難,也要認定目標走到底。享樂型必須立足於現實,逐步接受一切,不管等待自己的是喜悅還是悲傷、快樂還是痛苦。

許多享樂型都抱有烏托邦式的幻想,想象有一天喜歡的東西、使自己感到安慰的東西會一齊出現在眼前,那時一切痛苦、困難都會消失,無影無蹤。這種充滿刺激的烏托邦式的理想成了他們生活的支柱和動力,同時也阻礙著他們腳踏實地地生活。享樂型不能隻選擇好的事物,也要做好相反的準備。

從某種意義上說,腳踏實地的享樂型是最強大的。他們天生樂觀,又能發現他人的優點,如果能做到不半途而廢、自始至終朝向目標努力的話,定能取得了不起的成果;如果能不加誇大、正確地認識事物的本質,定能完成許多充滿魅力的工作。

(二)工作一旦著手,就應當負責到底

享樂型擁有提出新計劃的豐富的想象力,和人談話時也總是在思考新方案,在創新這一點上可以對他們寄予厚望。但是從相反的角度看,他們的缺點是缺乏責任感。他們一個又一個地提出新方案,卻絲毫看不到承擔工作也是承擔風險。即使方案被采納、計劃開始啟動,享樂型對是否成功也不太關心。他們不知道定了計劃就要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它。所以,他們能否成功的關鍵是有無責任感。享樂型必須認識到什麼是真正的責任。此外還必須認識到,當承擔起某項工作時,你所負的責任遠遠大於你所感覺到的。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就會給人以不負責任的印象。

享樂型對自己的方案充滿自信、深信自身有吸引他人的魅力,善於製造積極開朗的氛圍,說到頭他們有很強的自戀傾向,如此發展下去,會認為自己理所當然應被另眼高看。

此外,享樂型認為自己理應處於最好的狀態,即使遇到煩惱也不必求助於人。但他們絕不是感覺不到煩惱,隻是總想用思考來解決煩惱。偏好思考中樞的人都有這種避免正視煩惱的“過快宣泄”傾向。

(三)正視生老病死

享樂型認為“需要別人幫助的人,是有缺陷的人”,這會給人以傲慢的印象。當享樂型的頭腦中一出現“我理應受到另眼相待,我是不需要人幫助的完美無瑕的人”的念頭時,應警覺到自己有很強的自戀傾向,看到自己並沒有與眾不同之處。

有自戀傾向的享樂型拒絕傷害。但是,當理想和現實之間發生巨大落差時,他們會受到很大打擊。享樂型尤其不善於從事枯燥而困難的工作。他們沒有正視煩惱的習慣,當不得不承認失敗時,就會陷入極度的絕望:“人生就這樣完蛋了”。他們本來就有輕微的反體製傾向,遇到這種情況,可能幹脆一走了之,連工作都放棄了。

自戀者的另一個毛病是總想顯得年輕。誰都希望自己永遠年輕、永遠美麗。但是,享樂型的願望遠遠超過其他類型。年齡逐年增長,而他們卻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這不利於通過積累經驗而實現自我成長。尤其是在遇到四十歲以後的“中年危機”不得不承認時,感到巨大的失落。應該知道,年齡的增長是自然規律,同時也是增強魅力的好機會。

勇於向人生的消極麵挑戰的享樂型是非常有魅力的,他們天生就有很多想法,又會創造氣氛,如果有了責任感、忍耐力和包容力等,工作必能幹得很出色,成為受人羨慕的企業人。

★八、指導型的自我完美訣竅

■一位指導型的改變:

從九型人格理論上,我學到了“平凡”二字,這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但是,對我來說,實在難以做到。我總表現得爭強好勝,不能尊重對方的意見。幸虧九型人格理論,我在某種程度上能夠理解對方,知道矛盾衝突或意見不一是價值觀不同所致,沒有優劣好壞之分。

以前,我誤以為行動和思考的差異源於人的優劣好壞,現在明白那是由個性差異和價值觀不同所致,與優劣好壞無關。真是不可思議,如今我能與各種人交流,喜歡與人交往。開始接受對方的意見,不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人。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的個性。■

(一)發火之前,冷靜下來數到10

指導型的誤區是執著於力量和正義。對於不公平的事情很敏感,會向對方施加壓力,確認其真實意圖,試圖主持公道。但是,他們堅持已見,表現得爭強好勝,就連自己一方的人都認為他們盡惹麻煩。

具有本能中樞特點的指導型,不加思考地就付諸行動,動輒發怒,為了正義這個堂而皇之的目標,他們發火、行使權力,引起各種各樣的不滿。要克服這個毛病,首先應學會凡事多加思考。主導中樞與思考中樞相鄰的指導型,要做到這一點並非難事。如果越說越氣,暫停說話是明智的。此外,在怒火即將爆發的時候,就從一數到十。許多時候,指導型的怒火並非不能控製。

指導型精力充沛,很容易變為發怒,建議他們不妨多運動,引吭高歌,散發鬱積之氣。不過,對指導型來說,發怒是保持其能量平衡的重要行為,他們最好找些適合發泄的對象。

(二)接受非白亦非黑的中性價值觀

對指導型來說,敢做敢為,才能感到生活充實。他們喜歡烈火般的燃燒和深海般的寧靜,認為世上非有即無,非白即黑,善惡分明。在意識中,周圍的人非敵即友,不存在中立。此外,把工作方法分為“自己的做法”“對方的做法”,對對方抱有敵我態度。把中立狀態的人視為“無法做出選擇的、意誌薄弱的人”,極為鄙視。

指導型首先應認可中庸及其價值,理解中性意見有其正確性。同時,認識到否定對方是自己的惡習,對方那樣做自有道理,意見對立隻是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在很多情況下,各有道理。

其次,需要客觀地看待變化,分析自己敵意的產生、支配欲和攻擊性的由來,這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方法。還要認識到自己不肯承認錯誤“這不是我的責任”的壞毛病。指導型有過高估計自己,低估對方優勢的傾向。必須認識到自己存在不管結果,在確信必勝的情況下即進行爭鬥的惡習。

內心喜歡大喜大悲,對情緒低落或百無聊賴等消極因素心存恐懼。喜歡大吵大鬧或揮霍浪費,這些輕浮之舉是因為對艱苦和自己的力量一無所知。指導型之所以容易沉湎於藥物、酒精和性等,源於其內心的防禦機能。另一方麵,他們常常極力回避痛苦的問題,即使問題就在眼前,出於防衛本能,他們有意視而不見。

指導型要認識到,排解無聊的行為,是不願承認自己脆弱的表現。此時,他們能看到自己是如何封閉感情的。同樣,在情緒低落的時候,也能發現壓抑在心底的真正感情。建議指導型在對他人的意見產生共鳴的時候,感情變得溫和的時候,把握住這樣的感覺,好好加以珍惜。如果放棄這些努力,不肯承認自己脆弱的念頭,會突然大量湧現,難免陷人自我厭惡或自我責難的境地。

上述問題的原因在於,指導型不善於表達真實願望,並朝著真正的目標邁進。在九種類型中,看上去指導型表達自己的願望最坦率,而實際上,他們並不清楚自己的意願。之所以挑起矛盾和衝突,乃是把衝動誤認為真實願望。而衝動是他們的誤區,真實願望才是他們的本質。

(三)返樸歸真

指導型弄清自己真實願望的關鍵是要理解什麼是“返樸歸真”。從小就爭強好勝,失去了本來應有的害羞、任性和悲傷等天真的性格,為了變強,對強大執著很深。要想返樸歸真,必須理解恐懼、傷害、痛苦等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所謂返樸歸真,是指沒有任何做作,沒有先人為主,坦然麵對世間的人、事和自己的感情。指導型之所以失去天真,是因為總想掌握領導權,把自己的意誌強加於人。

如能正確認識自我和外界,把握自己的本質,就能不受外界變化的左右,從而獲得久違的“溫和親切”。因為指導型在舍棄天真的同時,就將“溫和親切”壓抑在意識的深處了。

認識自己的本質,恢複本來所有的能量後,指導型追求權力的誌向就成為從事遠大事業或克服困難的巨大力量,這才是正視困難、奮戰到底、有責任心的領導的典型。即使不與人發生衝突,也可以保持緊張感,傾聽他人的忠告,並能明確表達自己的立場。因為不需要為維護形象患得患失,所以能夠勇往直前地追求並達到目標。

★九、調停型的自我完美訣竅

■一位調停型的改變:

我與其說是按照信念或意誌生活,不如說是在回避矛盾、謀求調和中生活。我缺乏達到目標的堅強意誌,常常半途而廢。此外,重感情甚於理論和理智,如有人真誠求助於我,我會把自己的事情置於一邊,先考慮他人的事情。自打接觸了九型人格理論後,我學到了“正視現實”、“磨練看問題的眼光”的兩個道理。我認為,通過不回避現實,勇於挑戰,做出正確判斷,自身的缺點得到改正。

從九型人格理論得到的最大收獲是能夠包容各種人。對於公司裏的部下,以往的看法是不得要領、好出風頭、固守陳規、缺乏應變能力等,看到的盡是壞的方麵。現在,重視他們各自的特長,積極肯定部下。此外,在企業裏,容易把工作成績和人的價值等同起來,九型人格理論是糾正這種錯誤觀念的良方。■

(一)勇下決斷,擇要而行

調停型有回避矛盾的誤區,誤以為自己不重要,是不足掛齒的小人物。

這種謬誤造成的第一個弊端是,他們很難下決定和做選擇。他們認為自己的意見不重要,表明立場必然會引起矛盾,是很不劃算的。他們生來就有與他人相融的傾向,認為誰的意見都有道理,沒有輕重緩急之別。

不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工作,調停型都不區分輕重緩急,常常放著緊要的工作不做,去做無關緊要的事情,結果無法完成最重要的事情。從來不願按自己的意思做決定和行動的調停型,在社會生活中碰到的許多麻煩,都是由於缺乏區別輕重緩急的能力所引起的。

因此,調停型不管是否感到必要,必須養成做決定的習慣。當然,一開始就做重大決定,壓力太大。不妨從小事開始,鍛煉做決定和付諸行動的能力。例如,把每天要做的事列表,決定順序,按序進行。可能的話,最好確定時間。事情再小,也要練習做決定,比如選幾號自動售票機買車票,用什麼顏色的杯子喝茶,買哪家的點心等等,千萬不要抱著“隨便”的態度,其實,每一項都是一個決定。

調停型如能改掉因回避做決定而繞圈子說話的毛病,學會在各種事情上拿主意,就會發現自己原來有如下特征:不願與人交談,同時考慮好幾件事,對複雜的問題缺乏自信,等待他人先做。調停型在明白事情有輕重緩急後,就會知道自己以往的生活態度多麼消極被動。

(二)尋找內心不安的根源

調停型應將憤怒和不滿溢於言表。對於他們,發泄怒氣非常重要,因為這是自我變化的能量,表明立場的動力。即使並不怎麼感到生氣,隻要有不滿,就想象自己發怒的樣子,不妨破口大罵,表現得很激動。這樣即可發現其實內心是很憤怒的。否則,調停型就不會了解自己的真實感情,而將意見深藏在心底。

回避矛盾造成調停型懶散怠惰,盡管他們當中不乏懶惰之人。但所謂懶散怠惰不一定是指工作時沒精打采,早晨不能按時起床,以及身體方麵的不適等,而是指工作雖然都做了,但缺乏尋找好的方法、集中精力、提高效率等努力。他們看上去工作很用心,其實大多隻使用了最低限度的能量和精力,不是按照意誌,而是按照慣性在工作。

調停型按照慣性行動,感覺仿佛處在迷蒙狀態。可以說,其思想從該先做的事情移開,轉到不甚重要的方麵,也是類似狀態所致。調停型應了解自己何時處於“迷蒙”狀態,是靠慣性行動。當有這種感覺時,應試著和周圍有活力的人接觸,受後者影響,比較容易從上述狀態中清醒過來。

不難看到,作為自我防衛的手段,調停型更需要關心同事和環境,因為按照慣性行動帶有環境的影響。對於可以預知的具體日程、朋友的熱情,以及組織的支持,他們都能做出反應。如能改變生活環境,按照一定的規則建立新的習慣,就比較容易改變自己,注意和有活力的人交流,能使自己變得生氣勃勃。

反之,在沒有合適的集體或夥伴的情況下,調停型內心陷於茫然,感到“如果僅僅為了自己而做,人生是沒有意義的”。假如周圍有人給調停型帶來很多麻煩,卻沒有一點補償,他們會變得沉默。這是通過什麼也不做來表示抗議。而能使岩石般一動不動的調停型重新活動的,是具有活力又能理解調停型的人。

(三)確信“我是了不起的”

調停型借助他人的思想和能量可以擺脫懶散怠惰。但要從根本上改變自我,還要確信自己是了不起的人。喜歡平和,有著人見人愛的本性的調停型,認為自己寬宏大量,所以周圍人瞧不起自己。調停型如果能按自我意誌行事,展示自己的成績,即使會造成一些矛盾,一定能引起周圍的注目。但是,一向心情平和,從小就不讓人操心的調停型,自己很難去吸引周圍的注意。結果,他們認為外界根本不關心自己,自感卑微,排斥自我意識,變得對周圍漠不關心。

人的尊嚴沒有高下之分。調停型和其他類型一樣,也有與外界交往的能力,他們應該按照自我意誌行事,讓人生過得充實而有意義。首先要意識到,“自己並非像想象的那樣被外界忽視了”,應對自己采取積極肯定的態度。

做到這點,對調停型也許太難。但隻要注意不忽視自己,做到這點不是不可能。隻要稍稍留意,即使需要許多時間,一定能把深藏心底的願望展示出來,養成積極主動,適當表現自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