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他是哪種人?——每一個九型人格類型都代表著不同的支配領域(3 / 3)

(四)充滿想象力,消極地看世界

忠誠型的上述特點使他們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但是,這往往來自對社會的受害妄想。這種消極的想象力總是使他們設想最壞的結果,根本不願去想好的一麵,就確信“最糟糕的事將要發生”。他們認為,隻看光明的一麵是幼稚的、缺乏現實性的。當然,光靠樂觀的態度是無法把握現實世界的,所以忠誠型的這種特性有助於保持社會的健全。

一個總是想象最糟糕事情的悲觀論者是難以體驗快樂的。忠誠型在製定計劃時能夠描繪美好的未來,但最後終究會拒絕娛樂和享受,他們中的很多人相信“先甜後苦”。

這種“受害妄想”在恐懼型表現得尤其明顯。其實,即使是挺身麵對危險的對抗恐懼型,也很容易因想象最壞的情形而受傷害。他們隻有在被逼到牆角、不得不起來抵抗時才會以行動來攻擊對方。

意外的是,多數忠誠型並不認為他們比一般人更膽小,因為不安、恐懼已經成為他們的一種慢性症狀。等他們覺察到自己的恐懼時,恐懼大多已經消失了。

▲第七節 享樂型及其特征

■一位享樂型的自述:

郝強,機關工作人員,這樣描述自己:我以前認為享樂型屬於思考中樞的人,不會感情用事。因此當九型人格理論說享樂型要注意控製自己的感情時,最初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但是,回顧以往,當工作不順利,一無所得的時候,自己會感情用事地指責對方。我如果不改掉這個毛病,自己就難以成為領導,成為一個胸襟開闊的人。

我也發現自己有性情不專一的毛病。如果對什麼發生興趣,會立即去嚐試,但過不了多久,興趣又轉移到別的事情了。大概是老呆在一個地方感到痛苦吧。記得小時候,老師在家庭聯絡簿上寫過好幾次“好表現!”自己在體育、學習、吉他等方麵都還過得去,但是不專一,所以很難成為某個方麵的專家。究其原因,自己討厭紮紮實實、按部就班地做一件事,喜歡做引人注目的事、有趣的事、不斷變化的事。■

享樂型是九型人格論中永遠的樂觀派,屬於反向表現恐懼的恐懼型。他們充滿歡樂、精力充沛、迷人、合群而富有想象。他們雖是工作狂,卻由於同時擁有眾多興趣,且無法承受痛苦,而難以完成方案。相較於某些較為嚴肅的類型,他們顯得比較膚淺。

★一、享樂型的性格特征描述

表3-7 享樂型的性格描述表

描述類別

特征描述

基本描述

生活就是由各種隨意體驗的可能事物編織而成的。

世界限製了人們,讓他們遭受挫折,也給他們帶來煩惱。

通過參與愉快的活動,通過想象未來可能發生的美妙事物,學會讓自己擺脫限製與煩惱,熱衷於有趣的想法和經曆。

主要特征

注意力集中於:有趣的、令人快樂的、奇妙的想法,計劃,選擇,方案;不同領域信息與知識之間的相互關聯;所有自己想要的。

把精力投入到:盡可能地體驗和享受生活;堅持自由選擇,保持樂觀態度;活躍的想象力;受大家喜歡(討人喜歡、讓人放心);維持特權地位。

竭盡全力以免:挫敗;約束及限製;讓人煩惱的處境或者讓人心煩的感覺;無聊。

突出特征:有幽默感,富有獨創性,讓人快樂、樂觀,精力充沛,熱愛生活,有眼光,熱心,能幫助別人,有想象力。

壓力與憤怒

壓力源:處理過重的負擔,它源自於自己對體驗生活的執著;為了避免痛苦自己反複地犯同樣的錯誤;許諾後又覺得自己受了騙。

憤怒源:約束與限製,它們妨礙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遇到經常不高興的人、心情憂鬱的人,以及那些喜歡指責別人的人。

憤怒形式:簡明扼要,短暫的,偶爾的,猛烈的。

個人發展

人格發展的最終目的:認識到要想充分地體驗生活就必須立即關注人的存在,我們應該通過培養存在意識去支持自己與別人。★二、享樂型的特征分析

(一)天生的樂天派,試圖遠離痛苦

富有創造熱情和進取精神的享樂型,在單位裏,以點子多和人際關係好而十分活躍。因為他們關注事物的積極麵,能夠提出新計劃,鼓舞周圍人的幹勁,創造出輕鬆愉快的工作氣氛。

享樂型善於發現人生的快樂,即使陷入苦惱,也會苦中求樂。他們總是追求快樂,哪怕沒有回報,隻要能感受到快樂,就會投人滿腔熱情。隻要精神狀態良好,喜歡見到的每一個人,希望給每個人都帶來幸福。

此外,享樂型還善於邏輯分析,從一個法則中推導出新概念,從互相對立的概念中找出共同點。他們常常根據理論邏輯,提出具有獨創性的建議。但是,享樂型的這種長處也是避苦求樂的“誤區”的產物。

(二)計劃一個接一個,逃避痛苦

享樂型不論在工作上,還是在私生活上,都有很多快樂的計劃,而且喜歡多項同時進行,不喜歡專心做一件事。

第一個原因是,如果專心做一件事,一旦失去興趣,就沒有了快樂。享樂型不希望沒有快樂,若能同時確保有許多樂趣,就不必擔心失敗,或工作徘徊不前。對他們來說,與其執著於一點,從中獲得滿足,不如多項齊頭並進,一點一點地去獲取快樂。

第二個原因是,如果專心做一件事,會發現自身能力的不足,他們想避免這種情況,因為有強烈的自戀傾向,堅信自己是優秀的,不願承認自己不行。如果同時幹幾件事,就不會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反之,有可能遇到很大的挫折。

看上去,享樂型所做的事東一件,西一件,互不相關。但對他們來說,互相之間都是有聯係的。倘若做很多有趣的事,能量固然會不斷激發,但做得太多,也會把自己搞得很疲憊,享樂型都有這一體驗。

因為每天都過得很充實,他們與意氣消沉無緣。重要的是保持輕鬆愉快,在感到疲勞、壓力、百無聊賴之前,要著手幹另一件事。享樂型喜歡同時做三四件事,隻要有趣,幹多長時間都不在乎。對於周圍有趣的事,他們都會參與,準備了很多選擇的可能性。而長時間地盯著一件事做,無異於扼殺了自己無限的可能性。

享樂型所追求的事物具有強烈的刺激性。他們渴望興奮,喜歡冒險和思想上的碰撞。根本來說,這些行為是享樂型尋求知識和創造性的原動力,而其目的則是要“逃避痛苦”。做快樂的事,可以忘卻痛苦。很多時候,人們認為這是享樂型的優點,但如果總是逃避痛苦,意味著無法從痛苦和挫折中學到很多東西。

(三)追求自我完美,忽略他人情感

享樂型有薄情的一麵,即使和別人在一起,關注的不是對方,而是“讓自己度過的時光更快樂”。他們喜歡與眾人同享快樂,不喜歡與一個人深交。但這種追求快樂時光的熱情,易使對方誤以為是對自己的感情,對享樂型產生過多的期待。享樂型容易給人以“不專一”、“撒謊”的印象。

他們精力充沛,總想參與競爭,獲得勝利。享樂型喜歡與人比較,經常自問自答:“我到底排名第幾?”這種嗜好是他們不斷向上的源泉,能夠提高其客觀看待人事的能力。但是,他們給自己的答案總是“排名第一”。

不過,享樂型想參與的競爭,一定都是有趣的事。他們不想以勝利獲取權力,而是希望被視為“了不起”。如果處於需要承擔責任的位置上,他們不願因此失去生活中的眾多樂趣。要是因為升遷而被束縛,或者感到有與眾人對立的危險,他們的上進心會頓然減退。

(四)自戀自愛的樂觀主義者

具有自戀傾向的享樂型,認為“自己是全能的”。他們不喜歡“幹這一行,三十年了”之類專業上的讚譽,希望自己是“工作、交友、烹飪、繪畫等等,無所不能”的全才。他們自信“人們隻有一個獨特的才能,而我可是樣樣通”,並且,做到這些無需下苦功夫,自己的未來充滿無限的可能性,沒有全力以赴的必要。

為了驗證這種強烈的自信,享樂型喜歡與肯定自己價值的人交往。當自己的能力得不到認可時,他們會把原因推給別人,尋找借口,認為即使碰到一件壞事,也不必過於在意,因為還有其他很多樂趣。

這是因為他們是極度的樂觀主義者。他們對孩提時代充滿了快樂的回憶,本能地壓抑不好的回憶。悲傷和辛酸的事都是不自然的,他們不願回首。由於這些心理意識的作用,他們確信自己的人生一帆風順,有朝一日,一定會取得巨大的成功。

具有上述性格特征的享樂型,如果其周圍各種煩心之事不斷,屢受批評,他們的態度就會朝著樂觀主義和開朗相反的方向轉變。對於自己“厭惡”的事情不加掩飾,以批判的眼光審視周圍,老盯著別人的缺點。一向不願正視挫折、痛苦的享樂型,一旦陷入逆境,很難找到擺脫困境的方法。

樂觀主義的思考方式是享樂型創造力的源泉,是打破僵化的力量。但是,不願麵對痛苦,不預想壞的結果,則是享樂型的最大的弱點。

▲第八節 指導型及其特征

■一位指導型的自述:

趙林,健身教練,這樣描述自己:回想以往的人生道路,就是努力使人們承認自己強大、優秀和卓越不凡。為了逞強,我總是顯出一副很能幹的樣子。

從小運動神經就比較發達,在短跑比賽等方麵名列前茅,為此而自豪。如果發現自己優於他人的地方,總是將其掛在嘴邊。為讓人承認自己強,不斷有朋友離我而去。過了青春期後,對異性不是表現出溫柔,而是展示如何強大有力。學生時代,常常騎摩托車,對有同樣愛好的朋友喜歡說“我以時速多少公裏拐彎”、“最高時速多少”等。

學了九型人格理論之後,再回顧過去,才發現自己在與人聊天的時候,大部分都在炫耀自己如何強,如何優越,對於來商量事的朋友,很少為對方著想。回想自己逞強好勝的“誤區”,真是感到難以置信地吃驚。■

指導型經常是精力充沛、情感強烈、專橫霸道、叛逆、保護者、獨斷獨行、一不作二不休的人。他們工作賣力,玩樂也賣力,樂於承辦任何他們所參與的事業,從策劃一場旅行到經營酒吧,甚至主持國際性的商業餐會。

★一、指導型的性格特征描述

表3-8 指導型的性格描述表

描述類別

特征描述

基本描述

每個人起初都是天真無邪的,他們都能分辨是非。

這是一個讓人費解的、不公平的世界,強權者在利用人們的天真無邪。

為了保護自己和他人,也為了獲得他人的尊重,通過自己的真誠和隱藏自己的弱點讓自己變得強大有力。

主要特征

注意力集中於:權力與控製,公正與不公正,欺騙與操縱,極端的兩麵以及需要立即采取行動的任何事物。

把精力投入到:控製並統治所有在自己接觸範圍內的人和物;采取直接行動,麵對衝突;保護弱者和天真的人;因為強大和公平而贏得尊重。

竭盡全力以免:柔弱,有弱點;不可靠,或者有依賴性;自己敬重的人不再關注自己。

突出特征:勇敢無畏,持之以恒,公正,果斷,能提供保護,熱情,友善,寬宏大量,有激發別人的能力。

壓力與憤怒

壓力源:不能糾正發現的不公正;不得不容忍與自己對立的風格,而且這種風格是讓人難以忍受的;全力以赴而且還要否認疲勞與苦惱。

憤怒源:欺騙;被操縱;言而無信的人;別人不理睬自己,或者看見他們不能恪盡職守;不公平的規則或界線,讓人備感拘束的規則或界線;試圖控製自己。

憤怒形式:直接表露強烈的憤怒,表現出與平時不同的風格;丟盔棄甲;報複。

個人發展

人格發展的最終目的:認識到我們生來都是天真無邪的,我們生來就能夠明辨是非;認識到隻要站在一個全新的角度並拋開個人偏見就可以看到真相。★二、指導型的特征分析

(一)追求權力和支配,掩飾自我虛弱

指導型是非常強硬的人,隨時準備與他人鬥爭,認為揭發他人不正當的行為和偽善行為是自己的使命。厭惡明哲保身的處世態度,誠實而又開朗的性格使他們可以和任何人推心置腹。他們不畏艱難,敢於負責,是值得信賴的領導。他們也善於向周圍的人表明立場。對於值得信賴的人,不惜花費時間和超常的精力。

指導型的“誤區”是權力欲和支配欲,並有隱藏自己弱點的傾向。他們強烈期望當領導,當別人服從自己時才感到安全。把自己看成保護者,挺身保護弱者,對抗一切不公正。對權力的渴求是指導型成就大事業的力量源泉。

指導型在兒童時期經曆過許多爭鬥,很早就形成了強者受尊敬、弱者遭輕視的價值觀。他們由於害怕成為弱者而學會了保護自己的方法,也能敏感地察覺到他人的敵意。

對他們來說人生就是角力場,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當上首領。最關心如何建立勢力範圍,想控製有可能影響自己生活的一切人和事。認為有義務對周圍人的虛偽和不法行為保持警惕並將其公之於眾。

指導型對別人操縱權力和行使主導權十分警惕。認為對那些自以為是的家夥就應該毫不留情。他們討厭為他人所左右,希望把他人的影響降低到最小限度,總想了解有關周圍人的一切,以便排除未知因素,把握局勢。

(二)通過與人爭鬥,實現自我目標

人們很少從指導型的臉上看到溫柔的表情,他們往往給人可怕的印象。即使對自己喜歡的人也不是通過柔和的語言,而是以行動保護對方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們認為支撐愛情的是責任,愛情就是保護對方,給對方提供安全。他們覺得別人都很脆弱,容易上當受騙。

指導型容易和人對抗,不過其中有許多是愛的表現。試圖通過對抗來摸透對方的心思。他們認為這樣能看清事實,所以以吵架的方式來表達想和對方親近的願望。

指導型很關心對抗是否公平,欣賞那些受到攻擊也不肯輕易改變意見的人,看不起逃避對抗的妥協分子。對他們而言,對抗是一種享受,而且更喜歡與勢均力敵的對手對抗,不喜歡輕易獲勝。麵對強敵時,他們會感到力量倍增。這是他們了解事物真相的力量源泉,也是達到目標必不可少的條件。對於他們,公平的爭鬥是沒有勝負的,贏了可以製服對方,固然值得高興。即使輸了,也因為對手公正強大而感到值得尊敬。

(三)嫉惡如仇,崇尚正義

指導型對權力保持高度警惕,所以如此,是害怕自己成為不公正權力的一分子。他們一進人新環境,立刻就能判斷出誰擁有何種權限和權力。其次,會判斷這個人是否公正,有多大能耐。通常會抓住對方的弱點,觀察反應。因為他們能一眼發現別人的弱點,總是設法向對方的弱處進攻。

指導型對於曖昧、缺乏一貫性、指揮係統混亂十分敏感。喜歡“非黑即白”的態度。暖昧、缺乏一貫性的人、缺乏明確指揮係統的組織都會威脅他們的安全,其本身也很脆弱,所以是難以容忍的。相反,隻要拒不妥協,保持態度一貫,哪怕是對抗的敵手,指導型也會表示敬意。可敬的對手一旦做出妥協的姿態,敬意就會立即消失。因為不黑不白的狀態是指導型難以接受的。

指導型喜歡處於領導、支配地位,周圍處於服從地位,這樣才覺得安全。因此,常常打破他人加在自己身上的規則,來表現強大。他們討厭行動受到限製,既想擁有建立規則的權力,也想擁有打破規則的權力。所以常常自相矛盾,要求別人遵守規則,自己卻頻頻違反規則。

盛氣淩人的指導型決不放過哪怕是小小的錯誤,害怕細小的疏忽導致事態惡化。他們往往出人意料地發現細小的失誤。對什麼事都想洞察纖毫的指導型來說,正因為如此,所以不可原諒。但別人卻無法理解他們為什麼這樣生氣。

(四)對自己內心的願望渾然不覺

指導型的一言一行都是光明正大的,他們會直截了當地告訴別人自己希望得到什麼。可是,因為不意願正視自己的內心,所以不善於表達真正的願望。他們時刻關注外部世界,捍衛正義、尋找攻擊對象,是因為害怕審視內心,擔心發現自己和他人一樣卑怯、脆弱。他們認為自我質疑、探尋自己真正的願望是一種妥協,所以從不對自己提出懷疑。

他們似乎總是在尋求發怒的對象,隻要一發火,就不會懷疑自己懦弱,或不會被所信賴的人背叛,他們的恐懼就會立即消失,一瞬間變得強大無比。指導型的最大的特征是不加掩飾地表達憤怒,為自己直言不諱的態度而自豪。但是,如果因發怒而失去朋友,又會陷入自我厭惡。他們認為,自己的堅強理應受到尊敬,如果適得其反,他們會十分驚慌。

指導型的另一個誤區是易走極端,往往過分依賴性、藥物、酒精等,有自我毀滅的傾向,喜歡徹夜狂歡,不玩到東倒西歪不肯罷休,借此來逃避無聊。但是,過分尋求刺激,反過來又削弱了審視自己內心世界的能力。雖然從消耗精力中感到充實,實際上是為了麻痹自己。

▲第九節 調停型及其特征

■一位調停型的自述:

楊曼,一位服裝設計師,這樣描述自己:回顧自己的人生,與其說是按照明確的信念和意誌生活,不如說是在極力避免與周圍的人發生矛盾糾紛。我的意思不是說尋求妥協,而是指把與人和諧相處放在第一位。幹任何事,總是缺乏朝著目標鍥而不舍的精神。即使一直很順利,在麵臨成功時,總會功虧一簣。

此外,與理性和知性相比,我很容易受感情左右。如果有人懇切地要求幫助,我就會把自己的事情擱置一旁,先幹別人的事情。我做事情缺乏戰略上的先見之明,到了節骨眼上,才會慢騰騰地開始應對,認為凡事不可強求,應該順其自然,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不管是什麼結果,都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調停型通常是溫暖、友善、忍耐、隨和、不好競爭,以及愛說話的。他們偏好和平、有組織、可預期而舒適的生活,而且他們喜歡配合這樣的環境。他們發覺很難知道自己的優先順位,會跟隨別人所希望的去做,有時候甚至模仿別人說話的腔調、用詞,以及肢體語言。

★一、調停型的性格特征描述

表3-9 調停型的性格描述表

描述類別

特征描述

基本描述

每個人都應該平等地相處,應該平等地無條件地相愛。

世界並不因你是誰而另眼相看,它要求人們相互協調以體驗舒適感和歸屬感。

學會忘記自我,與別人打成一片;學會避重就輕。

主要特征

注意力集中於:別人的議程、要求和需要;周圍任何能吸引自己注意力的事物。

把精力投入到:注意他人的感受並極力使他們快樂;維持舒適、自在的生活;循規蹈矩,這樣生活就可以在掌握之中;保持對人和善、心情平靜;抑製憤怒;避重就輕。

竭盡全力以免:衝突、對立、不舒服的感覺;需要投入很大注意力與精力的要求。

突出特征:關注別人,有同情心,樂於助人,有責任心,堅定,適應性強,能被別人接受,能接納別人,關心別人。

壓力與憤怒

壓力源:表明立場;拒絕別人,遇到令自己氣惱的人;不得不及時地作出決定,不得不排出先後次序;作出自己不想作出的承諾。

憤怒源:別人不重視自己;覺得自己被別人控製;被迫麵對衝突。

憤怒形式:被動的攻擊;表現出倔強和抵抗;偶爾發怒和情感爆發。

個人發展

人格發展的最終目的: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是無條件的、平等的;認識到我們的價值和幸福來自於我們自身。★二、調停型的特征分析

(一)為避免衝突而優柔寡斷

就貫徹自己的信念主張和人際關係的和諧而言,調停型更重視後者。不管對方有什麼煩惱,他們都會耐心傾聽,並表示很能理解對方的難處。對於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人、發揮影響力等沒有興趣。能不帶偏見包容他人,知道他人人生中什麼是最為重要的。能夠一下知道對方想做什麼,往往把他人的願望放在第一位,將自己的意見放在次要位置。他們做事慢條斯理,言語溫和親切,讓周圍的人感到放心。

如果遇到意見對立,他們會聽取雙方的意見,讓雙方平心靜氣地坐下來慢慢說。為了公平合理地解決矛盾,他們願意耐心地進行調停。

調停型在孩提時代大多有過孤立無援的經曆,認為誰也不重視自己所關心的事情,自己的要求微不足道。因而有意識地回避並逐漸淡忘自身真正的需要。

由於這種習性,調停型不善分別事情的輕重緩急,即使有些事必須馬上做,他們也會優先去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隻要有時間,他們是不會急著去完成的。

(二)努力迎合他人的意見

調停型不善於為自己而爭鬥,盡管他們可以像仲裁者般為別人奮戰,或確保某一方並未受到忽略。他們發現每當觸及個人事物時,他們就難以知道自己的想法或感覺。他們用倔強頑固或不采取行動的態度,被動地表達憤怒,或是隔了一段時間突然情緒爆發,然而他們卻無法確定真正的源頭來自何處。

能夠忘卻自己的調停型,很容易迎合他人意見,把他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來做。當決定是否要做一件新的事情時,他們猶豫不決,結果往往隨大流。如果幹了一半,發現不對勁,也不會說一個“不”字。

因為容易接受對方的觀點,不管何人,他們都會看到其優點。由於什麼事都有正反兩麵,所以他們難以決定自己的態度。因為能夠急他人所急,調停型知道有些時候必須自己做決定。當遇到壓力的時候,他們會決定接受對方的意見或加以拒絕。拒絕的時候,他們不做任何反應,而是被動等待問題解決。因為,如果明白表示意見,擔心受到別人的蔑視和批判,不表示意見是最安全的做法。遇到兩難選擇的時候,調停型對雙方都表示理解,更加無法決定立場,心想不管自己怎麼說,雙方都聽不進去,於是盡量不做聲。

(三)一旦決定便難更改

調停型也是最頑固的一個類型。盡管他們遲遲不做決定,旁人誰也奈何不了。越向他們施壓,他們越頑固,越不表態。認為這是對別人不理解和不傾聽自己意見的一種抗議。在必須決斷又難以決斷的時候,調停型會做出“表麵迎合”的“決斷”。

一旦做出決斷,調停型就會頑固地堅持不變。這不是因為堅信決定正確,而是因為原本就不願意做決定,隻是迫於周圍的壓力,而不得不為之。出於對自己的怯懦的不滿,他們表現出一副強硬的樣子。由此不難看到,調停型雖然同意任何意見,卻不願涉足其中,這種性格特征使他們適合擔當公平的仲裁者和調停型的角色。

調停型遲遲難作決定的另一個原因是出於“對付出的恐懼”,他們獲得的總比付出要多。他們清楚地記著往事,拘泥於過去,對於目前的情況反而不大在意。其表現之一就是喜歡收集,從古董到玩具,他們都收集。盡管說不上很重要,但使他們感到充實。他們有放著重要事情不做,去幹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的傾向。吃零食、長時間看電視、看書……即便是孜孜不倦的嗜好,實際上對他們也不重要,正因為不重要,才有魅力。

調停型喜好收藏、不願扔東西、分不清輕重緩急等,都說明他們不懂選擇。因為心中有許多沒有決定、沒有處理好的事情,他們很難改變自己,換一種生活方式,隻想按照以往的慣性來行動。

調停型不能充分認識自己能力的“誤區”,是由於怠惰。他們不喜歡內心出現矛盾,很少有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的上進心,因為新東西總會給人帶來內心的不平靜。此外,由於在工作上沒有明確的目標,不能朝一個方向堅持不懈地走下去。生活上也沒有刻意追求,一切順其自然。為了消解做決斷的不安,最好就是養成一以貫之的生活習慣。什麼也不想,也不操心,按照“惰性”來做事就行了。

但是,如果工作沒有明確的目標,很容易養成懶惰的習慣。在調停型中,很多人喜歡靠在沙發上優哉遊哉的生活方式。有些人還通過對藥物或酒的依賴,試圖忘記自我。隻要養成了習慣,人生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沒有考慮的必要。

(四)克己待人

調停型通常非常主動,具有眾多興趣和嗜好,把相當可觀的精力投注在他們的工作上。他們較喜歡與人為伍,可以為了別人而發揮最具生產力的工作成效。他們在社會上顯現出退讓而圓熟的狀態,但是他們具有許多潛伏的能量,搖擺於高度的活動力和精力枯竭、昏沉怠惰之間。

調停型雖然性情溫和,也有發火的時候。他們發火的時候,是鬱積在心中的怒火到了無法忍耐的極限。表現出一副頑固僵硬的姿態,甩手不幹,是憤怒的間接表現。出於同樣的理由,他們也會逼著對方先發火。他們了解人的願望,可以用消極的方式,讓對方感到煩躁,進而發怒。

當心中鬱積了怒火的時候,調停型就一定不會順著對方。他們很少發怒,在直接發泄後,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調停型不關心自我的內心,卻有覺察他人內心世界的能力。他們理解九型人格理論裏的所有類型,能和任何人打成一片。雖然不善表達自己的意見,對他人的意見卻能說得清清楚楚。將心比心,能夠切實體會對方是病了還是健康?是煩惱還是高興?以至於分不清受苦的到底是自己還是對方?這是設身處地助人的能力,也可以說是調停型缺乏主體性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