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他是哪種人?——每一個九型人格類型都代表著不同的支配領域(2 / 3)

▲第四節 浪漫型及其特征

■一位浪漫型的自述:

許力,一位自由職業者,這樣描述自己:我感到自己是個非常麻煩的人,稍有不順,就想把自己封閉起來。在他人眼中,我是一個既快樂又好動的人,如果將這種想封閉自己的情緒表現出來,對方會感到十分意外。而且,明明想著維護自尊心,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卻時時失去自尊心。我非常厭惡傷害自己自尊心的人,在意識上遠離對方。不過很多時候,對方的言行未必如我所討厭的那麼糟糕,對於我所表現出來的僵硬態度,對方自然會感到不可理解。■

如果有人認為我與眾不同,我就會立刻發揮自己的能力,就會感到人生的快樂。對自己來說,自我封閉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狀態,我會把防止這種狀態當作一個工作目標來努力。

浪漫型為人生增添了緊湊而戲劇化的特質。他們是最終極的理想主義者,不但拒絕現世的一切,而且深受極端情緒和行動所吸引。他們似乎樂於活在邊緣,而且在人生的所有層麵追求不尋常、藝術性且富含意義的事物。那些別人可能會評判為“病態”的幻想,像死亡、苦難折磨、誕生,以及人們內心深處的感覺,在他們口中卻是極具價值和真實性的。

★一、浪漫型的性格特征描述

表3-4 浪漫型的性格描述表

描述類別

特征描述

基本描述

每個人與其他所有人和事都有一種深入徹底的聯係。

人們經曆了失去他們原始聯係的痛苦,這令他們覺得自己被遺棄了,也使他們覺得自己錯過了一些重要的東西。

學會去尋找一份理想的愛情,或者去尋找一個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完美環境使自己感受到愛。對那些正在失去的東西既渴望又羨慕。

主要特征

注意力集中於:與過去、未來有關的積極和引人注目的事物;正在失去的、遙不可及的事物,它們是自己渴望又不可及的東西;從審美角度看,那些使人輸快、有意義而且能觸動人心的事物。

把精力投入到:為那些自己沒有的或正在失去的東西感到強烈的悲哀和渴望;尋找關愛,尋找價值,尋找自我表現和深入交往過程中的滿足;將自己塑造成一個獨特的人。

竭盡全力以免:被拒絕、被遺棄、被欺瞞或者讓自己變得無關緊要,覺得自己不符合標準,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平凡,對人和事缺乏情感深度。

突出特征:敏感,有創造性,能調整情緒,能同情受難者,熱情,有激情,浪漫的理想主義,富有人情味,真實,自省。

壓力與憤怒

壓力源:周圍的人與自己的經曆不符合自己的浪漫主義觀念,或者不符合自己對激情的向往:所想多於所獲;嫉妒別人擁有自己所沒有的東西,嫉妒別人的工作;難以調整自己的情緒,尤其是情感危機。

憤怒源:使自己失望的人,拋棄自己的人,辜負自己的人;回想起自己過去遇到的某些人;被輕視、被拒絕、被遺棄;感到被誤解;虛假與偽善。

憤怒形式:如火山噴發般的情感爆發或者哭泣;抑鬱不安。

個人發展

人格發展的最終目的:認識到此時此刻我們正受到關愛,而且是完完全全、真真正正地被關愛;認識到一生之中人們之間都是彼此聯係的。★二、浪漫型的特征分析

(一)渴望與眾不同但又缺乏自尊心

浪漫型表現出高尚的趣味和優雅的姿態,他們大多具有神秘的迷人品格,讓人信任。他們富於形象表現力,極富創造力的姿態給人以良好的刺激。浪漫型的審美觀、高尚的趣味和優雅的姿態是他人所羨慕的,有助於提高周圍的人文氛圍。

浪漫型的“誤區”是要避免平凡。因為自以為與眾不同,所以在談及自己的人生時,總想表現出如何與眾不同。當被他人稱作有個性時,浪漫型會喜形於色。即使在與朋友交往時,也會給人一種充滿優越,高人一頭的印象。他們認為周圍的人難以理解自己,所以不願讓人了解內心世界。

浪漫型擺出一副優越的姿態,以及自以為別人難以理解自己,源於在孩提時代被父母拋棄的辛酸記憶。自認為所經曆的痛苦和孤獨感,他人絕不可能理解。這裏所說的“被拋棄的記憶”,可能是因為某種原因而被父母寄放在親戚家裏一個晚上,或者是在人群中差一點迷了路之類。在其他類型看來,都是一些很難稱得上是“被拋棄”的經驗。

自以為優越和特殊的“誤區”,其實是自卑感的另一麵。認識到自己渺小的浪漫型,自尊心是很低的。培養高尚的趣味、樹立具有戲劇性的印象以及藝術性的表現等,都是為了恢複自尊心所做的紮紮實實的努力。稍稍碰到一點不順心的事,他們就會有失落感,自尊心受傷害,進而閉門不出。為此,他們時刻有危機感,總想尋找人生的安全港。

另一方麵,對於傷害自己自尊心的人,他們在思想上與其徹底決裂。但既不會不理睬對方、口出惡言,也不會進行報複,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與對方交往,而在內心裏鄙視對方。

(二)渴望感動,又多愁善感

浪漫型時常處於煩惱之中,他們富於同情心,和其他有煩惱的人能合得來,能了解他人微妙的情感。喜歡幫助有煩惱的人,直到對方完全擺脫煩惱的纏繞。

浪漫型渴望被感動,無論是喜、是怒、是哀、是樂,當他們強烈地感受到時,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他們對生、死、性、深沉心理等方麵都懷有深厚的興趣,容易被對此進行挑戰的人所吸引。另一方麵,他們不喜歡表麵的泛泛之交。

浪漫型容易陷入憂鬱狀態,常常後悔“當初要是不那麼做就好了”,把自己和外界隔絕開來。然而,他們不回避憂鬱或暗淡的情感,而是將其看成一種自然的心理狀態坦然地接受和理解。在浪漫型中,有一些人表現得過度活躍,以此來擺脫憂鬱。但大多數人隻是體會憂鬱。對他們而言,體驗憂鬱才能探索人性的奧秘。也有不少人通過體驗憂鬱來逃避由失落感和苦惱而產生的壓力。

(三)不滿足於現實,永無止境地追尋

對浪漫型來說,不論目前處於何種狀況,他們都深信真正的人生還沒有開始。哪怕已經成果豐碩、功成名就,他們的注意力仍然朝向生活中失落的、不完美部分,始終不滿足於現狀。如果從事自己感到有意義的工作,他們就想成為工作上的佼佼者,成了佼佼者後又想要得到愛情,得到愛情後又會去尋求孤獨。他們認為現實既乏味又無價值,因而無法接受。

為了承受這個既乏味又無價值的現實,浪漫型離不開感情的起伏。不論好壞,隻有體會到感情的起伏,才能感受到遠遠勝過舒適和幸福的真正的人生滋味,才能確認自己是與眾不同的。在別人看來,浪漫型仿佛是在戲劇中的主人公。哪怕扮演的是飽受痛苦的角色,他們也會感到幸福,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擺脫平庸的人生,發揮自己的獨特性。

相反,對人生的渴求,使他們嫉妒那些已經得到自己所追求的東西的人,認為別人得到的幸福,是自己夢寐以求而難以得到的。

嫉妒更促使他們去追求沒有得到的東西,強烈的嫉妒心使他們不怕障礙、勇往直前,傾注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追求想要的東西。然而,一旦目的達到,他們又會從中找缺點,興趣又轉向“還沒有到手的東西”。浪漫型從嫉妒和對現狀不滿足的循環往複中獲得獨創性。

他們憧憬能夠不做作地、自然地表現自我,但是又意識到自己在演戲。他們通常事先獨自排練之後才在別人麵前表露自己,而且往往表現得有些誇張。浪漫型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想著怎樣才能表現感動,怎樣才能使自己顯得與眾不同。

(四)追尋失去的事物而陷於內心矛盾

浪漫型還可以根據他們所處的狀態分為三種類型:時常處於低潮、時常處於活動過度狀態,以及處於兩者之間的狀態。三者的共同點是都在尋找被奪走的寶貴的東西,隻是探索的方向有所不同。

時常陷入低潮的浪漫型,會因為探尋內心丟失之物而把自己和外界隔絕開來。處於活動過度狀態的浪漫型,則以完全相反的姿態對待工作和愛情。他們通過在周圍尋找幸福,試圖找到所追求的東西。在這兩種狀態之間的浪漫型,企盼在極度的感情起伏中找到所追尋的目標。他們不斷地扮演悲劇的主人公,從中體會激烈的情感和戲劇性,有些人甚至表現出自我毀滅的傾向。

這三種類型常常都處於苦惱中,他們總是在追求百分之百的滿足。實際上,他們所能感受到的是兩種極端的情感,很少能體會到兩者之間的幸福感或平凡的滿足感。

感受力強的浪漫型能很快理解他人的情感,並不知不覺地與其保持一致,有時甚至分不清是自己還是他人的情感。他們能夠準確地理解同事或家人的心情,由此適時地把握表達愛情或推心置腹談話的時機。

浪漫型中不少人同時做兩種工作,一個是為了維持生計,一個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浪漫願望。他們深知僅僅靠物質生活是得不到滿足的,總是想著物質世界以外的“另一個世界”。他們所向往的可能是理想主義的世界,也可能是神鬼的世界。他們容易被浪漫與不可思議的事物所吸引。當浪漫型的感性純淨到極至時,會看到超越現實的“心靈的世界”,這時,他們才體會到自己所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第五節 觀察型及其特征

■一位觀察型的自述:

孫偉,中學一級教師,這樣描述自己:我在初中、高中、大學時都參加了俱樂部活動,但表現得不太熱衷,而是抱著冷靜的態度,我在無意識中置身於邊緣。工作後,當發現自己的意見不為對方理解和接受時,就會閉口不談或幹脆離開。如此反複多次。現在回想起來,我不是想方設法從正麵去解決問題,而總是想避開難題。

我喜歡一個人獨處,尤其喜歡看書。這時候如果旁邊有人搭腔,會感到不耐煩。我也不善於溫和地和人搭訕,認為感情交流沒什麼意義,所以周圍的人都認為我是個冷酷的人。學習九型人格理論之後,我才知道我這種類型的人總是遠離情感。同時也懂得了試圖憑頭腦來解決一切問題,不是一種正常的生活方式。

觀察型具有退縮、聰明、專注、安靜、客觀的傾向,他們不表露情感、博學多聞,內向而自給自足。他們屬於恐懼型,以疏遠冷漠而非害怕來展現自我。他們大多精通心智的分析,常說自己是“染上資訊毒癮的人”。他們喜歡事實和係統,可能興趣廣泛,或是將聰明才智投注在這世間隻有少數人才明白的神秘事物上。

★一、觀察型的性格特征描述

表3-5 觀察型的性格描述表

描述類別

特征描述

基本描述

每個人都需要大量的知識與精神來武裝自己。

這個世界對人要求太多而給予太少。

學會不去理睬冒昧的要求,不讓自己被私人的、過於自信的事情弄得筋疲力盡;為了做到這些,壓抑自己的期望與需要,並積累了大量的知識;有時會產生貪婪的念頭。

主要特征

注意力集中於:智力領域,事實,分析和思維劃分,對自己的要求與幹擾。

把精力投入到:從旁觀者的角度去觀察、學習關於某個事物的方方麵麵;前瞻性地思考和分析;簡化情緒;獨立自主;節儉;保持足夠的個人空間。

竭盡全力以免:強烈的情緒,尤其是害怕的感覺;打擾、要求別人或周圍的事物;無能與無知的感覺。

突出特征:有學者風度,博學多識;有思想;臨危不亂,受人尊敬;有責任感,可信任,簡單樸實。

壓力與憤怒

壓力源:未能保持足夠的個人空間;疲乏;由於自己的期望、需求與要求而產生依賴性;嚐試在行動之前學習必須了解的一切。

憤怒源:別人認為自己確實不對;被要求或侵擾:超負荷的情感付出;沒有機會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去恢複精力。

憤怒形式:沉默寡言,報複,緊張,非難,發一會兒脾氣。

個人發展

人格發展的最終目的:認識到我們周圍有足夠的、自然的補給能滿足生活的需要;認識到生活中的忙碌不會耗盡我們的資源與精力。★二、觀察型的特征分析

(一)富於智慧,冷靜思考

觀察型因為具有與自己的感情保持適當距離的才能,總是能冷靜地考慮問題。即使麵臨壓力,思考能力也不會下降,能夠對事物準確地做出判斷。他們理解力強,能夠洞悉他人言語背後的深意和各種事情的真相。觀察型的魅力不僅表現在語言,他們還擅長以動作和表情等來表現愛。

觀察型有責任感,忠於職守,安於本分,非但不會侵犯他人,反而會給對方合適的建議。他們不喜歡評論他人,對於對方的錯誤,會用委婉的方式予以指出,這是考慮問題比較深的表現。他們外表文靜,卻常會用與其外表迥異的幽默,來調和周圍的氣氛。

觀察型有回避空虛的“誤區”,把自己的空虛歸罪於周圍人的淺薄。他們遠離人們,以自己的眼光觀察現實,形成自己的想法,並試圖自圓其說。

(二)喜好孤獨,與情感保持距離

對觀察型來說,自己的判斷力和思考力會因為周圍人的影響受到幹擾,這種狀態很不好。他們不善於在別人麵前表現真正的自我,喜歡一人獨處。他們喜歡獨處,在空想中遨遊,整理心中雜事,反觀自身。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之所以這樣,絕不是討厭與人交往。因為在他們看來,比起與人接觸時的距離感,事後獨自慢慢咀嚼與他人的對話或發生的事件,會讓他們覺得與人的距離更近。觀察型認為,維係人與人的關係,沒有必要頻頻接觸,在短短的接觸後,即使一人獨處,也會想起對方,回味其中情趣。

孩提時代的觀察型,由於有缺乏家庭溫暖的寂寞,或事事遭到幹涉的鬱悶,品嚐過感情饑渴和不安,因此總想回避涉及感情的事情。對他們來說,躲避感情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直接麵對內心。久而久之,即使和想敲開自己心扉的人交往,也能不為所動。

在人際關係上,觀察型具有如下非常特殊的習性。

首先是消極與孤獨癖。在試圖扭轉不利局麵時,當有人不按章法亂來時,他們不會去改變對方,自身也不做任何反應。然而,不反應僅在與對方接觸時。他們將與對方接觸時獲知的信息帶回家,單獨分析。他們認為避免卷入感情糾紛的最好方法是無所求。

但是,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不重感情,當聽到周圍人說自己沒有激情時,會感到很意外。他們一點也沒有覺察到自己有這種特性。

在周圍人的眼中,觀察型好像很寂寞,很孤立。但他們卻認為人最有活力的時候,就是一人獨處之際。在閑暇時間裏,他們腦海裏充滿了快樂的空想和有趣的問題。除非在極其孤獨的狀態,他們與寂寞、消沉無緣。即使獨處,也不會感到無聊。

(三)通過理解一切而表現出與眾不同

觀察型通過避免與人產生過深的關係而確立自我價值。當不得不在人群中周旋時,他們傾向於泛泛之交。喜歡在不同的生活中擁有不同的朋友和興趣。對他們而言,把生活分成幾個不同的部分是一種智慧,可以維護自己、避免過於暴露私生活。觀察型和對方稍稍接觸就能得到許多信息,所以泛泛之交就足夠了。比起涉及自己內心世界的話題來,他們更喜歡討論各自的愛好、討論彼此感興趣的話題,或者以別人為話題。他們總喜歡扮演旁觀者,如果這一能力得到發展的話,觀察型會顯得長於社交。

他們還喜歡學習心理學、占星術等方麵的知識,這些學問能把人的各種紛繁複雜的特性整理得井井有條。正因為如此,觀察型對九型人格理論表現出強烈的興趣。觀察型不喜歡和人深交、陷入複雜的人際關係,他們選擇用頭腦來理解情感。隻要理解情感,就可以既避免卷入其中,又能輕鬆地討論關於人們內心世界的話題。觀察型通過這種方法來回避與他人深交。

(四)熱衷於知識,不諳人事

觀察型在做某件事前,總是設法搜集所有的信息,以便能及時應變。一旦發生預料之外的事情,觀察型會措手不及。隻要發生的事不超出預想的範疇,他們一般都能比較冷靜地處理。事前知道在會議等場合該說什麼、說幾個小時,這對觀察型來說非常重要。隻要事前了解發言的主題和時間長短、做好充分準備,他們就能表現得很出色。在這個意義上,他們往往被認為具有社交能力,但前提是必須事先打好腹稿。觀察型喜歡以這種保持自我的方式與別人交往。

觀察型的另一個特色是獨立性強,不會刻意去博取他人的好感。他們喜歡自由的處境,尤其是經濟上的獨立。這首先是因為害怕空虛,認為過強的物質欲望容易加深內心的空虛。因此,他們的自立是以淡泊於金錢和物質的“清貧思想”為基礎的。其次,他們不願意因過分依靠別人而導致他人侵入和擾亂自己的內心世界。所以,觀察型給人的印象往往是省吃儉用、還有點小氣。他們認為,金錢能用來保護個人隱私、獲得良好環境和自由支配的時間,除此之外,不願付出更多。

相反,觀察型不惜付出時間和精力來充實自我。孜孜以求的既不是人也不是物,而是知識。對於他們,惟有知識才能填補空虛。這一點和他們試圖預知未來、對係統探索人性複雜性的學問感興趣有關,也是他們敏銳的觀察能力的源泉。

▲第六節 忠誠型及其特征

■一位忠誠型的自述:

吳濤,公司分管生產的副經理,這樣描述自己:雖然我也想當個公司負責人,但更想當個副手。因為一旦當上第一把手,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而想到能否完成便會感到不安,進而產生恐懼症。

此外,我個人主見不強,當被問及自己的意見時,不能馬上說出來。這並不是說我沒有個人意見,而是猶豫所致。不過,到自己必須做的時候,就會認真準備,能夠毫不猶豫地發表自己的意見。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恪盡職守。為達到這個目標,接受了力所不能的工作,責令部下完成。因為過分看重組織的期待,忽略了基於現實而做出的自我判斷的重要性。如果工作如期進展,我會感到安心。與人約會時,為了防止萬一,我會提前赴約。提前達到約會地後,我喜歡找個地方坐下來,慢慢地喝上一杯咖啡。■

忠誠型通常是忠誠、勤奮、可靠、謹慎,而且富有想象力的思想者。他們身為團體一員的時候比當領袖的時候多,雖然如此。他們把自己放在高處,為那些被踐踏和受到不公平對待的人們代言。忠誠型不信任權威,也避免去服從權威人士,有些忠誠型則對他們無須質疑的權威,主動探求其是否牢靠。

★ 一、忠誠型的性格特征描述

一、 表3-6 忠誠型的性格描述表

描述類別

特征描述

基本描述

最初我們都信任自己、別人,還有整個世界。

世界是危險的、有威脅的,人們不能相信別人。

病態性的恐懼姿態:盡管自己害怕、懷疑,但是由此學會了警惕與質疑;服從權威;躲避察覺到的威脅與危險,獲得安全以及避免冒險。非病態性的恐懼姿態:雖然自己害怕、懷疑,但是由此學會了警惕與質疑、挑戰權威,與察覺到的威脅和危險作鬥爭,挑戰安全感,麵對風險。

主要特征

注意力集中於:危險的或者可能出錯的東西;潛在的有缺陷、有困難、不合理的事物;暗示、推論以及隱藏的含意。

把精力投入到:懷疑、檢驗及尋找雙方麵的訊息;通過邏輯分析來斷定事物;扮演唱反調的人,對權威既肯定又否定;展露實力;通過從別人那裏獲得友好來贏得安全感,講信譽,專心致力於有價值的事業。

竭盡全力以免:在麵對危險與傷害的時候顯得無助或者無法控製;向危險與傷害低頭;陷入懷疑與反麵的觀點;通過反駁或否定疏遠自己信賴的人。

突出特征:可信賴,忠心,慎重,好問,熱心,堅定不移,負責,可以提供保護,有直覺力,機智,敏感。

壓力與憤怒

壓力源:給自己施加壓力,即努力應付不確定與不安全的事物;對於權威的困惑,既可能過分地服從又可能完全反叛;當自己對別人產生猜疑和矛盾情緒時,仍然設法保持對他們的信任和友善。

憤怒源:言而無信,背信棄義;被逼到絕路,受控製或者受壓迫;與要求太多的人交往;別人對自己不負責。

憤怒形式:反應機敏,諷刺挖苦,矯情,譴責,防禦性的抨擊。

個人發展

人格發展的最終目的:認識到信任自己與別人是很自然的,認識到我們可以沒有猜忌地擁抱生活。★二、忠誠型的特征分析

(一)由懷疑權力而產生的兩麵性

忠誠型出於使命感或對他人的責任感,哪怕犧牲自我也在所不惜。他們不大在意眼前的成功或名譽,相反,為了自己所抱的理想和主義不惜付出全力,不求回報地孜孜努力。由於他們具有敏銳地洞察他人內心深處的能力,又能對弱者的處境產生同情,所以,忠誠型在合適的環境中往往給人以善良、深情、樂於助人的印象。隻要遇到值得信賴的夥伴,哪怕吃虧,忠誠型也會為了自認有價值的東西勇敢地一決勝負。

忠誠型對權力總是持懷疑態度,內心隱藏著恐懼。因此,總是不斷在尋求安全。他們的誤區表現為兩種截然不同的類型:一種是恐懼型,另一種是對抗恐懼型。偏向於恐懼型的忠誠型顯得疑心重重,看起來十分害怕。他們遇到任何場麵都不知所措,總是試圖以分析來取代行動。對矛盾、懷疑等不利於自己的否定性因素特別敏感,卻不善於采取行動。為了獲得安全,他們往往尋求擁有權力的人,對他們效忠。

相反,對抗恐懼型的忠誠型,往往以挺身克服恐懼來尋求安全。比如,當受到暴力威脅而感到害怕時,就會去學功夫,成為所向無敵的強手。他們往往同情弱者或遇到困難的人,甚至主動去幫助弱勢的一方。對他們而言,重要的不是誰強誰弱,重要的是誰敵誰友。一旦認準了敵友,他們會為朋友兩肋插刀。

雖然恐懼型與對抗恐懼型看起來是截然相反的兩種性格,但兩者都是出於恐懼,都以尋求安全為目的。而且,恐懼型和對抗恐懼型往往在同一個人身上表現出來。因此,並不能將忠誠型簡單地劃分成恐懼型和對抗恐懼型,即使同一個人也可以同時具有兩種相反的傾向。就這一點而言,忠誠型的複雜個性難以憑借他們的外在言行來掌握。

(二)洞察他人內心,事事尋求公正

很多忠誠型在兒童時期受到“難以信賴的”父母的粗暴對待,認為有必要認清父母的行為。由於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沒有一貫的方針,所以孩子必須學會仔細觀察並預先覺察到威脅。這樣,忠誠型養成了覺察他人內心的能力。同時,他們也常常對他人抱有疑心。

一方麵對權力者抱有不信任感,另一方麵對能保護自己,使自己擺脫恐懼的權力者特別依賴。相反,對於攻擊自己弱點的權力者卻十分反感。他們的這兩種態度表現為服從能照顧自己的企業或保護者,但對權力通常具有的陰暗麵持有高度的警惕或反抗態度。這和忠誠型“對權力的懷疑”互為表裏。

他們以是否公平來判斷某種權力是否正當,以及權力的行使是否正確。如果權力被正確行使的話,他會表現出恐懼型的一麵,即對權力盡忠。反之,則會表現出對抗恐懼型的一麵,挺身對抗權力。

國家等公共機關、大企業是典型的權力代表。許多忠誠型表現出恐懼型的性格特征,忠心耿耿地為公共機關或大企業服務。但是,如果領導的做法不公正的話,他們會以罷工等方式進行反抗。也有一些忠誠型表現出對抗恐懼型的性格特征,經營私人企業或者成為工會、市民運動中的活躍分子。

忠誠型認為自己所有的諾言都必須一一執行,無論發生何種變化,他們都會固守諾言。對忠誠型來說,最重要的諾言就是法律。由於過分拘泥於法律條文,他們往往給人以官僚主義者、死腦筋的印象。

忠誠型自認為能透過表麵看清事物的真相。由於害怕被人利用,他們時時謹防花言巧語,對溫柔的對手更是警覺。他們總是仔細觀察對方,試圖摸透對方的心思、巧妙地指出對方的矛盾之處。

(三)不關心自己的內心狀態,缺乏行動力

忠誠型雖然擅長洞察他人的內心,卻不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們的注意力是朝向外部世界的。當感受到威脅時,這種傾向會更加咀顯。他們往往把自身受到的威脅歸因於他人的惡意。

忠誠型不善於用語言來表達感受,在不得不表達時,往往缺乏邏輯並帶有攻擊性。他們生怕由此而破壞人際關係,即使對自己討厭的人,也會表現得溫文爾雅,言聽計從。

另一方麵,忠誠型因為害怕按照自己的意誌行事,所以大多缺乏行動實施的能力。例如,當他們想要實行某項計劃時,內心會同時出現兩個聲音:“這是個絕好的主意”,“但是,真的能行嗎?”結果拖拖拉拉,總是光想不做。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確信有失敗的危險性,同時又害怕一旦成功會遭到他人嫉妒及惡意的傷害。

當然,忠誠型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拖延。他們覺得這是行動之前必不可少的準備,認為做任何事都必須事先傾聽正反兩方麵的意見。在周圍的人眼中,他們太多慮了。而忠誠型卻認為沒有正確的意見就難以駁倒反對意見。認為透徹的分析能力比行動能力重要得多,所以工作往往一拖再拖,有些計劃甚至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