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們會狂熱地迷戀顯而易見的九型人格類型,他們從同事、朋友、特別還有配偶那裏獲得信息來辨別各種類型,這種僅僅從表麵現象來認識九型人格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九型人格理論並不是像人們想的那樣簡單,不下足功夫,不可能掌握。
在九型人格裏,每種類型與其他類型相關的位置非常重要,每一個九型人格的類型都代表著不同的支配領域,並受到不同類型的拉力牽引,呈現出其他類型的姿態,依此方式隨著他的支配領域運行。因此,我們要有所成就,不僅要熟知自己所處的類型,而且還要掌握其他的類型,這才是成功的開始。
▲第一節 完美型及其特征
■一位完美型的自述:
王捷,公司部門經理,這樣描述自己:因為我認為自己的價值觀絕對正確,所以對不同的意見和行為很難理解和包容。特別在自身的體驗和理解中,對於有絕對把握的事情,更難容忍不同意見和行為。
我經常批評犯錯誤的同事或部下,拒絕與他們溝通,隻指出改正錯誤的努力還不夠。當覺得對方不誠實時,常感到煩躁憤怒。對此,不少同事和部下反映我“強加於人”。此外,當自己的意見被批評或無視時我十分衝動,難以抑製,事後又陷入深深的自責。因為聽不進他人的意見,不能很快解決問題,對他人的不信任多於信任,這是“誤區”所致。■
完美型負責、獨立,是以超高標準勤奮工作的人。他們嚴肅地麵對生命,顯現出急躁、緊張、愛評判、控製、自以為是,以及難以克製地追求完美。他們對批評相當敏感,評判自己之嚴厲更勝於評判別人,而且難以接受稱讚或承認自己的成就。他們總想讓事情做對而且為人喜愛,奇怪的是在他們銳利的外表下,卻顯得鬱鬱寡歡。
★一、完美型的性格特征描述
表3-1 完美型性格描述表
描述類別
特征描述
基本描述
盡管追求完美,但並非事事都能做得完美。
隻要下功夫,花力氣,就一定做得很完美。
為了事事做得完美,對不能做到完美的事情,常常甩手不幹。
主要特征
注意力集中於:要社會和他人都像自己一樣正確、有上進心和道德感;工作的精確度。
把精力投入到:堅持重要的標準,做一個有責任心、自立的人,壓抑個人需要及生理需求。
竭盡全力以免:做錯事,好爭鬥,失去自控,違反社會規範。
突出特征:正直,重視自我提高,非常努力,理想主義,獨斷專行,刻苦,自我要求高,能自我克製,非常負責。
壓力與憤怒
壓力源:不能平息對自己的批評以及與此相關的焦慮與擔憂,被個人的職責壓得透不過氣來,做的錯事比對事多,有太多必須做對的事,試圖釋放怨恨及相關的緊張,別人指責自己做錯了卻不負責。
憤怒源:不公平,不負責任,做錯事,公然忽視或違背規則,受到不公正的批評。
憤怒形式:怨恨,自我辯解,緊張,突然爆發。
個人發展
人格發展的最終目的:認識到我們都是很出色的(每個人都是),我們的價值和健康都是與生俱來的,它們並不依賴於我們的對或錯。★二、完美型的特征分析
(一)正直與勤奮
有上進心和堅強意誌的完美型,因為做事既勤勉又誠實,所以工作的精確度一般都很高。他們具有細致而正確了解工作和人的聰明的頭腦,事前認真準備,事後不忘整理歸位,令人欽佩。
另外,完美型為人坦率,很善於與周圍的人友好相處,討厭謊言,正義感強。不隻自身向上,為了周圍人能向上發展,會不辭辛苦,所以作為朋友非常可靠。
正直和正確對完美型的人很重要。他們以對和錯的角度觀看世界,沒有所謂的折衷,而且如果他們的正義感遭到汙蔑時,他們會狂熱地支持一個事件。他們似乎覺得,如果做得夠賣力,他們能把每件事弄得好而正確,而且他們是惟一會這樣做的人。
自我批判是他們生活中持續的特征,然而他們卻期待別人柔和的回饋,來包容批判。他們對別人的批評可能是一種論斷,但還是掩飾了想讓事情完美的欲望,就算他們知道已經做得不錯了。
完美型喜歡每天早上在固定時間、固定路線上慢跑,在上班的電車上學習外語和準備資格考試,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有積極意義的事情上。對他們來說,認真完成工作非常重要,為了不放過一個小小的錯誤,會反複檢查。看報紙的時候,看到貪汙和卑劣的犯罪事件會非常氣憤,走在街上,對不文明的年輕人會感到厭惡。
(二)逃避憤怒,追求完美
但是,完美型有逃避憤怒、追求完美的“誤區”。
許多完美型記得很小的時候就被寄予很高的期望,孩童時代就具有辨別自我行為正確與否的能力,因為內心另有一個能進行自我批判的“我”。這個批判者非常強大,不容抗逆,他們經常與之進行對話。專注於內在的批判者所示意的“正確”,不斷壓抑自己的欲求,不想拓展真性情的精神空間。然而,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如此強烈的自我壓抑傾向。
在完美型看來,所謂“正義”就是正確、善良和公正。其終極目標是完美。完美型認為在各種情況下,自己隻有一個正確的選擇。所以,他們總是說“一定……”、“應該……”等。
完美型盡管追求完美,但並非事事都能做得完美。相反,對不能做到完美的事情,他們常常甩手不幹。有明顯不擅長的學科和工作,因而他們難以忍受必須麵對不完美的自我。
壓抑欲望的結果是產生挫折感,這是憤懣和焦躁的原因所在。所以即使是平日說話,他們的聲調大得像在吵架,焦躁和憤懣是內心欲求和自我批判之間緊張感的表現。
而且,在“如果不完美,就會不被社會所接受”的觀念驅使下,他們甚至在別人不在意的地方也進行自我批判和自我辯護。此外,對業已了結的事情,會舊話重提,經常搞得周圍人不勝其煩。
不過,完美型一旦承認過錯,就會謙虛地、一點一點地補償過失。另一項特點是,他們是所有類型中忍耐力最強的。隻要知道如何達到完美,就會為此投入巨大的努力。
對善良的過度執著,意味著他們總想規避壞事。這樣,在做決定時會產生很大的內心矛盾。假如是自己決斷,就是內在真正的願望和想做得正確的追求之間的矛盾。如果選擇了正確的道路,會憂慮不能實現自己真正的願望。反之,又會擔心做錯事。
結果,他們的選擇是不快樂的。害怕被人瞧不起和擔心違背勤勉美德的想法縈繞腦際。越是擔心,就越是懷疑別人是不是在背地裏批評自己,並為此痛苦。
特別是工作中做決定的時候,不可能完美無缺。但他們不願勉強地決定而後受人批評。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拖再拖,遲遲不做決定,這樣的作風給人一種缺乏決斷力的印象。
(三)壓抑憤怒
完美型“誤區”中最糟糕的東西是壓抑怒火,而怒火不到臨爆發時他們不會察覺。完美型認為,不斷發泄是極壞的事情。因為隨便發火的人,就不是完美的人。於是,心中雖然湧動著不滿,卻做出冷靜溫和的樣子。
但是,壓抑怒火總有極限,當再也壓抑不住時,就會爆發出來。爆發的頻率因人而異。有的人一年數次,有的人一生才有幾次。爆發的方式大多為批評他人的錯誤,因為發無名之火是不對的,所以憤怒得有正當的理由。但理由大多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所以被批評的人莫名其妙:“為什麼會提那些小事?”當對配偶發火的時候,有時會向對方施暴,一旦如此,完美型自己也會深感痛苦。
此外,有些完美型通過雙重生活保持自己的平衡。他們的心中,存在自我批判和自我欲求雙重結構。通常自我欲求被自我批判所壓抑,有時自我欲求從壓抑下掙脫出來。例如有這樣奇怪的性格組合:有的教師,白天是一位熱心教育的優秀教師,晚上則成了遊玩之人。有的主婦,一方麵是善良聰明的賢妻良母,另一方麵則老在超市順手行竊。他們通過這種雙重生活來回避內心的衝突。
還有些人為了抵製內心強烈的自我批判,會大量喝酒,從而酗酒。否則,壓抑感強烈的完美型會表現出強迫症的症狀。
(四)對他人不寬容
完美型要求社會和他人都像自己一樣有上進心、正確和有道德感。但周圍並不存在所期待的完美。為此,他們常常很失望和憤怒。不寬恕自己的錯誤,也難以寬恕他人的錯誤,對不同的想法缺乏包容。由於這些特點,完美型具有不同尋常的批判力。
另一方麵,完美型常把自己和他人作比較。他們的比較很準確。但因為隻有一個是對的,所以如果確認他人比自己優秀,便必須承認自己差。由於在比較中意識到自身不完美,容易產生嫉妒、反感、憤怒及不滿。
完美型通常批判權威,他們要的是高超的倫理觀和明確的守則,以便根據正確標準來衡量自己。他們經常顯出控製,不光是在行為和環境中,甚至情緒也是如此。當事情失控時,他們會變得很混亂。由於把這麼多能量放在做對事情之上,因此當事情出錯時,他們就想責怪別人,然而,責怪別人和負責任是相互矛盾的呀!
▲第二節 給予型及其特征
■一位給予型的自述:
李娜,神經內科副主任,這樣描述自己:回顧以往的人生之路,發現自己具備給予型的特點。如果他人有求於我,很難拒絕。即使他人無求於我,也會在不知不覺中伸手援助。自己沒有時間,也會優先考慮別人的事情,即使做出犧牲,也在所不惜。煩悶的時候,轉而幫助朋友,從中找到“自己可以”的感覺。如果他人有困難,我就去幫助他們解決。盡管沒做什麼壞事,仍不時有做了壞事似的罪惡感。
我一直以為自己擅長與上司、同事及部下相處。但學了九型人格理論之後,發現原以為無意中做的一切,其實是非常有意識的行為,而且知道自己的人際關係並沒有想象的那樣好。我有時非常溫和,有時則嚴厲指責他人,甚至僅僅為了一點小事也會大動肝火。這常常發生在事情進展得不如預料的順利,周圍的人不理解我的時候。■
給予型通常表現出外向、快樂、活力充沛、友善、自信、討人歡心,尤其是樂於助人。他們自願為他人提供時間、精力及物質,他們所贈送的禮物總是經過精心挑選,以符合接受者的品味。給予型的人喜歡付出多於求取,宛如自己什麼也不需要,他們既獨立又能幹,最樂於滿足別人的需求。
★一、給予型的性格特征描述
表3-2 給予型的性格描述表
描述類別
特征描述
基本描述
應該平等、自由地滿足每個人的需求。
想要得到就必須先付出,要想被愛,就必須滿足他人所需要。
通過引起他人的需要以及給予他們所需要的東西,學會如何滿足自己的個人需求,同時也期望別人以同樣的方式來幫助自己。感到很自豪,因為自己對別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主要特征
注意力集中於:別人的需求,尤其是那些自己所關心的人和關心自己的人的需求;人際關係;別人每時每刻的感受和情緒。
把精力投入到:察覺別人的情感需要,做一些使人愉快的事;能滿足別人的需求並會使自己感到快樂的事;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保持別人對自己的認同;浪漫的依戀。
竭盡全力以免:使別人失望,被拒絕或者不被欣賞,依靠別人。
突出特征:對別人有幫助並且樂於捐助,慷慨大方,對別人的感受很敏感,樂於支持別人,有欣賞力,浪漫,精力充沛,有表現力。
壓力與憤怒
壓力源:覺得自己對許多人及許多事都是必不可少的;為自己的需要感到疑惑;嚐試著讓自己多一點時間去照顧自己;為人際關係投入太多而產生的情緒波動,尤其是那些具有挑戰性的關係。
憤怒源:感覺自己不被賞識,感覺自己被忽視;感覺自己受到控製;不能滿足個人需求。
憤怒形式:常常突然地爆發,譴責他人,哭泣。
個人發展
人格發展的最終目的:認識到我們都可以因為自己而得到關愛,而並非因為我們付出了多少或者別人有多麼需要我們;認識到那些一成不變的、最終被滿足的需求。★二、給予型的特征分析
(一)樂於助人,努力建立最好的人際關係
為滿足他人想拚命努力的給予型,要表現得讓人滿意,所以十分在乎別人怎麼想。他們有著使人快樂,使人充分發揮長處的能力。給予型喜歡支持野心家,在向困難挑戰的時候,是理想的夥伴。
對他們來說,人際關係最為重要。為保持良好關係,即使自我犧牲也在所不惜。給予型即使與人爭吵或惹出麻煩,也有不留下後遺症的本事。他們認為工作的成就感,不是利益等實質性的東西,而是自己與他人相處的好壞。如感到“倘若我不在,這個工作就無法進行”時,他們會覺得十分幸福。
通常,隻要對人際關係感到滿意,即使沒有相應的利益回報,他們也會幹勁十足。他們積極與人交流,使人感到心情舒暢,所以在單位裏是模範。而且,他們具有吸引力,適應性強,有社交能力。此外,他們為人熱情,在下述事情上非常出色,如記得他人的生日或紀念日,為表示祝賀,決不吝惜時間;他們喜歡真心誠意的禮物,自己準備的禮物也是同樣。
兒童時代的給予型,因為性情溫順,多受大人的疼愛。因此,非常了解自己何處令大人疼愛,從小就學會讓人關愛。大部分的給予型,隻要注意觀察,即使對方的表情和行為沒有顯露,他們也能知道對方心底潛藏著什麼願望,能與他人站在同一立場。
他們常常關心別人需要什麼,並希望談論這類話題。有很深的同情心,總是向他人敞開心胸,討厭爭執,對他人充滿聖人般的慈愛。雖然有時親切過度,被人說成愛管閑事,但他們為人善良,值得尊敬。
(二)不自覺地渴望得到關愛
但是,滿足他人的要求並非目的,給予型真正追求的是獲得他人的友愛和好感,以及他人的特別理解,即“另眼相看”。他們認為,要獲得理解,就必須幫助別人,然而,他們並不清楚為什麼需要友情和理解,這正是給予型的“誤區”。
通過付出獲得安全感的給予型,因他人需要自己而感到滿足,卻不敢正視自己的欲求,害怕這種欲求會成為獲得友情的障礙。結果,總是關注外界,一心想獲得別人的友情,不顧自身的欲求。
這類人之所以樂於助人,是因為心中潛藏著讓對方接受自己,並對自己表示感謝的渴望。因此,當奉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時,就會牢騷滿腹。這是想獲得感謝的真正願望,與為了討人喜歡而顯示自我之間的衝突。最終,甚至陷入被對方控製、利用的受害意識中。本來是自己主動要為對方奉獻,現在變成想要從束縛中掙脫出來。這種內在的矛盾使給予型深感痛苦。
(三)迎合他人而失去自我
把能量都花在了為他人奉獻上,弄得很累,疲於應付,卻做出一副很樂而為之的樣子。這種潛在的疲勞如果蓄積太多,會走向與平時完全相反的一麵——不肯為別人做任何事。
這種人的複雜處在於有好幾個自我,因對象不同而改變自己的角色。為了迎合他人,討人歡心,結果角色錯位,弄不清自我的本來麵目。隨著自身融人周圍人的要求,忘了自己的真實感情。
這也可以稱為“變色龍”。為了獲得他人的歡心,一日數次地改變自己,無意中反而失去了真正的自我。給予型有時也會有欺騙他人的罪惡感。但同時,他們堅信對方、自己某些深藏的愛心,如此一來,更加拚命地討他人喜歡,忘掉了自己的欲求。
這是很深刻的內部矛盾。給予型希望被人接受,滿心想獲得他人讚同。在他們看來,如果不被接納,是最糟糕的事,於是總是遷就他人。但遷就別人,就無法展現真正的自我,到頭來,被對方接受的並不是真正的自我。給予型本希望被接納的是真正的自我,這種需求由於自我的“誤區”而難以實現。更複雜的是,給予型不願讓人得到自己性格的相關信息,判定自己的性格特征。這樣,他們“想被理解”和“不想被判斷”兩種願望之間產生了衝突。
(四)試圖操縱他人
給予型的魅力在於他們誘人的特質。他們“知道”自己能讓身邊的人服服帖帖,並把焦點放在避免被拒絕,他們擅長卸下人們的武裝防衛。
給予型的人能滿足那些甚至看不出有需要的人,他們成為此人喜歡結識的類型,好讓這些人感覺到自己很不錯。“我迎合他們的知性生活。甚至情感生活,為他們尋求樂趣——我總是能找出能迎合他們的事物。”
擅長吸引他人的給予型,有試圖操縱對方的傾向。這是想得到“回報”的潛意識的表現。如果他是野心家,就會以有無交往價值來看待對方,對於“有價值”的人,他們會施展自己的能力,巧妙地利用。
給予型崇拜有權力的人,認為順從權力者,能夠相應地提高自己。他們即使擁有領導者的才能,也更喜歡當幕後領導。他們不承認期待自己幫助的權力者的回報。但是,卻希望所侍奉的權力者得勢後,能夠確保自身的安全,進而使自己成為權力的其中一環。不過,給予型並不僅僅滿足於得到權力和安全,同時還尋求友情的滿足。這種尋找心心相通的特點,是具有給予型性格的野心家與其他類型野心家的不同之處。
▲第三節 實踐型及其特征
■一位實踐型的自述:
張波,一位電氣工程師,這樣描述自己:回顧自己的人生之路,狀態最不好的情況是,想給人以好印象,卻無法實現,因而感到焦慮。由於太想獲得別人的好感,總是在乎對方的反應,結果適得其反。潛意識中老想著不能失敗,但恰恰在轉而采取保守的姿態時失敗了。從這種現象中,我最能體會到實踐型的“誤區”在哪裏。■
在學習九型人格理論的過程中,逐漸了解到自己是多麵的:因不安而依賴他人的自己;有自信、能和周圍的人友好相處的理想的自己;逞能而傲慢的自己;遭受冷眼而情緒消沉的自己等等。尋根究底,我是因為擔心“被社會遺棄而感到不安”所致,誤以為工作做不好,就會受到批評,從而失去存在的價值。
實踐型表現出自信、野心勃勃、成功、行動敏捷和熱心十足。他們賣力工作來追求自我的目標,而且是極佳的驅動者,能讓別人共享他們“任何事都可以達成”的信念。他們的生命,包括休閑時間,似乎是由一係列有待完成的工作或目標所組成,而且通常在前一個目標尚未達成時,就開始下一個新的計劃。
★一、實踐型的性格特征描述
表3-3 實踐型的性格描述表
描述類別
特征描述
基本描述
每件事情都是根據通用法則起作用和實現的。
我們所做的事依靠每個人的個人努力;人們應該從他們的勞動中獲得報酬,而不能因為他們是誰而獲得酬勞。
通過努力工作獲得成功;通過保持良好的形象,學會如何去贏得別人的熱愛與承認,並形成了自我激勵、勇往直前的精神。
主要特征
注意力集中於:所有要做的事情,如任務、目標以及將來的成就;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怎樣成為最出色的人。
把精力投入到:快而有效地把事情做好;保持積極與忙碌,參與競爭,通過成績來獲得承認與信任;調動所有能達到成功的因素,提高自我;舉止優雅。
竭盡全力以免:不能達到自己的理想目標;別人比自己出色;丟麵子;滯不前及行事緩慢所引發的不適感和懷疑;所有妨礙自己辦事的因素,其中包括情緒。
突出特征:氣宇不凡,熱情,有領導能力,自信,有經驗、有能力而且有效率,有令人鼓舞的希望,鎮靜。
壓力與憤怒
壓力源:感覺的好壞基於自己做了多少事,以及由此出現的壓力;還有基於地位、威望、權力而產生的壓力;不知道自己的真實感受和價值;做得太多。
憤怒源:任何威脅或阻礙自己成功達到目標的人或事;沒有能力,優柔寡斷;他人的批評。
憤怒形式:不耐煩,易怒,偶爾情緒爆發。
個人發展
人格發展的最終目的:認識到愛來自我們自身,而不是來自我們的所作所為;認識到所有要做的事應該遵循通用法則,而不是依靠我們的個人努力。★二、實踐型的特征分析
(一)重視效率,不惜一切追求成功
重視效率、追求成功的實踐型,很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的示範,對周圍的人也有激勵作用,從而產生成就大事的能量。他們好學且上進心強,堅持不懈地探索新目標的能力,可謂體現競爭社會價值觀的“企業人的鏡子”。與實踐型在一起,會為其工作熱情所感染,從而使組織內部自然而然地充滿了活力。
實踐型在工作開始前,就備好“怎樣能完成工作”的方案,並讓周圍人都理解。他們對方案細節不做過多解釋,著重說明如何才能激發工作熱情。周圍的人聽了,就會自然地覺得這個工作非常有魅力。實踐型具有把組織的力量調動到工作目標上的領導才能。
這些人對於兒童時代的回憶,總是“學習成績好啦,因為聽話而被誇獎。”之類的故事。由於有這些成功的體驗,他們可以撇開個人的感情,而將注意力集中於如何獲得大人的愛。為了得到肯定的評價,不惜付出任何努力。他們主動要求擔任領導的角色,專注於如何獲勝,相信隻有成功才能獲得愛。
對他們來說,重要的是成績和能力,而不是自己的感情。這種對工作癡迷的價值觀,即是實踐型的“誤區”。而且,由於這一“誤區”,他們非常害怕失敗,不願涉足有可能失敗的工作。對人生的態度是隻考慮積極麵,而不考慮消極麵。
(二)表現出很有能耐
實踐型雖然很難忍受沒有前途的位置,但即使運氣不佳,也會表現出獲得讚賞的樣子,盡可能扮演成功者的形象。而且,通過這種自我表現和演技,他們相信自己就是成功者。
因為有如此驚人的自我暗示能力,以至於他們在不同的組織裏,能夠像變色龍一樣飾演不同的理想角色。例如,與衝浪愛好者在一起的時候,實踐型就像個地道的衝浪愛好者;和聰明人在一起時,他們會表現得像個勤奮的聰明人,甚至想象受人尊敬的形象就是自己。由於有這樣的能力,這類人總是演示著樂觀而幸福的角色。除非遇到巨大的考驗,他們不會睜眼關注煩惱等消極因素,也絕不會和自己的內心進行對話。
對實踐型而言,最重要的是工作。為完成得出色,他們全力以赴。他們想通過工作得到地位和收入等可見的回報。不管工作本身多麼無聊,商品本身的價值多低,隻要回報很大,他們就會傾注熱情。如果是推銷員,他們會相信自己販賣的商品價值很高,如果是研究者,他們便認為自己的課題最好,這都是無意識自我欺騙。
(三)因擔心失敗而過分表現自我
實踐型隻要有什麼新想法,立刻就會付諸實行。這樣的行動力是實踐型的能量所賜,同時也起到了消除憂鬱的作用。他們之所以埋頭工作,四處活動,乃是防止回首人生時。陷入情緒低落。他們的日程表總是排得滿滿的,工作以外的時間,會被旅行、運動等活動填滿,什麼也不做的空閑時間,對他們來說,不僅非常不健全,甚至還是一種恐怖。
他們認為,因家庭生活等矛盾而影響到自己的行為是愚蠢的。許多實踐型都是工作狂,不重視家庭和戀人,即使與家人和戀人呆在一起,也不會輕輕鬆鬆的,他們會想出去運動或旅行等。也就是說,他們不重視內心的交流,認為通過外在的行為才能表達自己的愛情。因為不想降低工作效率,他們不喜歡伴隨各種矛盾的戀愛和家庭生活,喜歡平靜的、沒有糾紛的戀愛和婚姻。
實踐型的行動力存在的弊害之一是,輕視隻有靠深思熟慮才能得到的創造性,他們認為效率比什麼都重要,所以對花費數小時,卻有可能得不到任何成果的創造性活動敬而遠之。
(四)外強中幹
實踐型自視極高,這是他們通過自己的成績和榮譽等實實在在的東西而構築起來的。這和真正的自戀者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一點都碰不得的自愛心不同。但是,他們一旦失去成績或地位,自尊心就會受到嚴重傷害。所以他們常常擔心因為懈怠而失去原有的地位。實踐型回避有可能失敗的工作,執著於穩操勝券的工作,因為心中的不安要他們遠離自尊心受損的可能。
為了獲得最大的成功,實踐型重視效率,非常厭惡工作能力差、多思而不實幹的人。他們討厭有可能會導致自己失敗的部下,希望部下是能促使自己走向成功的有用的工具。
實踐型為了工作,不但犧牲個人生活,還要求周圍的人也同樣做。他們希望組織能按照自己所想發揮高效率。要讓實踐型認識到工作隻是人生的一部分是非常困難的。
實踐型在工作中遇到失敗時,不會簡單地承認自己的過錯。即使明顯失敗了,他們或視而不見,或把失敗看作部分成功,或進行詭辯,把責任推卸給他人。如果接下來又有了新的目標,他們會很快調整情緒,從上一次失敗中站立起來,為了成功而勇敢向前。隻要未來有希望,他們可以無視任何負麵的東西。
推動陷入誤區的實踐型前進的動力是,他們想樹立好的形象。由於一門心思想扮演受人注目的角色,他們不能認識內在的自己。如果在工作上未能獲得預期的成績及周圍人的好評時,他們會感到現實的自己與追求的理想形象之間有落差。當落差大到再也不能視而不見的時候,他們會感到非常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