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章(3 / 3)

托馬斯·摩爾關於美與心理健康的論述至少告訴我們三點:第一,美和欣賞美與心理健康有重要的關係;第二,心理健康的努力目標就是美;第三,心靈必須向美開放,主動接受美的影響。

人的心靈十分需要心理健康,也十分需要審美智慧。生命或許是不完善的,生活或許是不圓滿的,但我們一定要努力使自己的心靈美好。一個人生命的價值和生活的意義,全部建立在美好的心靈之上。美好心靈的根本標誌,就是具有一種健康人格。舒爾茲說:“關於健康人格的研究應當是心理學最基本的中心。”

健康人格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征:一是整體性。健康人格是一種整體性的人格,整體性意味著人格諸要素的有機統一。整體性的健康人格內部是和諧的,而不是分裂的。二是協調性。健康人格具有正確處理自己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相互關係的態度和能力。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傾向於與人對話和交流,保持著對萬物的仁愛之心和寬容的態度。三是創造性。健康人格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人格。具有健康人格的人能夠不斷更新和實現生命與生活的自覺意識和能力。四是情感性。健康人格是一種情感豐富、深刻和審美化的人格。健康人格具有良好的審美能力,並能把自己的內心生活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來。

正因為健康人格具有以上基本特征,它與審美就緊密地聯係在一起了。審美有益人的身心健康,古今中外許多學者都曾有過論述。古希臘柏拉圖認為,審美“對健康有益”。中國美學家朱光潛曾說:“文藝是解放情感的工具,是維持心理健康的一劑良藥。”人們通過審美活動,能夠解除壓抑,釋放鬱積,開闊眼界,從而在對世界的審美觀照中獲得生命的活力。

閱讀詩歌能調節人的情緒,使人心情開朗、心境輕鬆。美妙的音樂能喚醒我們的靈魂和培養我們高尚的情感。投入大自然的懷抱,能夠使身心感到無限舒暢。自然界的美景,能夠使人排解憂鬱的情緒,產生心靈的淨化。通過各種形式的審美,人們不僅能夠消除煩惱,而且能夠喚回失去的信心和促進身心的健康。

五、實現完美人格的建構

審美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達到人的自身完善,實現完美人格的建構。人格的建構,歸根到底要通過個體心理結構的塑造來完成。這種心理結構主要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諸種心理機能。

審美教育,並不僅僅是指某種藝術技巧的教育,而是培養人的一種有機的和整體的反應方式的教育。在審美活動中,主體之所以感到審美愉快,是因為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諸種心理機能相互之間非常協調,並不矛盾。人感到審美愉快時,是因為他把握到了一種具有平衡性、節奏性和統一性的完整形式。這種完整形式會同時作用於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諸種心理機能,使它們相互之間處於一種極其融洽和諧的狀態。在這種融洽和諧的氛圍中,上述各種機能既能夠同時共存,又能夠相互配合,每一種機能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又兼顧到整體的有機統一。審美教育的獨特功能,就在於給人這樣一種整體和諧的反應方式的訓練。審美教育著重於整體式的反應能力的培育。審美教育對於人的心理機能的訓練是全麵的。

片麵的教育,往往會使人喪失理性或者喪失情感。理性的喪失會使人迷失方向,情感的喪失會使人變得麻木。這種人對自然變化、人世滄桑會無動於衷;對災害驟降、受苦受難會冷漠視之。世界上似乎沒有什麼事情令他們同情,也沒有什麼事情使他們景仰,對事物失去了美醜之分,對行為失去了善惡之別。他們的人格完全失去了完整性。現代心理學一再證明,人格的完整性是不能破壞的。一旦破壞,勢必帶來沉痛的後果。

達爾文從自己的沉痛教訓中得出了一個結論:要想使自己的智力和道德心得到健康的發展和保持,必須從兒童時代起就重視審美教育的訓練。審美教育是完美人格得以成立的基礎。

教育的終極目的,並不是讓人學會認識一兩條自然規律,也不是讓人學會掌握一兩種技術,而是使人的內在心理結構得到全麵有效的發展,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教育在個體發育中的主要功能,就是促進個體中那些符合整個社會利益的心理定向的形成,而這種教育,其基礎便是審美教育。

審美主體的審美能力的形成與提高並非輕而易舉。狄德羅說:“一個人的鑒賞力的獲得是十分困難的,在一千個有敏感感受力的人中間,或許隻會有一個人獲得這種鑒賞能力。”為什麼主體審美能力的獲得如此困難呢?這是由於審美能力並不屬於某一特殊感官所有,而是一個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多種心理機能參與活動綜合積澱的結果。一個人在一生中所經曆的審美活動越多,其審美經驗多次發生,他感受美、發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也就越強。

在審美活動中,人的理性以審美理解的形式參與。審美理解融於情感活動,給予情感以理性調節。審美理解還潛在地支配和製約著人的整個審美過程,包括審美感知、想象的發生和發展,並且通過相互間的諧調,使審美感受進入一種更高的精神境界。

人類的審美活動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審美對象所蘊含的意義總是在欣賞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直達人心,使人進入高尚的審美境界,在感動中去掉“小我”。所以,審美活動會超越狹隘的功利性,在人們的身上喚起那些真正具有人的價值的性質和屬性。審美的這種特性,使它成為人類實現人格建構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