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七章(3 / 3)

2006年10月8日,黃來女以優異的成績通過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免試研究生資格審查。黃來女說:“接受了那麼多人的幫助,我沒有辦法一一回報。但我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堅持完成學業,然後在我有能力幫助別人的時候,我會盡力地去幫助更多的人。”她的臉上一直掛著淡淡的微笑。

男生劉霆出生在浙江湖州市雙林鎮,原來有個美滿的家庭,父親是個普通職員,母親是縫紉師傅,家庭經濟狀況良好,而且還在鎮上買了一套新房。愛好藝術的劉霆,從小就學會了多樣樂器,他的理想是當音樂家。

然而,嚴酷的生活降臨了。1999年,劉霆13歲時,他的母親被檢查出患了尿毒症,巨額的醫療費不但耗盡了他家的所有積蓄,還欠了一大筆外債。2002年,父親被迫賣掉了房子,還掉債務後就所剩無幾了。為了給母親看病而失去工作的父親此時絕望了,一個人離家出走,從此音訊全無。

16歲的劉霆麵對命運的沉重打擊,勇敢地承擔起邊學習邊照顧母親的責任。在遠赴山東濰坊腎病醫院求醫的路上,體重隻有90來斤的小劉霆一路上背著母親。在火車上,為了讓母親能夠休息好,他買了一張臥鋪票和一張站票,讓母親躺在床鋪上,而自己則站在母親的身邊。

就是在這樣巨大的困難和壓力下,2005年,19歲的劉霆考上了浙江林學院藝術設計專業。收到錄取通知書的當天,他非常高興,不過很快就陷入了深思:要上大學,學費從哪兒來?母親誰來照顧?他懷著試探和懇求的心情給浙江林學院領導打去電話:“我想帶著母親上大學!”學校領導詳細了解了真實情況後,既震撼,又感動,不僅同意他帶著母親上學,而且特批他在校外租房。

入學後,學校有關部門領導多次慰問劉霆母子,並給他們帶去了慰問金和真摯的愛心。考慮到劉霆的實際困難,學校不僅為他辦理了貸款手續,而且為他減免了部分學費。同時,在勤工儉學上優先為劉霆安排了食堂保潔員崗位,除免費提供每日三餐外,每月還可收入50元。劉霆吃飯時,撥出一半飯菜到隨身帶來的飯盒裏,帶回家給母親吃。劉霆在醫生的幫助下,學會了為母親打針、敷藥。病情已重的母親,失去了一切勞動能力,她看到兒子既要完成學業,又要料理所有的家務,很不忍心,一個時期她曾想一死了之。劉霆得知母親的心跡,傷心欲絕:“媽媽,如果你走了,我也不讀大學了,和你一起離開這個世界。媽媽,隻要我們活著,就有希望!”

劉霆知道,要讓母親活下來困難重重。母親的尿毒症要治愈必須換腎,至少需要10多萬元錢。劉霆時刻都在擔心,母親能否熬到自己大學畢業後掙錢為她治病,能否等到他有能力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社會各界的好心人被這個男生的孝心所感動,紛紛為他們獻愛心,劉霆先後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捐款10多萬元。上海中山醫院還免費為他母親實施了換腎手術。劉霆非常感激。他向社會表達了自己的感恩之情:他和母親決定除了留下部分捐款作為母親今後幾年康複用藥的費用外,將剩餘的5萬元重新捐獻出來,設立一個孝心基金,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學會感恩,弘揚孝心。2006年,由國務院扶貧辦、全國婦聯等組織的“中國援助母親行動”,聘請劉霆擔任愛心大使。2007年,劉霆獲得了全國十大“中華孝親敬老楷模”稱號。劉霆動情地對母親說:“媽媽,你要好好活下去,我要讓你享受一個幸福的晚年。”現在,劉霆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母親的幸福與自己的幸福是如此緊密地聯係在一起。“讓母親享受一個幸福的晚年”,是劉霆的一個願望。正是劉霆的這份孝心,感動了社會。社會的真摯關愛,又使劉霆的願望有了實現的可能。人與人之間的良性互動提高了人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