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七章(2 / 3)

劉默涵感恩丁俊芬老師,感恩社會各界的熱心人。有人問她幫助他人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她說,覺得終於能夠站直了,眼前的天地變得很寬、很大,一種內心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黃來女4歲時,母親因不堪生活壓力離開了家,從此杳無音訊。不久,父親在那裏打零工的文工團又解散了。家鄉地薄人貧,父親決定帶著女兒到外地闖蕩漂泊。幫工、賣唱、做小買賣……父女倆輾轉各地。父親無論流浪到哪裏,小來女都緊緊跟在身邊。艱辛的生活,磨煉了小來女幼小的心靈。懂事的小來女常常將人們丟棄的礦泉水瓶、飲料瓶收拾起來,拿到廢品站去賣,換來區區幾元錢也要樂半天。有一次,她和父親抬著一袋豆子去磨,路邊的一輛三輪車翻倒壓在來女瘦弱的身上,疼得她說不出話來,對方見狀主動賠了十幾元錢。父親很擔心來女被壓傷,來女卻很高興因自己被壓,而獲賠這麼多錢。

令來女最為感激的是,在艱難的流浪生活中,父親稍有空閑,就教她學習。因此,她從小就陸陸續續認識許多字。當來女長到入學年齡,父親想盡辦法送她去上學。那時,黃來女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課餘跑到書店裏,一站就是幾個小時,翻閱著自己買不起的書,在書中她了解著外麵精彩的世界。她如饑似渴地學習,成績一直十分突出。2003年,18歲的黃來女以763分的優異高考成績被武漢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係錄取。

2005年元月,父親賣掉了廣西合浦縣農村老家的房子,準備來武漢邊打工邊照顧女兒讀完大學。不料,父親來到武漢的當天晚上,就突發腦溢血,後來又查出患糖尿病、膀胱癌。為了照顧好父親,黃來女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簡陋的民房。父親病重,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來女的肩上。在學校做一份勤工儉學,一個月下來可掙600元錢,除去房租,還有300元做生活費。為了支付父親的醫藥費,黃來女還在社會上拚命做家教。這樣,她每天從早到晚非常忙碌:早上6點起床,給父親洗臉刷牙、打針吃藥。吃完早飯後花半小時步行到學校上課,中午到下午課後連忙往家趕,給父親做飯、熬藥。晚上坐一小多小時的公交車到漢口做家教,回家時已近半夜。在深夜昏黃的燈光下,她又立即打開書本開始學習。

黃來女還抽時間一次次帶著父親到醫院進行化驗和診治。她堅定地說:“我守著爸爸,照顧爸爸,我不會放棄!雖然很累,但我覺得很幸福。”苦難沒有壓垮這個單薄的女孩。黃來女的功課一直很優秀,2005年獲得國家獎學金,2006年被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授予“全省自強不息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

黃來女對自己的父親充滿了感激之情,對自己的學校也充滿感激之情。她說:“當我最困難的時候,給予我最有力、最及時的幫助的正是武漢大學和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社會上許多人也對她伸出了援助之手。省裏一位領導個人資助她2000元現金,一位不願留姓名的老板把3000元錢送到醫院交給她,華中師大漢口分校一位學生用自己不多的生活費給父女倆買了一箱牛奶,走的時候又留下300元錢。黃來女說:“是曾經幫助過我的那多麼愛心,造就了我。我看起來是不幸的,但其實我是很幸福的。因為我的身邊總有一群很好的人給我關心,我也希望自己給身邊的人帶來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