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實踐型課程設計(4)(2 / 2)

明確課業類型和時間表很重要,因為這是學員製定課業實施計劃方案的前提條件。除此之外,教師可以根據學員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課時的許可,提供更廣泛的課業實施的指導意見,如課業操作的步驟、如何利用各種資源、可能碰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等。

(4)關於課業評價標準。布置課業時,教師要將課業成果的評價標準預先告知學員。課業評價標準依據課程大綱,通常以“課業評價表”的形式編入“課程實訓教材”發給學員。教師可要求學員仔細閱讀,注意把握,並針對學員的疑問,做出解釋。將課業評價標準預先交給學員,是學員自主學習的重要條件,也為課業質量奠定基礎。

2.課業操作

課業操作是實踐型課程教學的主階段,是學員在教師指導、幫助下具體製定和實施課業計劃直至形成課業成果的過程。這一階段的教學可能大量在課堂之外,在企業組織進行。從教與學的關係看,如果說在布置課業階段教師還是主角,那麼在這一階段,學員將成為主角,課業操作主要由學員自主完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製定課業計劃。個人課業比較簡單,每個學員自主確定是否形成書麵的課業計劃,小課業未必要求作書麵計劃,隻要按時完成就可以了。但綜合性大課業,尤其是團隊課業,必須要求製定課業實施計劃,教師要進行指導和督查。

開展團隊課業計劃工作,首先要建立課題組。在學員互相比較熟悉的情況下,可由學員按照自願原則自由組合。課題小組人數一般3—5人為宜,課題組成員太少,會影響分工決策;成員太多會產生人浮於事、互相推諉;都不利於課題研究的高效有序進行。因此,課題組規模主要根據有利於按時完成課業任務和有利於分工合作的原則。課題組形成後,應立即推選課題組負責人,由負責人主持課業研究工作。課題組負責人主要職責,是領導協調全體組員,討論研究製定課業實施計劃。

(2)做好實踐準備。主要為開展實踐活動準備必要的條件。安排好課堂內和課堂外,包括到企業進行的實驗、實訓課業準備,落實現場指導教師;計劃利用網絡資源做課業的,要安排好計算機房開通上網時間等,這些都是教師要做的準備工作。

(3)開展課業實踐。在這一環節,教師留給學員足夠的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員大膽實踐,去體驗、去感悟,親曆工作的全過程,從中獲得豐富多樣的實際經驗,包括了解工作崗位流程,掌握專業技能,養成良好的工作態度,為完成課業提供積累。當然,教師也應發揮指導和引領作用。無論是課業資料的收集、課業實踐活動方法的選擇,還是課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以及學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教師給予學員及時的支持和幫助都是非常必要的。

(4)階段成果交流。對於大的團隊課業來說,由於課業任務相對比較重,持續時間比較長,為了有效進行過程控製,需要組織階段成果交流。階段成果交流可以在課堂上交流,也可以在網上與教師個別交流,視情況靈活安排。

(5)形成課業成果。形成課業成果是課業操作的總結,也是學習成效的集中體現,對整個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課業成果的表達形式由課業目標任務所規定,對於不同的課業來說是不一樣的,可以是敘事文本如調查報告、研究論文、設計方案;也可以是產品製作,如產品設計模型等。但任何課業成果的形成都要建立在實踐活動及其分析研究基礎之上。在這一環節,學員的主要任務是梳理和反思課業實踐的過程,運用專業理論和實踐知識進行分析和探究,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並在此基礎上用適當的形式表達這些實踐結果和研究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