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實踐型課程概述
一、實踐型課程定義
實踐型課程是以實踐為主體的教育課程實施模式,其目的是使學習者變成勞動者,掌握從業所需的技術實踐能力,即“會做”。具體內容有:①以工作任務作為課程門類劃分的主要依據,以便學習者在學習課程的過程中熟悉工作結構。②以掌握實踐過程和實踐知識為課程結構展開的起點,讓學習者在一定程度實踐的基礎上構建所需要的理論知識。③課程內容上,理論知識服務和依附於實踐知識,強調應將多數學習時間放在實踐知識的學習上,而不是理論知識的掌握上。④以實踐任務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科本身的邏輯為中心來組織課程內容。即便是理論知識,也要圍繞實踐過程的需要來選擇、組織和學習。⑤以實踐過程,而不是以書本學習作為學習者學習的主要形式。⑥主要通過技術能力掌握情況來評價學習者的學習結果。
二、實踐型課程特點
與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相比,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實踐型課程具有以下顯著特征:
1.課程學習目標職業性
從課程學習目標看,實踐型課程的學習目標是具體的工作任務,這些工作任務來自於某一職業崗位或崗位群的工作實踐,是從事某一職業工作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或“做事能力”,具有職業定向性。這是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課程區別於普通高等教育或成人高等教育課程的一個重要特點。普通高等教育或成人高等教育課程也有專業,其專業也與一定的社會職業分工相聯係,但主要以學科作為專業設置的主要依據,主要培養具有高層次文化素養和學術功底的人才,其課程沒有明顯的職業指向。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培養目標定位於某個特定的職業或職業群,其課程的邏輯核心應當是從工作結構而不是學科結構中獲得,其學習目標是培養學員從事某種職業的“做事能力”。與學科為中心課程不同,實踐型課程的學習目標,要反映相關行業對勞動者的工作能力要求,這意味著行業、企業通行的職業資格標準或職業技能標準,學員職業生存能力和創業能力成為課程目標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2.課程學習內容實踐性
實踐型課程是一種以實踐性知識為主要學習內容的課程。實踐性知識首先是一個與理論性知識相對應的概念來使用。理論性知識是脫離具體情境的關於事物永恒不變的知識,是經過證明的,具有普遍性和嚴密性的知識。實踐性知識是一種情境性知識,存在於具體的時間、地點條件下,具體生動的、功能的和彈性的。實踐性知識可能是顯性的,如技術標準、操作程序、工作流程等;也可能是隱形的,一種隻能通過示範,不能通過技術規則來言傳的“默會知識”,如那些技術要求較高的“行家絕技”。實踐知識與行動直接聯係,是將科學知識轉化為行動的“中介”。通過大量的實踐性知識學習,建立理論知識與實踐行動之間的橋梁,是實踐型課程的重要特征和功能。
3.課程學習過程開放性
實踐型課程的學習過程不像傳統課程學習那樣封閉在學校裏、課堂裏,其內容決定要結合工作崗位,密切聯係職業工作任務的實際來展開學習。實踐型課程學習過程的開放性,不僅表現在學校和企業兩個“課堂”的結合,還表現在大量課程學習是學員在課堂之外的自學過程,學員為了完成學習任務,突破了傳統課堂學習的局限,需要實踐性活動,開展創造性的工作。
4.課程學習結果實用性
實踐型課程學習成果,和傳統課程可以以一張書麵試卷測評的學習成果有很大不同,區別在於,它不僅反映學員“知曉”了什麼,更側重於反映學員“做”了什麼,做的質量如何。書麵考試所測量的內容往往是理解了的知識片斷,難以反映學員掌握知識和動手實踐的能力,實踐型課程學習成果則能綜合反映學員專業知識的理解、操作技能的掌握、工作態度、對工作環境的適應能力等各個方麵。實踐型課程學習成果是學員在模擬或者真實的職業崗位工作流程中的某一環節或某一過程形成的階段性成果,具有實用性特點。
5.課程學習主體自主性
實踐型課程學習的自主性表現為學員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始終能夠成為主動的學員,處在自主學習狀態。課程學習過程就是學員完成實踐型課程的過程,學員完成課程任務過程中,需要自己製定學習和工作計劃,自己去尋找解決課程任務所需要的各種信息資料,主動與老師和同學溝通、合作以得到幫助。它改變了傳統課程教師“一言堂”、“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師也要“傳道、授業、解惑”,成為學員學習的參謀者、指路人、評價者,教師的作用像“路標”,為學員提供解決課程問題的路徑,提供收集信息的辦法,讓學員自己在工作實踐中感悟知識並形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