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是實施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主要載體。要根據人才培養所需知識結構創新課程體係,基礎理論教學按專業學習要求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須、夠用”原則確定教學內容,打破學科本位思想及學科知識的全麵性和係統性,強調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立足“實學實用”,建立“核心十崗位”的課程體係,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和實踐課時數。同時,加強教學組織安排和不斷更新教學方法與手段。
3.著力搭建實訓平台,編撰實踐應用教材
實施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必須重視搭建實訓平台,建設實習基地。通過產學合作,在軟件建設上,充分吸取生產一線管理經驗,加強對實訓實習基地的規範管理,營造良好職業氛圍,培養學員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團結合作的職業道德;在硬件建設上,實訓平台、實習基地的設備要與生產一線同步,圍繞培養崗位職業能力,讓學員在生產環境中得到鍛煉。通過產學合作,建立一批與專業實踐教學相適應的、相對穩定的校外實訓實習基地,采取與企業聯合建設實訓實習基地或學校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以企業為實習基地,學校使用企業現有設備,在企業技術人員和教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實訓實習教學任務,為培養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創造必備條件。
理論和實際緊密結合、具有實踐應用特色的教材是培養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的必要支撐。編撰此類教材,其內容架構既要依照相關學科理論體係,更應滿足企業對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符合針對性;內容安排要符合教育教學規律,更應符合企業工作程序和崗位工作實際,突出實踐性;參編人員既要有高校深資的教師學者,也要有合作企業中長期在一線工作、了解學員認知規律的專家,呈現結合性;教材內容要體現知識結構的嚴謹和有利於學員考核評價,更應結合產業發展、科技進步、工藝創新和企業技改等新成果和新動向,具有前瞻性。
4.注重建設師資隊伍,建立質量評價標準
“雙師型”隊伍建設是實施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關鍵。高校要將專業教師定期派往企業一線鍛煉,使更多教師真實了解企業、了解產品開發與生產過程,增強解決工業技術問題實際能力,促進教師“雙師”素質的提高。同時,通過產學合作,聘請來自企事業單位有關專家、學者和行業權威、骨幹作為教師,建設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來滿足專業教學需要,架起高校和企業間的橋梁。
在校企之間組建指導、統籌、協調和檢查相統一的管理和監督機構的基礎上,高校和企業還要構建起人才培養的教師教學業績和學生實踐能力的評價標準和考核體係。采用多種方式鼓勵教師主動投入教學和科研工作,並激發教師參與企業實踐的積極性,提高校企合作效果,將參與企業實踐成果作為教師晉升職稱和年度考核的評價內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環節學習和職業技能培訓,將學生獲取學曆文憑和職業資格證書作為衡量高等應用型人才培養成效的主要標準之一。
“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是一種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發展趨勢。鑒於企業發展具有周期性和對員工崗位要求標準存在階段性,高校隻有主動積極適應企業發展需求,不斷加強理論研究,廣泛開展校企間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並積極付之實踐,才能實現高校培養成人高等教育人才的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