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校企合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決定合作思路、戰略重點和階段目標,審議決定合作工作計劃,決定並聘任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協調校企雙方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3)企業教學點:負責日常教學管理,執行學校下達的教學任務和企業下達的行政任務,並接受專業指導建設委員會的監督指導;
(4)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負責專業建設方向、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及與之相適應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體係等指導。
第三節基本原則和模式分類
一、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基本原則
實施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要有市場意識,通過充分調研論證,校企之間形成一種人才培養約定協作關係。為此,應把握如下基本原則:
平等互利。一則高校利用企業實踐性教育資源服務教育,使學員較快成為符合企業要求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二則企業利用高校辦學特色,為企業針對性培養符合要求的人才。通過校企雙方平等協商,達到高校、企業和學員在培養人才過程中互惠互利。
遵循規律。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必須遵循成人高等學曆教育的基本規律,設立的專業必須符合規範要求,設置的課程體係特別是主幹課程應符合教學基本要求。
誠信合作。實施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模式,校企雙方要簽訂“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協議,明確校企雙方職責,高校須按企業要求培養成人高等學曆教育人才,企業則按協議要求提供人才培養條件。協議一經簽訂,校企雙方必須嚴格遵守,以確保合作培養人才的質量。
規模效應。高校在充分了解企業用人需求、人才培養規格和注重培養質量基礎上,有效組織教學活動,盡可能多培養人才,使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具有辦學規模效應。
二、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分類
1.按合作程度分類
初級合作。高校專業方向按企業所需確定,並在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建立專業專家指導委員會和實習實訓指導委員會等方麵,與企業簽訂專業實習實訓協議,逐步形成產學合作體。
中級合作。高校為企業提供谘詢、培訓等服務,建立橫向聯合體,成立董事會,形成多元投資主體。製訂切實可行的專業教學計劃,按照崗位群分類,確定專業能力結構和非專業能力素質的群體要求,根據企業需求進行人才培養。
高級合作。企業和高校相互滲透,高校針對企業發展需求設定科研攻關和經濟研究方向,高校和企業建立利益共享關係,真正實現“教學一科研一開發”三位一體。高校在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各種技術、營銷、管理和谘詢服務的過程中獲得相關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和需求的現實資料,為課堂教學提供素材和案例,使理論和實際真正達到有機結合。
2.按合作內容分類
訂單式的校企合作。企業根據其對未來不同規格人才需求情況,與高校簽訂培養協議(訂單),然後由高校按照教學計劃和用人單位提出的人才培養規格和數量要求組織生源,進行培養,並在師資、技術、辦學條件等方麵加強校企合作,通過“工學結合”培養方式分別在高校和用人單位進行教學,學員畢業後擇優推薦到用人單位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