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1)(1 / 3)

目前我國社會正在經曆經濟體製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經曆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由傳統社會轉為現代社會,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社會轉型。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和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在建立學習型社會和構建終身教育體係過程中,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係重要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還很不適應經濟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培養要求,表現為人們日益增長的對成人教育需求和高校向社會所能提供的有效優質成人高等教育之間的矛盾。

高校如何順應形勢,實施科學發展戰略,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著力改革,矢誌發展,麵向經濟建設主戰場開展成人高等教育,增強辦學實力,彰顯辦學特色,提升學員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探索高校與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尤其是企業間緊密結合的高層次應用型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已成為普遍關注的問題。

第一節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一、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1.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特點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人才培養教育的設計、實施和評價方式和方法,其內涵是指教育過程各要素、各環節的不同組合方式。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是以成人教育思想和理念為指導,以人才培養目標為方向,以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內容與方法、課程與專業建設、管理模式等為手段,針對成人進行教育培養的一種方式。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特點:

開放性。成人高等教育打破傳統教育的封閉模式,教育不受年齡身份限製,為願意並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成人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培養目標以人為本,重在提高成人素質和能力。

拓展性。成人高等教育拓展了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專業口徑,增加了實用性技術教育,拓展了人才培養的職能範圍,密切了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係,促進了社會進步和發展。

多樣性。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方式多樣化,有學曆教育、非學曆教育,有全日製、脫產和業餘,有自學和考試相結合等多種學習方式。

終身性。終身教育理念是構建現代教育體係的原則,是成人教育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成人高等教育是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是因為成人高等教育的開放性、拓展性、多樣性和終身性特點使其發展成為擴大高等教育機會,培養專門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

2.成人高等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比較

(1)成人高等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差異性

①教育對象不同

普通高等教育是對普通中等教育和職業中等教育的畢業生所進行的職前的一次性教育,一般是沒有走上社會的學生;成人高等教育則具有職後、職前教育的雙重性質,其教育對象既可以是普通中等教育和職業中等教育的應屆畢業生,也可以是具有同等學力的社會成年勞動者,而且大多數是在職學習者或有一定社會經驗的學習者,學員的特點不同於普通高校的學生,他們有社會經驗,從事社會工作,學習目的和動機明確,學習自覺性強。

②培養目標不同

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著重培養理論基礎紮實,知識體係完整的研究型、學術型、複合型高級人才,其人才適應範圍較寬。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注重各種適用性或通過繼續教育提高知識和技術,強調知識更新和素質提高,人才培養目標是應用型、技術型高等專門人才,其人才適應範圍較窄。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和社會就業問題的突出,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有下移的趨勢,各高校也在根據社會發展需要,研究學校定位和調整人才培養目標,但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更突出職業和崗位的針對性與應用性,強調人才培養的適應性和在職提高性。

③教育機製不同

普通高等教育在教育主管部門嚴格的宏觀管理下實施招生和教學管理,辦學經費由政府按規定比例下撥,辦學的法律保障和政策依據明確,辦學主體是普通高等院校;成人高等教育在招生時一般采用指導性計劃,招生相對控製較鬆,尤其非學曆教育則完全可以根據社會的需要和舉辦學校的條件而確定,辦學經費由主辦學校自籌,國家政府沒有成人教育經費下撥渠道,辦學的法律保障和政策依據不明確地帶較多,目前我國還沒有出台成人教育法。成人高等教育的辦學主體主要是普通高等學校開辦的成人高等教育和獨立設置的成人高等學校開辦的成人高等教育。